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不断档:在战疫中守护“菜篮子” 作为超大城市农村腹地,从化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手抓

南方日报 2020-02-25 05:54

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但宝溪村农民合作社依旧努力做好春耕备耕工作。

融媒阅读

从化战疫全记录

除1月30日确诊1例输入性病例外,位于广州市北部的从化区20多天无新增病例,实现了疫情零传染、零扩散。

从化是广州面积最大的区,常住人口60多万,农村面积大、农业人口多。而且从化温泉举世闻名,旅游客流密集,疫情防控风险大,如何能够做到多日零传染、零扩散?

“从化面积占广州的26.8%,我们做好疫情防控就是巩固广州四分之一的防疫阵地。”在广州市防疫防控和复工复产新闻通气会上,从化区副区长张文虹介绍,能够实现目前现阶段的防疫效果,主要是统筹抓好城乡防控,把“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落实到每一处村居。

早前,钟南山院士在广东省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说:“从化有个玫瑰园,里面的橘子和柑特别好吃,也送了很多给我们吃。很甜,我们心里也很甜,我们很感谢很多企业对我们的支持。”这让外界对从化的防疫防控和复工复产的进展更加关注。

本版撰文:南方日报记者朱伟良

本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符超军

乡村大喇叭“土味”防疫好声音送到家

“取消聚会,我们可以电话视频拜年……,不信谣、不传谣……”每天,位于太平镇木棉村的大喇叭都会准时响起。往年元宵节,这里人山人海前来欣赏“掷彩门”。但今年变得安静了,不见人群扎堆聚集。“大喇叭不断宣传,村民们意识都强了,今年"掷彩门"活动取消了,亲戚朋友都没来了。”木棉村负责人说。

耳熟能详的乡音、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下子成为村民百姓茶余饭后的热议点。吕田镇鱼洞村村支书罗发苗说,鱼洞村海拔500多米高,多亏有了“村村通”广播,让村中平时不太用手机的留守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疫情信息,广播里的吕田话防疫信息,更让大家倍感亲切,大家听到“乡音相劝”,也都自愿待在家里少出外了。

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华是本地人,每天用当地客家方言对村民们喊话。“我们去村里喊话,就是要让村民入心入脑,知道防疫的重要性,直白而带点"土味",更能说到村民心坎里。”

村支书当防疫“宣讲员”,走进村中巷口喊话,成为从化防疫一大特色。村书记们的喊话虽然有点“土”,但村民们却很买账,直言“听起来亲切很管用”。联星社区党委书记邝炽炎告诉记者,现在村民防疫意识真的上来了,出门能自觉戴口罩,也没有聚集聊天打牌了。

从化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村民百姓既能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又能记住各类防疫防护信息,从化区严守基层防线,创新基层防疫宣传,以容易懂的标语、“听得进”的方言宣传语、“记得住”的村支书们喊话等方式,推出一批本地特色防疫宣传,让防疫宣传入脑入心,做足做好农村防疫宣传“最后一米”,引导村民提高防护能力、提振信心。

全民齐参与党员带头各界力量同向发力

“你好,进入社区麻烦先登记下。”“近期你有没有去过湖北或者接触过从湖北返乡的人呢?”

“咦,你不是徐校长吗?”

在城郊街道旺城南社区的出入口,被家长认出后,徐伟军点头笑了笑。

仔细询问进入人员的基本情况并登记相关信息,拿着测温计测体温,派发小册子宣传防疫知识……由当地370名党员教师组建的战疫突击队分批扎进从化中心城区的37个社区,成为基层防控疫情的重要力量。

旺城南社区属于城乡接合部,有楼盘小区4个,老式居民单体楼30多座和部分农村地区,常住人口大约有3000多户。社区的出入口被围蔽了8个,只留下两处作为进出以及测温服务用。“原本社区只有6名工作人员,网格防控压力很大。现在整合在职党员、教师、志愿者等,每天有21人在值班,群防群治的力量更足了。”旺城南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张灿新说。

村和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报告报告,2号岗发现有拖着行李的返程人员,需要增加人手排查……”“收到,流动巡查岗马上过来!”接到指令,原本在小区里开着摩托车巡查的城南村老党员黄钜英把车头一扭,马上往青云路方向飞驰而去。

城南村是一条典型的城中村。全村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00多人,高峰期光外来人口就有2300多人。商贸服务业比较发达、出入路口多、120栋单体出租楼林立等都是防控疫情的难点。“不同于社区和农村,城中村的特色就是单体楼和外来人口,一栋楼四五层住了10余名来穗人员,没有物业管理,基本靠村委逐栋楼、逐户排查。”城南村党总支书记黄志文告诉记者,为此,城南村成立了以党总支为主要力量的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整合村里党员干部、教师、志愿者、治安员等力量,通过设立党员流动岗、党员定点岗、党员上门岗、党员机动岗等“四岗”来加强管理。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凝聚党员教师、志愿者、在职党员等力量,基层村(社区)的战斗堡垒牢牢驻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守护大家的健康不能有一丝马虎,必须把好每一个进出的关口,守好每一道防控的门闸。”流溪中学的邓老师说。

