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嫦家庭

增城日报 2019-12-03 05:17

马永嫦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位老实人,母亲没有什么文化。从小父母就教育她们兄弟姐妹要老实做人,遵规守纪,“小时偷针,大时偷金”是她母亲教育小孩的常话。1982年,她经人介绍嫁到中新镇慈岭村,由于丈夫家境十分贫穷,婚后生活十分困难,她曾想过一走了之,父亲得知后教育她要不怕困难,人穷但志不能短。

马永嫦遵从父亲的教诲,1984年、1986年两儿子出生后,更坚定了持家育儿的决心和信念,从此家庭和睦、工作努力。儿子三岁前,她时常利用吃饭、晚上睡觉前教育他们不要和别人打架、不要做坏事、不要贪小便宜,还自编故事讲给他们听,从小启发他们向上向善。小孩读书期间,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她不怕辛苦,曾经一人打三份工供小孩读书。儿子初踏社会工作,她还不忘教育他们一定要老实做人、踏实工作、乐于助人,工作要不怕辛苦、从低做起,待人接物要礼貌为先、与人为善、尊重领导、团结同事、清正廉洁。

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儿子从小礼貌待人,深知读好书的重要,从小努力读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两个儿子都在大学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儿子毕业于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校期间每学年均获奖学金,毕业后就职于广州文化公园,现任科长,是一名高级工程师,工作期间曾参与广州多个大型园林项目的设计、施工,主持多届羊城菊花展览会的筹办,并多次赴北京、上海、西安、杭州等地进行学术经验交流,多次发表城市公园建设方面的论文。小儿子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获得双学位,毕业后就职于中国农业银行,现任增城仙村支行副行长。

看到有邻居打骂小孩,她都会忍不住站出来劝解说:“教育孩子不能靠打靠骂,要走进孩子的心,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正确引导孩子”。1993年至今,她都是中新镇慈岭村村干部,26年来,她爱岗敬业、热心公益、关心困难群众、真诚服务村民、风清气正,是名优秀的基层党员干部,得到广大村民的认可和好评。

新闻推荐

增城区广播电视大学获全国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本报讯(记者黄婧琪)11月25日,由教育部主办,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的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