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烟墩幼 四代同园情 1909年建园的烟墩路幼儿园见证练伯一家四代人的幼儿园时光

广州日报 2019-12-03 03:42

第一代校友与第四代校友合影小晴晴与曾外公、曾外婆第二代校友练伯的幼儿园合照(第一排左一)第三代校友杨晓昕的幼儿园毕业照(第一排左起第五个男孩)

今年11月22日,71岁的练伯回到了母校烟墩路幼儿园,为庆祝学校110周年生日,他奉上了与老园友陈永锵先生精心排练的童谣串烧节目《畅玩粤语童谣》。

从1909年建园至今,除了练伯自己,他的父亲练老先生、侄子杨晓昕(化名)、外孙女晴晴四代人都毕业于这所广东现存最古老的幼儿园——烟墩路幼儿园。这所百年幼儿园位于越秀区,它见证了练伯一家四代的幼儿园时光,也见证了近现代广州学前教育的百年因革和学脉延续。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春林

图/受访者提供

曾外公的课本译自国外教材

1925年,晴晴的曾外公练老先生成为练家第一位入读烟墩路幼儿园的人。当时还被称作“东山幼稚园”的烟墩路幼儿园于1909年由美国传道士时乐士夫人(MrsE.T.Snuggs)创办成立。

据烟墩路幼儿园现任园长陈永莉介绍,烟墩路幼儿园是广东省现存建园最早、最具历史感的百年老园。校园创办之初,还只能借用东山浸信会堂(即东山堂房屋)上课,直到1910年在培正路东入口建成自己的园舍。练老先生就是当年建立的园舍里上课、玩游戏,不过现在已是培正中学的生活部了。

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了“壬戌学制”,幼稚园被正式纳入教育体系。到练老先生入园时,广东地区的教育体系已较为完善。当时,练老先生要学的课程就包括知识课、算术课、音乐课甚至舞蹈课,教材大多译自国外,连歌曲、舞蹈、游戏等也都是引进的。

练老先生生前曾跟练伯讲,自己念幼儿园时,园长是一位美籍华侨,大家都尊称她“卢连夫人”。卢连夫人有三子,小儿子卢其芳与练老先生是幼稚园同班同学。班上还有另一个同学,他就是许多老东山人都熟悉的骨科学家邝公道。

“那时候东山人口不多,大家就像一家人。”还在幼儿园时的练老先生最喜欢有小朋友过生日,每逢同学生日,小寿星的妈妈都会煮很多红鸡蛋送到幼儿园,每个小朋友都会分到一个。

练老先生入园2年后,凌履端担任园长,幼儿园也被改名为“培灵幼稚园”。由于扩招,原有旧园舍不够用,1931年旧园舍被卖给培正中学,1935年新园落成。后因日军轰炸,学校又迁到香港,甚至一度停办,直到1946年在凌履端的领导下回到广州复学招生。

外公:“老师弹的钢琴曲很好听”

1952年,中国颁布了一份在苏联教育专家指导下拟定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中国境内英美式的幼儿园被改造为苏联式幼儿园。1953年,练老先生的儿子、晴晴的外公练伯,也成了烟墩路幼儿园的学生。这一年,培灵幼稚园成为原广州市东山区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幼儿园,并更名广州东区第一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教职员工除原培灵幼稚园留用的教职工外,还聘用了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应届生。

练伯在园时的音乐和舞蹈老师是一位印尼归国华侨,她组建了一支幼儿舞蹈队。“那时我最喜欢音乐课,老师弹的钢琴曲很好听,还爱看音乐书上那一排排爬上爬下的"黑豆芽"。”练伯回忆道:“那时候音乐教室有一个小舞台,老师在舞台上扮小绵羊,表演节目给小朋友看。”练伯现在也经常出去唱歌、跳舞,估计跟烟幼当年的经历有关。“我喜欢音乐,老爸喜欢听交响乐。”

在1935年建成的那栋二层砖木结构楼房里,练伯经常听老师讲格林童话里的故事《小红帽》,那时候没有电视,老师就把“大灰狼”“小红帽”的形象剪出来,然后黏上棉花,在大绒布前进行展示。