保障“菜篮子”恢复农业生产及时供得上

疫情防控关键时期,蔬菜是保民生、稳民心的生活必需品,“菜篮子”能不能产出来、运出去、供及时意义重大。

清晨,天微微亮。洗澡、更衣、喷雾消毒,经过这三道程序的许杰走进鸡舍检查中控设备。温度合适、湿度合适、通风正常、饲料正常……确认一项项指标并无问题,再将鸡舍清理干净后,启动传送带,让鸡蛋顺利出舍。

经过一个小时的工夫,许杰完成了鸡舍的工作,又经过喷雾消毒、戴帽、穿鞋套、穿白大褂等步骤,走进了一墙之隔的蛋仓。

在这里,一颗颗鸡蛋正以每秒3米的速度在传送带上快速行进,通过手动初筛、扫描检测、机器分拣,最终被准确运送到不同的“跑道”上进行人工装箱,不到5分钟,一个鸡蛋就完成了挑拣包装全过程。

鸡蛋虽小,却关系民生。广州作为一座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大城市,每日消耗的鸡蛋量不计其数。而在疫情之下,本地生产的物资供应就显得尤为重要。

40个工人、60万只鸡、日产50万个鸡蛋,这是三天鲜畜牧养殖场的最大体量,在这段时间养殖场马力全开。“4号28箱、5号30箱……”装箱后的鸡蛋将随车配送至永辉、沃尔玛、钱大妈、华润万家等广州市内商超,然后抵达千家万户的餐桌上。“不库存、不涨价、保需求是我们应对疫情的宗旨。”许杰告诉记者,对于养殖场而言,平时的生产就需要做好严密的防护措施和物资储备,这次疫情也是“打了一场有准备的仗”。

农时不等人,力争农业生产实现良好开局,作为农业大区的从化,抗击疫情、春耕备耕两手抓两手都硬。

在20公里之外,林铁光忙完了一天的农活,正准备第二天的蔬菜供应。每天凌晨2时出发把新鲜采摘的蔬菜送到广州定点农贸市场,大约4时回到从化,又准备接下来其他单位的蔬菜供应,这样的忙碌一年365天几乎从未断过。

在从化宝溪村农民合作社的蔬菜大棚里,青瓜、豆角、荷兰豆等蔬菜已经成熟,挂满了枝头。合作社社长林铁光安排工人把新鲜的蔬菜采摘下来,打包好。“蔬菜最重要是新鲜程度和品质,这两点决定了价格的高低。”他说。

宝溪村农民合作社由123名村民联合成立,拥有耕地1000亩,主要种植应季的蔬菜和瓜果。这个坐落在广州北部的小小合作社,却有着高峰期每天两万斤蔬菜的“供应量”,守护着广州中心城区“菜篮子”的安全稳定供应。

“过年期间我们是隔天开业,年初五后就全面恢复了。”他表示,“目前人员上岗不足,日产只有6000—8000斤供到芳村,市场需求也不如此前活跃。”

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但宝溪村农民合作社依旧努力做好春耕备耕工作。“这个节点是育苗的关键时期,我们已经育了菜心、油麦菜和生菜,等菜苗长出叶子就可以插到田里。”据预计,4月中旬第一批春耕的蔬菜可以收获,5月份可以收成瓜果。“那时餐饮的需求应该会大增,春耕和"菜篮子"供应的节点又衔接上了。”他如此期望。

从化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紧紧围绕农产品生产、保障、安全三个关键环节,全力保障好特殊时期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解读

农村防疫怎么干?守好门看好人搞卫生重宣传

从化是广州面积最大的行政区,也是广州这座千万人口国家中心城市的农村腹地。从化的农村面积占全区面积超过80%,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成为防疫工作重中之重。

从化区副区长张文虹介绍,疫情发生以来,从化至今只有1例输入性病例,20多天无新增病例。能够实现目前现阶段的防疫效果,主要从“守好门、看好人、搞卫生、重宣传”四个方面统筹抓好城乡防控。

守好门是严防严控全覆盖。全区221条行政村各经济社严格出入管理,组建驻点工作专班,24小时在入村入社卡口轮流值勤,做好出入人员登记及体温检测等工作。全村人员健康管理做到“不少一户、不漏一人”。

看好人是走访排查全覆盖。组建社区入户小组、交通检疫小组、防控物资生产保障小组,全区范围及时排查摸底、精准稳控;组建党员防控突击队,进社区开展上门排查、防控宣传等工作;建立分片包户排查制度,由党员联系服务村民,动态掌握村民健康情况、去向信息。

搞卫生是环境整治全覆盖。在全区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同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村道内巷、房前屋后卫生死角,做好农村废弃口罩收集、转运、处置等。

