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好村民”徐国平:退而不休 做好基层治理带头人
好人简介:
他当过老师,开过面包房,负责过征地工作,是村民眼中的“能人”。在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他延期两届,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如今,年过七旬的他退而不休,坚守宣传地方传统文化岗位。他是徐国平,现任白云区太和镇北村历史文化展览馆顾问。
作为再现北村发展历史的文化展览馆,它的建成离不开徐国平的执着推动。在北村,徐国平不仅“留”住了该村厚重的文化底蕴,还顺利推动该村旧貌换新颜。在任职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他积极发挥带头人作用,通过建章立制、发展村集体经济、开展社会治理等一系列举措,让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崔小远通讯员 李滨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好人说“我是北村土生土长的人,是农民的儿子。在村里工作,就要做一个有良心、对得起村民的人,不能让村民受半点委屈。”
扭转干部作风 建章立制树立威信
在担任村干部以前,在北村土生土长的徐国平曾是生产队计分员,还当了5年的教书匠,又在改革开放浪潮中下海经商,随后经推荐在当时的龙归镇国土规划部门工作。在这一岗位耕耘11个年头后,由于工作踏实肯干,1998年,徐国平被委派回村当党支部书记。
“当年的北村可以用"满目疮痍"形容,集体账户上一分钱没有,还拖欠了村干部和工作人员3年工资……”回忆起当年的状况,徐国平记忆犹新地感慨:“我当时流下了眼泪,一度后悔接受了这个任务。但是既然答应了承担重任,就只能面对现实,昂首阔步向前看。”
开弓没有回头箭。徐国平介绍,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扭转混乱的局面,着手建章立制。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从抓好村“两委”干部作风入手,徐国平带头树表率,开始立规矩,把村干部的行为、村务管理、财务制度一一规范起来。
在北村党支部委员徐铬通的印象里,徐国平要求十分严格,凡事必须按部就班,依法依规,不得偷工减料。特别是财务方面,不得有一分钱乱用,账目必须分明。“不仅如此,他还跟村干部说明,想要发财的不要加入他的团队,请另谋高就。”徐铬通说,这一要求也延续至今,如今村干部还保留着不承包一寸土地,不私有一处物业、建筑等规矩。
为让村民重建对村社干部的信任,徐国平让村社干部走进村民中,为村民解决垃圾成堆、宅基地建房乱占地、少数村民损害集体和村民利益大肆偷电等难题。
顶住巨大压力 筑巢引凤助村民致富
徐国平筑牢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举措,为接下来大打经济翻身仗作铺垫。其上任的第二年,北村脱贫致富东风吹来了。当时北二环高速公路项目建设,需要征用北村土地200多亩,征地补偿款总额达到1000万元。徐国平回忆,这一消息的到来,让全村都沸腾了,从来没有这么大数额的钱进入村集体账户,很多村民都盼望征地款能像以往一样尽快分到各家各户,用以改变世代耕作的贫困生活。
希望村集体经济得到长远发展,徐国平顶住舆论压力,另做打算。“这1000万征地款如果分了,北村就会二次返贫,而且贫困阶段的时间更长,相当于走入恶性发展,永远没有翻身的可能。”徐国平说,他思考多天立下决心,北村要借此机遇,放眼未来,大打经济翻身仗。随后,他要求村干部到各自驻点的经济社召开村民大会,讲道理、讲政策。经历大半个月的动员,最终大部分村民、社员都赞成不分钱而是利用这笔钱建集体物业。
“如果3年内全村的股份分红不能达到每股50元,我就辞职不干!”立下“军令状”的徐国平,用这1000万元的征地款,再从村民中集资一部分,推动各经济社纷纷利用北太路、106国道旁的晒谷场、牛棚、猪栏等闲置地“筑巢引凤”,建起二三十万平方米的集体物业。
渐渐地,集体效益好了,分红增多,村民也尝到了甜头。从此,北村走上了一条转型之路。
打好经济翻身仗之后,徐国平还决定在一边发展经济的同时,对村域环境进行全面优化美化整治。全村的街巷、排污渠按照先易后难、路渠并进的次序进行硬底化,打通断头的环村路、村前大道等主干道,修建星级厕所、清理历史垃圾、建公园修路径……一系列硬件设施建设,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近年来,北村也陆续将省市卫生村、文明村、美丽乡村等称号收入囊中。
如今,北村的环境还在不断变化,不少村民反映村容村貌越来越漂亮,绿化、水利一步步改善。村民们对徐国平最多的评价是为人热心、公正,特别是公正。徐铬通称,徐国平做事的一套方法得到村民的认可,自然而然也得到大家的信服。
烹制文化大餐 劝村民腾出老建筑
环境在进步的同时,徐国平还时常告诫村社干部要学会“弹钢琴”,要让北村全面发展。北村拥有号称广州北部最大的书舍群,而这些古书舍群,在新中国成立后都分配给村民居住。
为保护书舍,头发斑白的他坚持挨家挨户做工作,劝服村民将书舍、祠堂这些老建筑置换出来,需要维修的重新维修,将书舍全部保护起来。在徐国平的努力下,目前北村连片古私塾、古书舍群有13间。“这些老建筑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它们并传承下去。”徐国平说。
此外,北村还有着著名粤剧行会“八和会馆”先贤和创始人之一兰桂的旧居。为将北村的历史重新挖掘,“装”进北村历史文化展览馆,徐国平主动邀请专家深挖粤剧中兴先贤兰桂的生平故事,探访旧居历史遗迹,多次组织到花都、天河,为姓氏寻根问祖,又到各地的名人故居、展览馆借鉴经验,发动华侨大量收集核准信息,遍邀村中有声望的长者探讨研究。
经过一次次推敲、打磨、更新,北村历史文化展览馆内才有了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上墙。2018年,北村历史文化展览馆正式对外开放,太和北村这一珍贵的历史底蕴正式展现,擦亮北村粤剧文化品牌,焕发乡村新活力。
新闻推荐
工作人员为预约成功的市民派送口罩。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摄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张姝泓)“穗康”预约口罩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