当时的幼儿园还有一个凉亭,凉亭后面有一个三四米宽的沙池,一排与广州市第七中学隔开的竹篱笆。练伯喜欢玩沙,还喜欢在院子里跟小朋友们一起“寻宝”:老师把熟鸡蛋、糖果、小玩具等藏在操场的角落、大树底、草丛中,让小朋友们去找,全部找完后由老师再分给大家。

曾接待2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

1965年,广州东区第一幼儿园更名为工农兵幼儿园,学校领导集体由老中青干部、群众、教师及工友组成。1972年,工农兵幼儿园与其他3所幼儿园合并,更名为东山区烟墩路幼儿园。

1980年,晴晴的妈妈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但练伯一家已不住东山,便没有就读烟墩路幼儿园。凑巧的是,1985年春,晴晴的表舅杨晓昕由别的幼儿园转到烟墩路幼儿园上中班。“一直听姐夫提起这家幼儿园,教学质量不错。”杨晓昕的父亲杨伯说。

杨晓昕回忆:“那时觉得新幼儿园好大好漂亮,院子里滑梯、荡桥等娱乐设施齐全,有别的幼儿园还没见过的大型乐高积木,还有好多最新儿童画册和图书。”那时的烟墩路幼儿园还是广州有接待外宾资质的两所幼儿园之一,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瑞典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观者千余人次。外宾参观的课程包括学工课、音乐课、体操、模仿性游戏、创造性游戏等。

20世纪80年代,卡拉OK登陆广州。爱赶时髦的杨伯也会带杨晓昕去唱歌,令杨伯意外的是,晓昕还会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大地恩情》等。“那时校园广播都会放歌,老师音乐水平也很高,除了教唱歌,还教小朋友们看曲谱。”杨伯回忆,幼儿园的老师都很好,有两位老师,一位姓刘,一位姓陈。毕业告别那天,杨晓昕向两位老师深深鞠躬,并向老师保证“一定会努力学习!”

家族再添一名小校友

2003年,晴晴的外公又把家搬回了东山。2008年,晴晴也入读了烟墩路幼儿园。练伯说:“一眨眼,小晴晴成了曾外公、外公和表舅的小校友了。”这时幼儿园正式更名为烟墩路幼儿园,并沿用至今。

2003年,烟墩路幼儿园内又增加了一栋四层楼高的南楼。晴晴在红墙绿瓦的教学大楼里学习,在宽敞明亮的音乐室里唱歌跳舞,还可以在游泳池里、小喷泉下玩耍。

晴晴的幼儿园生活比曾外公、外公和表舅上学时更多姿多彩。校园内的各个场所都摆放了乐器,孩子们可以学习音条琴、自然乐器演奏、非洲鼓,还可以欣赏《火焰山》《森林之王》等表演。烟墩路幼儿园还将专业表演常态化,举办“达人秀”活动,邀请音乐达人来参加广场音乐会,晴晴可以见到笛子达人、萨克斯达人,自己也可以表演情节剧、粤语音乐剧、T台秀等。

在幼儿园庆祝六一儿童节的班会上,小晴晴还曾被打扮成漂亮的小天鹅,跟幼儿园40个小朋友一起表演体操。

“印象最深的游戏是角色扮演。”晴晴回忆,她常与小朋友一起玩“挑战未来的职业”这项游戏,扮演过建筑师、医生、售货员、厨师等。

“60多年前的幼儿园虽然有滑梯还有秋千,但没有现在的花样多。”那时的小晴晴似懂非懂地听外公讲他的幼儿园的故事。当年幼儿园的大门位于现在大门的右侧,比现在窄得多。操场原是一块有花有草有树木的沙土地,没有铺水泥和地板。现在基本还保留原样的,也只剩下音乐室那栋房子。

新闻推荐

龙湖集团广州公司深耕广佛5年,实现市场和口碑双丰收

企业档案发源于重庆,发展于全国,2009年港交所上市。目前,龙湖集团业务已涵盖地产开发、商业运营、长租公寓、物业服务...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