重宣传是农村防疫宣传全覆盖。充分用好“村村通”广播、流动宣传车、新媒体等,及时快速推送各类抗疫防疫信息;也制作了一批本地方言防疫宣传音频、视频,让防疫宣传入脑入心,引导村民提高防护能力、提振信心。

当前正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也是春耕田管的重要农时。张文虹说,从化在保证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正在统筹做好防疫防控和复工复产、春耕备耕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到一手严抓疫情防控,一手稳抓复工复产。

直击

果蔬定制

打通产销梗阻

继推出荔枝定制之后,从化又推出果蔬定制新模式。在全面防疫防控时期,从化区创新农业链条,推出“果蔬定制平台”,保障疫期惠民“菜篮子”。此举打通田间地头和市场消费“两头难”,解决了果农菜农“滞销愁”,也带来防疫期间社区居民买菜便利。

果蔬定制平台上线连接农民与居民买卖需求

从化作为广州重要的“菜篮子”“果盘子”,继推出定制荔枝之后,近期为保障市民百姓在疫情防控期间能够更为便利地买到平价菜,推出了果蔬定制平台。

受疫情影响,从化区近期部分采收期短、不耐贮藏的果蔬等农产品出现流通不畅顺的情况,对部分种植户和涉农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影响。从化区通过果蔬定制平台,将果蔬快速送到了市民的餐桌上,既解决了果农菜农“滞销愁”,又让社区居民得到买菜便利。

作为从化果蔬定制平台的一员,亨隆鲜生上线4小时,销售额近8万元,售出蔬菜2000斤、水果2200斤、鸡蛋2400托。记者在亨隆鲜生上了解到,市场价4元/斤的新鲜菜心,补贴后只售1.98元/斤。据永亨隆超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肉菜粮油等物资以疫情发生之前的平价供应,长亨集团拨付专项资金100万元到永亨隆超市旗下亨隆鲜生定制平台,紧急推出抗疫情新鲜蔬果以补贴价供应市场。确保每日有大约10款蔬果粮油等民生食品以补贴价格上线,价格甚至只有市场价一半,补贴商品承诺零利润,保供应,不涨价。该负责人表示,将结合定制平台用户的实际需求,不断扩大配送范围。

手机一键点下,新鲜的果蔬就能送到家门口,给疫情防疫期间的社区居民带来方便。家住宏诚海岸花园的郭女士说:“只需通过手机线上下单,货物就会通过配送方式送到家门口,真是非常方便。最重要的是,不需要外出与他人接触,减少了风险,连口罩都省了。”

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是从化区龙头农业企业之一。结合自身的冷链储藏优势,华隆公司对接相关蔬菜生产基地,积极承担起调运应节果蔬的任务。据介绍,自1月23日至2月13日,华隆公司收购销售本地蔬菜30吨、水果100吨。

守好“菜篮子”保障疫期市民吃上平价果蔬

从化是广州地区主要的“菜篮子”“果盘子”供应区,全区农业龙头企业共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386家,涉及蔬菜、水果、水产、加工流通、种业等。全区“菜篮子”产品70%供应广州、珠三角乃至港澳地区,能较好满足粤港澳大湾区人们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疫情防控期间,除了推出果蔬定制平台保障平价“菜篮子”,从化区还统筹安排好季节性的播种生产,协调解决蔬菜种植企业的用工难题,保障蔬菜冬春不断档、春夏不断茬,在特殊时期保证供应量。并利用微信、电话,以“见技术、不见面”的方式,结合冬春蔬菜生产特点,帮助菜农稳定蔬菜产量,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据统计,从化区冬季蔬菜种植面积4.8万亩,总产量约7.3万吨;水果种植面积3.5万亩,总产量2.8万吨;生猪存栏5.85万头,出栏3万头;家禽存栏225.53万只,出栏100万只;水产养殖面积2.3万亩,渔业总产量2000吨。自1月23日至今,从化向市场供应的蔬菜以叶菜、番茄、胡萝卜为主,每日供应广州及本地市场蔬菜量约1000吨;水果以柑橘橙、番石榴、青枣等为主,每日供应广州及本地市场约400吨。疫情防控以来,生猪产量3000头;家禽产量50万只;水产产量800吨;牛奶产量2000吨,鸡蛋产量1000吨。有效地保障了广州地区的果蔬市场供应。

“菜篮子”工程事关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从化区作为广州的农业农村大区,正抓实抓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做好“菜篮子”等农产品及时有效供应,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从化区将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制,抓好农产品稳产保供,把“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统筹抓好生产发展、产销衔接、流通运输、市场调控、质量安全等各项工作,确保本区域“菜篮子”产品产得出、运得走,市场供给调得进、供得上、不脱销、不断档。

新闻推荐

记者探访市内多个确诊病例涉及的小区 街坊邻里互学互鉴 街道居委各出奇谋代管出租屋 为房东分忧

在棠下街枫叶路棠雅苑,小区保安为每一位进出的居民测量体温。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摄荷光路上,工作人员对各个卫生死角...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