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塘五约改造:公与私,新与旧,如何平衡?

新快报 2019-12-10 22:21

■五约直街11号玻璃立面不通风透气,有光辐射,全封闭立面与旁边广场缺乏互动。

■五约三巷13号旁边的老屋形成对比,但柱子太粗。

古村里的仿古建筑采用玻璃立面,改善了采光,却没有注意通风透气,还对邻居造成光辐射——象城设计师李芃认为:泮塘五约改造中,设计师需要面对的巨大挑战是,古村渐渐消失的传统空间格局与场所,如何在村落公共化的过程中被延续下来。如何在保留原住民生活的私密性与实现村落的公共化之间取得平衡。

而在历史地段中的更新中如何处理新与旧的关系,泮塘五约的改造也大胆地进行了探索。

一通风透气

肖毅志(东意建筑设计总监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硕士):

新建的房子全部都是封闭的、不通风,而且是封闭的玻璃,热辐射、热量进去了无法散出来(直街11号、外街32号、外街13号、涌边街12号、14号、16号)。完全不是基于人的活动设计,纯属是一种形式,没有考虑到它的功能。即使装了空调,也要加风扇,将这些热排走,但是冷气会被同时带走。开门散热量又会有老鼠、蚊子。如果真的从人的行为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你要考虑所有的事情,这种设计,我觉得还是比较粗暴。

建议:它可以用大面积的玻璃立面,但是可以变成不封闭的,可以揭开屋面做天窗排气。这是一个系统,我们一直提倡和希望在一种很简单的技术的介入下,就可以达到这些目的。从布局上讲,我需要知道房子的朝向,知道夏天最热的时候太阳是怎么照射的,照射面大概是怎么样,房屋的阴影对它的影响是怎么样的,我们可以摆个仪器帮它测量,用很科学的数据表明,在这个空间有多少人做什么活动,什么样的温度、湿度才能让大家在大多数时间感觉是舒适的。但关键的是设计师和规划师要有这个意识。

何健翔(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学硕士):

固定玻璃不可以开肯定是不舒服的,一定像温室,要靠空调才能够生存。这些新建筑都有问题,完全没有了传统建筑的精髓,全封闭,不可打开。不像以前的趟栊门,通风问题很大。

设计师李芃:直街11号,我记得曾有一版设计图里玻璃窗是可开启的,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变成这样了。

涌边街12号、14号、16号,要求整改的时候做开启窗。

外街32号,建筑的东面是外街,巷道本来就很窄,没有空间开窗。而建筑南北两面都是大面积的可开启门,自然通风足够了。

二公私边界

不隔音、光辐射

五约三巷24号(直街11号的斜对面)居民:直街11号西墙是全玻璃密封,这个设计有利有弊,利是采光好,但对我们邻居有光污染;另外,这个房子是不隔音的,之前有剧组在这里拍戏,晚上开音响时很大声。不论做什么用途,一定要做隔音,不然的话对居民的影响会比较大。

何健翔:直街11号用玻璃是为了更好采光,但用了镀膜,对邻居肯定有些影响,某些时候可能光会反射。

设计师邢懿:我们要承认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声音和光污染的问题,这一块是比较欠缺的。

互动性

何健翔:直街11号西侧是大面积封闭的玻璃立面,面向的西侧是一个口袋广场。

在某种旧的形式或者旧的体量之下去探索一些新的空间关系,方向是对的,譬如传统上这个立面肯定是一个实的青砖面,现在尝试把它开放,让视觉上可以内外交流,应该可以多走一步。

建议:在这种公共空间节点,房子已经不是居住,而是某种带有公共生活属性的建筑,这个西立面可以尝试更加独特,譬如说可以开合的转门,使这个立面和口袋广场空间产生更多互动。

开放的做法不一定非得用玻璃,也可以是木,这样就会更有质感、更传统,可以设计为转动的窗或门,一方面可以通风,而且立面上可以带来更加多的表情,设计上还有很多可能性。

三功能与设计

外街13号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玻璃房子,一些建筑师认为这个房子会有热辐射,完全没法用。

