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民调发现,八成受访者赞同公筷公勺制、分餐制六成家庭实施公筷与分餐有困难

南方都市报 2020-03-23 06:15

2月24日,广州市文明办等单位联合发出“使用公筷公勺,推进广州文明餐桌建设”的倡议。紧接着3月2日,由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等单位联合制定的《广东省餐饮服务业公筷公勺实施指引(试行)》(下称《指引(试行)》)正式推出,为餐饮业践行“公筷公勺制”提供明确操作指引。

此前广州餐饮业在疫情期间分级别有条件地恢复堂食,公筷公勺制、分餐制也随之备受关注。随着疫情的发展,多方呼吁公众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外出聚餐,都要使用公筷公勺,推行分餐制,防止病从口入。

对此,公众如何看待公筷公勺制、分餐制呢?南都民调在热点站站队发起调查,了解公众的看法与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受访者认为推行公筷公勺制、分餐制很有必要,九成受访者外出就餐会使用公筷公勺或分餐,但有六成受访者表示在家吃饭没有用公筷公勺或实行分餐。近八成受访者认为个人健康素养影响了制度推行,其次是长辈的生活习惯。

八成受访者:

公筷公勺制、分餐制很有必要

参与本次调查的1911名受访者中,有85.2%认为就餐时很有必要使用公筷公勺或分餐,其中67.6%的受访者均支持推行公筷公勺制和分餐制。不过也有14.7%的受访者两项都不支持,认为没必要使用公筷公勺和实行分餐。

为了解受访者对公筷公勺、分餐的卫生常识熟知度,问卷设置了一道测试题,即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可预防哪些肠道传染病传播。正确答案是,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可预防幽门螺杆菌、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手足口病、甲肝、戊肝等肠道传染病。问卷结果显示,半数受访者答对这道卫生常识测试题。相比其他疾病的熟知度,显然有不少受访者较为熟悉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风险,有47.1%认为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可有效预防幽门螺杆菌的交叉感染。

六成受访者家中:

没有使用公筷公勺、分餐习惯

就当前家里使用公筷公勺、分餐的习惯而言,61.8%的受访者表示无论是疫情前还是处于疫情时期,家中均没有使用公筷公勺或分餐的习惯,或是曾推行过,但受到家庭成员的阻扰,最终没有坚持下去。但38.2%的受访者表示家里目前有使用公筷公勺或分餐的习惯,其中29.4%的受访者视情况而定,人多时会选择公筷公勺,人少时则选择分餐;有5.9%表示家中一直以来都有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疫情暴发后才开始使用公筷公勺的占2.9%。

在调查中发现,受访者外出就餐的时候,比在家中就餐更讲究用餐卫生,使用公筷公勺或采取分餐形式的比例更高,占比94.1%。其中有44.1%外出就餐时,会看菜式、人数决定使用公筷公勺还是实行分餐,一般会选择分餐的占比26.5%,习惯使用公筷公勺的受访者则占23.5%。

近八成受访者:

个人健康素养影响制度推行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对家庭推行公筷公勺制、分餐制持正面态度。79.4%的受访者觉得有利于形成个人卫生、文明的良好就餐习惯,创建文明餐桌文化;其次,有58.8%表示认为能有效防止病毒细菌在餐桌上蔓延,防止病从口入,也是对自己和亲朋好友的健康安全负责。与此同时,也有23.5%的受访者担忧使用公筷公勺、分餐会影响就餐时的气氛,疏离家人之间的亲近感。

进一步问及影响制度推行的因素时,76.5%的受访者表示个人健康素养影响较大,部分人自认为熟悉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就觉得没必要实施公筷公勺制、分餐制;其次是长辈生活习惯,有58.8%反映长辈生活习惯难以改变,对卫生健康常识理解不到位,认可接受度不高;还有55.9%认为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合餐制文化影响不容小觑,传统习惯一时之间难以改变。

走访

部分作出响应餐馆

需要食客主动索要

倡议发出后,餐饮业积极响应。截至3月1日,共有116家星级酒店与知名餐饮企业加入联合倡议,包括广州酒家、陶陶居、佬麻雀、客语、西贝莜面村等。为让这一倡议落地,3月2日,《指引(试行)》正式推出,从公筷公勺配置与管理、按实际场景实施、完善流程和加强宣传引导四方面给予餐饮业明确实施指引。

那么当前餐企落实情况如何呢?2月29日-3月3日,南都民调中心研究员曾走访测评越秀、天河、白云、番禺、海珠、荔湾等6个行政区13家餐馆堂食情况。走访期间,发现广州酒家、陶陶居、红星海鲜酒家、客语、椰客等5家餐企都会主动给食客提供公筷。在广州酒家东山店,研究员看到工作人员在布置桌面时,每桌均会放上一双红色公筷,区别于食客私用的黑色筷子。同时,餐厅还配置了专用公筷架,避免公筷直接接触餐桌。陶陶居正佳广场店工作人员在摆桌时则会放置两双白色公筷和两个公勺供食客使用,也是区别于食客私用的黑色筷子。与广州酒家不同,陶陶居并没有将公筷公勺摆放在公筷公勺架上,而是直接放置在餐盘上。

不过,也有些餐馆并未在桌上摆放公筷公勺,但会主动询问食客是否需要公筷公勺,如西贝莜面村和佬麻雀。相反地,在实地走访中,研究员发现有餐馆需要食客索要才给予公筷公勺,而且对公筷和私用筷子也并未加以颜色或标志区分。如主打越南菜的大头虾,研究员在就餐前并未发现桌上有摆放公筷公勺,向工作人员索要后,拿到的公筷却是与私人用的黑色筷子一致,并无颜色、长短、材质或标志等差异。另外,其他餐馆如麦当劳、肯德基、遇见小面等因菜式原因并不提供公筷,主要是采取分餐形式。

分析

公筷公勺制、分餐制受欢迎

公众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访者对推行公筷公勺制、分餐制是持认同态度的,也认为制度推行有利于形成个人卫生、文明的良好就餐习惯,树立文明餐桌的新风尚。但实际情况却是相比在外就餐,多数受访者在家里用餐时,通常不会有意识地使用公筷公勺或实行分餐,要不就是受到家庭成员阻扰,被迫放弃。不少受访者也表示个人卫生健康常识阻碍了制度的推行,长辈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一时之间难以转变。

作为一项既健康、又惠民的举措,公筷公勺制、分餐制应得到全面的推广和支持。公众需要提高个人的健康素养水平,不能自以为了解聚餐人员的健康水平就忽视其中的细菌感染风险,家庭用餐中需耐心开解长辈,强化公筷公勺使用及分餐意识。同时公众也应转变传统的用餐思维,聚餐的氛围和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交流不是以公筷公勺、分餐作为衡量依据,也并非是破坏中国传统,相反地,一菜一公筷(勺)、分餐是文明健康的表现。注重个人健康卫生行为,提高文明礼貌的素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此外,作为餐企,无论消费者是否有此习惯,餐企都可以先做、先提供、先引导,通过店中的宣传标语和服务员提醒,帮助消费者建立习惯,形成习惯。相关职能部门、社区也要加大公众卫生健康常识的普及力度,适时面向公众,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开展卫生运动和健康普及活动。

广州消费监测榜第30期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主持:谢斌 张纯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谢小清 蔡正广 涂长芳

制图:蔡正广 支持平台:热点站站队

监测平台: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中国广州发布

新闻推荐

无法可修饰的一只手

嘉宾介绍梁秋燕教育硕士,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教导处主任助理。广东省南国书香优秀指导老师,广州市“百千万人...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