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口一讲” “讲”出一间稳定增收的扶贫作坊广州市越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驻村工作队为贫困户量身打造家庭作坊
■除了在自家院里开了间扶贫作坊,刘佰全还积极发展养殖业。
■里水扶贫工作队了解到当地贫困户何爱娣家两子女无网上学习器材,与当地政府部门一起联系慈善企业、人士,捐助、借用上网学习器材(平板、手机、电话卡)给贫困学子。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敢说敢讲,也有机会成就梦想。刘佰全自己也未料到,跟驻村工作队的一次寻常唠嗑,竟能让他在半个月内开起一间家庭作坊。“不仅自己增收,还能带动乡亲们务工,太有成就感了!”他告诉新快报记者,当时“随口一讲”,没想到被驻村工作队队长放在心上,并迅速行动整合可用资源,协助他开辟场地、申请贷款,十多天就把微型玩具厂落户在自家院里,“不光是我们贫困户,里水村的所有村民,都享受到了脱贫攻坚带来的利好。”
■采写:新快报记者潘芝珍
通讯员李美全
■图片:受访者提供
“胡思乱想”竟然悉数成真
里水村位于清远市佛冈县西南部,是一个有2710人的省定贫困村,全村610户,有60户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19年5月,广州市越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派出驻村工作队帮扶里水村,叶伟平是驻村首任工作队队长。“叶队长爱笑,没事儿就家访,聊完我可能忘记的事儿,他还记在心里。”刘佰全今年50岁,普通话讲得蛮标准。他说,工作队驻村之前,家里三个孩子在读书,患有红斑狼疮的妻子需要长期治疗,虽然他勤心勉力四处打工,但学费和医疗费压得他喘不过气,入不敷出是一家人生活的常态。
攻坚战役打响,刘佰全的孩子和村里所有贫困学生一样享受到教育补贴,加上医疗和住房保障的一一落实,他肩扛几十年的重担终于减去大半,“有空闲了,就开始胡思乱想,希望自己做点事,靠劳动脱贫。”养鱼、养鸡、养鸭……刘佰全“胡思乱想”的计划一一实现,从2016年开始,他的家庭收入节节攀高。
自己增收还能帮助他人
“刘佰全勤奋自强,有想法,还有技术。他说的"胡思乱想""随口一讲",都是自谦。”伍海翔是现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2019年5月来到里水村,从叶伟平手中接过扶贫接力棒。他笑着说,刘佰全不仅精通焊工、水电,还懂得感恩和回报,“他不等不靠,生活压力稍有缓解就主动寻找创收途径,非常可贵。”伍海翔告诉记者,对于刘佰全的“想法”,无论叶伟平还是自己,都要认真审议,再做出帮扶规划,“免费发鸡鸭鱼苗,还有开扶贫作坊,没有一项马虎过。”
事实证明,毫不马虎的养殖项目成为刘佰全一家的稳定收入,特别是家庭作坊,还吸纳了不少贫困户和村民前来务工增收。“每天平均有10个人在工作。”伍海翔说,家庭作坊采取计件日结方式计酬,特别适合村里妇女和老人灵活就业,“空闲时间就来做,顺手就赚些零花钱。”60岁的贫困户朱永妹坐在工作台边,说话间已抛出一个完工的小玩具。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刘佰全为务工人员备有免费午餐,务工者人均日收入60元。
“多腿”并行贫困户稳定增收
微型玩具厂是越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驻村工作队为刘佰全量身打造的扶贫产业。新快报记者了解到,通过发展壮大当地特色产业和建设优质资产性项目等方式,3年多来,工作队不断发展壮大当地天皇白鸽养殖产业,以企业+里水村+扶贫户的投资模式入股企业,带动贫困户务工和分红增收。
70岁的陈炳金在照顾残疾老伴和三个孙子的同时,去年也抽空养过两批白鸽,“养了几十只,也是家庭收入的补充。”他说,儿子务工是家庭主要收入,加上扶贫项目的固定分红、养老金、残疾人补贴和护理费等各路径收入,去年全家的可支配收入也稳定增长。
“贫困户现在都是"多腿"并行,扶贫产业的多样化增强了抗风险能力。”伍海翔说,因受疫情影响,里水村的农特产品也出现过滞销,但随着春耕推进及全村扶贫产业有序复工复产,一切正驶入正轨。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张玉琴欧嘉福通讯员刘思铭)昨日,越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再次联合广州公交集团长运公司,将清远连南县第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