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一缕红》,谱写支教赞歌

信息时报 2019-12-28 00:52

老师呕心沥血和孩子们坚持不懈最终收获成果。 日常排练非常刻苦,没有一个团员轻言放弃。 2019年12月18日,“广州风·岭南韵羊城之夏”——2019广州市民文化节闭幕式文艺晚会在广州友谊剧院举行,登台的13个节目皆属精品。天河摩星轮舞蹈团的节目《一缕红》也登台演出,在广州市民面前再一次展示这支舞蹈动人的魅力。在即将过去的2019年,《一缕红》佳绩不断,斩获广东省第五届少儿舞蹈大赛表演金奖、第十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表演金奖等多个大奖。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焦何结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胡瀛斌

创作故事

用温度谱写支教赞歌

早在2017年底,摩星轮舞蹈团就开始筹备一个高质量的作品。在天河区少年宫主任李远野看来,“一个好的作品应该兼具生命力和表现力,要有温度、有高度,还要有时代性。”按照这样的思路,舞蹈团的老师们经过多次碰撞,逐渐将想法明朗化。

最后,摩星轮少年舞蹈团总监石钧尹老师决定把支教故事作为该作品的血肉。据他介绍,《一缕红》取材于真实新闻报道,是一支原创舞蹈,讲述一个到瑶族山区支教的老师和孩子们相处,在入队日当天遭遇暴雨,老师为救学生而牺牲的故事。

舞蹈团团长顾雯说:“我们是教育工作者,对老师这个职业充满情怀和情感,而老师也是孩子们除了父母以外相处得最多的人,因此,这个支教故事能让他们共情。”

瑶族崇尚红色和黑色,孩子们的演出服便是以红黑两色为主色调。头上的装饰是白色鸡毛,是瑶族地区未出嫁的女孩子的标志性装饰。舞蹈所用曲子也是原创,融入很多瑶族舞曲的元素。整支舞蹈节奏很快,动作张力十足。石钧尹老师说:“画面中紧张的变化是为了衬托氛围。整个故事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讲完,情绪是有层次的。”

“一缕红”表面上是指贯穿在舞蹈作品中的重要道具——红领巾。“在故事最后,老师牺牲了。孩子们戴上红领巾,向老师致敬,向红领巾致敬。老师希望孩子们能茁壮成长,能懂得感恩,懂得报效祖国。”顾雯说。从更深层面上来说,“一缕红”是一种在师生之间流动的红色精神。

荣誉榜

2019.4.27 广东省第五届少儿舞蹈大赛 获表演金奖、创编奖、优秀指导老师奖

2019.6.9 第三届“羊城之夏”广州市少儿艺术大赛 获金奖、优秀表演奖、优秀编导奖

2019.8.2 第十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 获表演金奖、创编奖、小荷园丁奖、小荷之家奖

成功经验

多方努力成就爱的舞蹈

骄人成绩浸透太多的汗水甚至是泪水。老师的呕心沥血、谆谆教诲,孩子们的同甘共苦、坚持不懈,家长们的积极支持、默默付出,共同成就这支动人的爱之舞。

据李远野介绍,为了能给《一缕红》配备最有力的队伍,天河区少年宫从宫内三个舞蹈团挑选优秀团员,组成这支33人的队伍。摩星轮儿童舞蹈团专家谭洁作为《一缕红》团队带队老师,在管理团员上有一套自己的秘诀,和家长取得良好的沟通,对团员们要求严格,安排科学合理。

除了红领巾外,《一缕红》演出所用道具还有两块长木板,木板有着丰富的内涵。“上课时,木板是老师所用的黑板;在暴风雨中,它又变成了断崖,是救命的载体。故事的最后,老师用生命托起孩子,孩子们戴上了红领巾,继承老师的遗志。现实中的桥梁又变成心灵的桥梁,连接起师生之心。”石钧尹如此解释道。这两块长木板是为《一缕红》专门定制,长七米多,单块的重量就有几十斤。一年多时间,已经换了四套板,可见团队排练之勤奋。

2019年,《一缕红》团队外出演出十几次,搬运这两块木板就成了一个难题。一块木板长达7米多,需要四五个人搬运,普通的车还无法运载,必须找尾箱空间足够长的运载车。每次运输道具,家长负责跟车。团队的成绩离不开这些可爱的家长们的付出。

团员心声

在团队中感受奋斗之美

《一缕红》是一支感情很激烈的舞蹈。为了让孩子们能理解作品,在排练之初,老师们就十分注重从思想上和孩子们沟通交流,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瑶族的特点,感受角色特征。在排练过程中,团员们需要在手臂上绑上沙袋,这样才能在上台时更游刃有余。孩子们的意志力很强,排练完经常都会全身酸痛,甚至有的孩子身上还有淤青,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轻言放弃。这种刻苦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老师们。

团员文悠然还记得,天气最炎热时,他们在闷热的舞蹈房里一遍遍地重复动作,老师对她们严格要求,有时感觉自己累得随时找块地趴下都能睡着。面对苦累,她坚信与其在黑暗中抱怨,不如提灯前行。团员高越说自己很喜欢《一缕红》所讲述的故事,还把它写进作文。排练过程艰苦无比,但是对舞蹈的热爱以及对老师辛勤付出的感恩让她坚持了下来。

舞蹈小主角徐英凡来自天河区棠下小学的四年级学生。每次演出,她都需要爬上高高的木板,不仅动作要到位,而且对情绪的要求也很高。她说:“我会联系生活实际去联想这个故事,等感觉出来了,再把它融入节目的情景中去。在跳舞的过程中,我被这个故事感动了,这样才能更好地演绎人物。”

一年多的时间里,团队一直在不断打磨《一缕红》,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排练当中的磨合,他们让这个作品不断地丰富充实起来。顾雯说:“成绩终将过去 留下来的经验和方法能受益于孩子才是我们最大的期待。”

新闻推荐

过百万元是不是借款 儿媳要不要还给婆婆?一对前婆媳对簿公堂,最终前儿媳偿还50%欠款

“婆婆起诉前儿媳要求还钱,前儿媳反驳喊冤。这钱究竟是婆婆给予儿子儿媳“爱的补贴”,还是儿子儿媳向前婆婆借的钱?前儿...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