教育部推荐:6~18岁学生读300本书怎么读?
丁之境
文/羊城晚报记者蒋隽
图/新华社
孩子在每个年龄段应该读什么书,有没有比较专业的推荐书目?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教育部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阅读指导目录,给小学到高中的学生推荐了300本书。这么多书怎么读?广东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校长丁之境给出四大阅读建议。
教育部首次向中小学生发布阅读指导目录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以下简称《指导目录》)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其中小学110种、初中100种、高中90种,统筹考虑了中小学生阅读时间、阅读特点和阅读数量。
《指导目录》所列书目分为人文社科、文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四类,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目标。
人文社科类注重选择反映领袖人物、重要历史人物和英雄模范人物的作品,将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贯穿三个学段,帮助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培养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文学类既注重推选了中国传统文学名著和红色经典作品,帮助中小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又遴选了世界文学名著和外国当代优秀作品,帮助中小学生增强对优秀多元文化的理解。
自然科学类选择了充分反映古今中外科学成就的经典著作,并注重推荐当代中国作家的原创科普作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艺术类着重推荐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读物,帮助学生了解和鉴赏传统戏曲、书法和古代建筑等,培育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300本书是课标和教材的拓展与延伸
据介绍,《指导目录》的研制历时一年,来自国家教材委、有关高校、研究机构和中小学校的110多人的专家团队,经过基础研究、专业推荐、深入论证多个环节,根据青少年儿童不同时期的心智发展水平、认知理解能力和阅读特点,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图书中精心遴选出300种图书。
《指导目录》是对现行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拓展与延伸。《指导目录》所列图书供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各地各校不作统一要求,不得强制使用,不得要求学生全部必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将进一步指导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用好《指导目录》,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指导目录》进行动态调整,不断完善更新。
《指导目录》推荐了哪些书?
小学阶段推荐110本,一~二年级推荐书目有:《儿歌300首》、《没头脑和不高兴》、《中华人物故事汇·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读图识中国》、《格林童话》、《小彗星旅行记》等;三~四年级推荐书目有《京剧脸谱》、《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哲学鸟飞罗系列》、《成语故事》、《稻草人》、《三毛流浪记》、《窗边的小豆豆》、《万物简史:少儿彩绘版》、《父与子》等;小学五~六年级推荐书目有《袁隆平传》、《思考世界的孩子》、《呼兰河传》、《城南旧事》、《小王子》、《昆虫记》、《非法智慧》等。
初中推荐100本,书目有:《唐诗三百首》、《老残游记》、《西游记》、《儒林外史》、《朝花夕拾》、《傅雷家书》、《保卫延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数学家的眼光》、《科学大师的失误》等。
高中推荐90本,书目有:《中国历史十五讲》、《资治通鉴选》、《论语译注》、《宋词选》、《三国演义》、《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官场现形记》、《悲惨世界》、《哈姆雷特》、《齐民要术》、《基因论》等。
12年300本书,轻松读
面对这份长长的书单,这么多书怎么读?丁之境给出四大阅读建议。
做好阅读规划,轻轻松松多读书
丁之境表示,12年读300本书,一年平均25本,一个月读两本。这个数量其实并不算多。同学们可以给自己定个目标,做好规划,充分利用平时的闲暇时间和寒暑假时间,绝大多数同学是可以做到的。
在丁之境任教的初中学段,学生年平均阅读量在30本以上,小部分同学一年可以读七十多本书。他发现,学生的中考语文成绩基本上和读书量成正比。
根据个人兴趣,自主快乐读“闲书”
丁之境指出,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兴趣。让孩子们从小就感受到阅读的快乐、阅读的美好,才能养成亲近书本,喜爱阅读的习惯,才能够让阅读成为一生的生活方式。
“真正的阅读,更多的就是读‘闲书’。正如大才女李清照所说:‘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丁之境认为,读书本应就是一件快乐的事,这种快乐与考试无关与功利无关,实在没必要把读书搞得那么辛苦。他提醒,《指导目录》也说得非常清楚:“供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各地各校不作统一要求,不得强制使用,不得要求学生全部必读”,这样的说明充分尊重了阅读者的自主和自由。
所以,面对这份书单,同学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尽情享受阅读的快乐,不要有任何的压力和负担。
为了自我提升,认认真真读经典
“除了消遣性阅读,还有为了提升的阅读。我们的思维水平、表达能力、人格境界、思想深度等方面的提升,都离不开阅读经典。”丁之境说,有些经典著作和读者是存在着隔膜的,也就是说很难读懂。如何消除自己与经典的隔膜?“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有些书读不懂、完全看不下去是很正常的。”看不下去,怎么办?丁之境建议,每天坚持读10页,看不懂也要坚持读下去,一直坚持到不能坚持为止。
面对经典,还可以采用三步读书法:第一遍囫囵吞枣通读全书,第二遍钩玄提要细读全书,第三遍带着问题研读全书。“根据我的经验,很多一开始读不下去的书,读着读着就读出味道了,读书需要渐入佳境的过程。当然,不是每本经典都需要这样读的,跳读、粗读、细读都是很好的阅读方法,因人而异,因书而异,不可一概而论。”丁之境说。
为了营养均衡,广泛涉猎读好书
丁之境认为,《指导目录》做得特别好的一点,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提供了清晰的分级阅读目录。纵向就是按照学段,根据儿童的身心发育的程度,什么年龄段读什么书,进行书目推荐。横向就是根据书籍内容,分为“人文社科、文学、自然科学、艺术”四类,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读书就像吃饭,营养均衡才行,不能挑食。读人文社科类图书,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认识社会,培养人文素养;读文学、艺术类图书,有助于我们陶冶情操提高审美,丰富精神家园;读自然科学类图书,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欣赏科学,培养科学探索精神。读书要广泛涉猎,千万不要局于一隅,以至太陋。”他说。
读书虽然是极个性化的事,但是家庭、学校乃至社会营造一个好的阅读氛围还是很重要的,亲子阅读、师生共读、同伴共读等都是能促进阅读的好方法,都可以尝试。
“读书的最大理由是想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因为书里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在召唤着我们去探索、去挑战、去改变。”丁之境这样提醒学生。
新闻推荐
御景壹号小区物管工作人员协助街道开展防疫工作。受访者供图信息时报讯(记者张一冉)制作防疫日报,为业主扫除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