设计师徐好好:外街13号一转弯就是荔湾湖,我们最初想在这里做一个温室花房,打造一个自然的、有植物的,但又是在室内的、可以遮风避雨的空间,两侧是不封闭的门。

但后来这里所有道路都被封闭了,这个地方也需要封闭管理,所以才增加了门来围蔽整个空间。

何健翔:设计和后续的使用、管理脱节,设计开始时没有具体的需求提供,不知道谁用,这对设计师很难。一个好的建筑最需要的是和使用者的交流。当然城市里大部分建筑都是地产产品,这个是普遍的问题:设计和使用者是分离的,本来有血有肉的建筑变成一种抽象的资本生产。

在建筑层面,国内建筑相比于国外(如欧洲)还有不少差距,因为我们的话语权和可控的东西无法与国外建筑师相比。在很多项目里,不要说独立的判断,基本的职业所能控制的范围都不够,这个很明显。

所以最终大家习惯于在很赶的时间内,出来一个能够应付的,通常就是个形式。比如说政府的需求,表面的“修旧如旧”。

微改造确实需要有更好的机制。历史街区应该是小规模渐进更新,不应该当一个项目去做,不要有政绩或者某种回报的目的。

四历史街区更新中的新与旧

三巷13号

靳远(广州多重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美国莱斯大学建筑学硕士):

我喜欢这个弧形房子,从直街一路走进来都是一些老房子,在这里有一个小惊喜,一种新旧并置,跟旁边的直街11号后座有个对比。它体量不大,很舒服,让老街区不是死气沉沉的。但是它没有破坏原来的肌理格局,我很同意这种弧形出现在老街区的深处而不是表面。难得之处就是这条檐线,这片薄薄的板,很明显设计团队是用心的,如果是一个很厚的屋顶,它就没有办法和旁边的老屋形成对比,这个对话就很好。

但我会觉得有点可惜的是美中不足,这些柱子和窗栏到了上面的时候已经不需要这么粗大了,可以更精细些。其实我们老祖宗在这件事情上非常讲究,就是接近屋檐的地方它会越来越精致,就像人们眉宇之间总是眼神交流的地方。

那薄薄的板我有点感动,下面又有点失望。

设计师徐好好:我们一直都觉得在泮塘的结构里,最重要、最完整、最好的东西基本上都保留在直街上面。里面的小巷子也很有价值,但实际上往里走的体验是有点太窄了,而且没有什么光线进来,我们就想能不能在小巷的侧面,特别是山墙面有一定程度开放,又不改变街道本身宽度的情况下,能让人走在巷子里感觉有光线进来,内外之间有对话或对视的关系,就大胆做一些比较大的玻璃。因为那个位置比较挤,所以重建时把原来方形的房子做成弧形。

但是,在传统街区做新的建筑目的还是为了衬托旧的建筑。新和旧之间要做一个平衡的话,旧的建筑我一定是要把它抬起来,新的建筑我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通过用不同的做法、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尺度呈现出差异,但是还是得想办法从色彩上、从高度上把它压下去。

钢梁显得太大,我觉得这个也是挺可惜的,结构团队按照抗震要求、规范进行计算,这个房子的梁就变得好大,结构也变得很大。

如果再让我尝试设计,我可能就会考虑别的结构方式,肯定会想办法把这个地方的结构包括外面的框等尽可能做细,让大家看上去觉得很轻,这样跟旁边的青砖和瓦才会有差距,才不会显得重的东西才更有价值。我觉得这个肯定是要改善和反省的地方。

原来的设计就是一个户外的小亭子。当时想旁边可能会开一间轻餐饮,大家可以坐在这个亭子里喝喝茶,但是后来因为旁边的房子没有完全征下来,我们需要加一个门,未来能够做经营。

设计师李芃:旧城旧村改造与平地新建建筑项目有着极大的差别。现阶段多数相关的设计规范基本是以新建建筑为对象进行编制的,诸如防火规范,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等,面对复杂的旧改项目似乎缺少一定的调整余地。如果能在规范层面对旧改类型的项目进行一些针对性调整,在满足空间业态更新的同时,更为妥善地保存并延续历史风貌。

新闻推荐

荔湾花市21日招标 今年增加23个档口

荔湾信息时报讯(记者王智汛通讯员荔宣)各位想摆花市的街坊,本月21日记得来投标啦!记者昨日获悉,荔湾2020迎春花市将于21日招标...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