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了的心愿:修复敦本堂,恢复习成堂 出版口述史,种植泮塘五秀

新快报 2019-12-11 10:07

“现在村里都整饰过了,但最重要的历史建筑都没有修,敦本堂没有修,要把祠堂的牌挂回去,一条古村不能连间祠堂都没有,是不是?”权叔仍然有满腹的牵挂与期盼:

村内惟一完整保留的祠堂敦本堂,公众参与的第一次沟通共议会,村民们积极讨论它的修复方案。但目前仍然有一户人家在内居住。

荔湾区住建局称:敦本堂住户有外迁的需求,目前正值活化历史文化资源的契机,将在近期(一个月内)约上住户到房管部门咨询和办理相关申请手续。

村民们的另一个心愿是利用修缮好的公房传承传统文化:

龙船是乡土的农耕文化,习成堂的狮子、武术是一种馆口文化,但现在因为龙船和狮子摆在三官庙旧址,整个泮塘村农业发展的东西没办法展示出来。希望政府可以把一间房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提供给我们,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分开放,我们可以一周有一两晚的免费表演作为回报。

——村民李泉

泮塘村有很多传统文化,希望微改造可以更多留下和融入我们本村的文化,不要像永庆坊一样都出租给外来商家,留下一些空间来做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村民李传毅

村民们的上述建议曾通过微改造的公众参与组织泮塘五约共同缔造委员会,由新快报记者递交给荔湾区文商旅中心。

文商旅中心副主任杨伟表示:“老旧小区改造不再是穿衣戴帽,我们希望以文化来呈现这个区域,改变老城区的文化形象,在地文化是很重要的部分。只要符合区域文化定位,也符合村民的意愿,会优先考虑将已修缮好的部分公房租给村里,作为在地文化传承的空间。建议就承租、运营这些公房做一个方案,具体说明需要哪些房子、用途。若是公益,也需要有一个运营方案。”

村民阿超说跟村里的长辈和村民讨论后,将写一份方案提交给文商旅中心并进行沟通。

村民们的积极建言令芮光晔感奋,但她还有更多未了的心愿:

“出版已整理的泮塘五约口述史,记录并试验种植失传已久的"泮塘五秀",修复敦本堂……但微改造工程结束后,由于没有进一步的项目与资金支持,面临许多困难。希望通过泮塘五约共同缔造委员会能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资金支持。”

泮塘五约共同缔造委员会是微改造的公众参与平台(详见《新快报》2018年12月14日《广州成立首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共同缔造委员会900年古村泮塘五约居民意见可上达区政府》报道),目前因机构改革及经费未到位等原因,委员会基本停止了运作。

新闻推荐

全城小区楼道撤桶几近九成,记者巡城回访发现精益求精还是马马虎虎 小区垃圾分类态度迥异

泓景花园站桶员在智能分类垃圾桶前站桶徐振天摄垃圾分类进行时羊城晚报记者梁怿韬张豪广州近九成居住小区已...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