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面貌更年轻、产业形态更年轻、人口结构更年轻 海珠创新岛的引才路径

南方日报 2019-12-02 06:33

2019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论坛于11月30日在广州塔举行。符超军摄

专家就湾区城市群产业协同与人才互动展开圆桌交流。符超军摄

群贤毕至,共赢未来。

11月30日举办的2019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论坛上,800多名来自人力资本相关领域的重要嘉宾齐聚广州塔,各抒己见,探讨大湾区人才流动“密码”、分享招才引智“秘诀”。

12月1日举办的开放日上,与会嘉宾饶有兴致地考察了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琶洲展厅和创新型企业总部,了解海珠创新岛的“逆生长”之路。

一场务虚,一场务实。全球人力资本管理智慧为海珠招才引智提供“他山之石”,海珠创新样本也向外界展示了创新岛在大湾区崛起的路径。

湾区人才净流入态势强专家建言“让年轻人有试错的机会”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最新流动趋势如何?论坛现场,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及人才流动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以其丰富的产业结构、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大量人才。2019年三季度大湾区人才净流入率为1.3%,较去年同期的1.24%进一步提高,呈现出强劲的净流入态势。

“多数大湾区人才在大湾区内跨市流动时首选广州。”智联招聘CEO郭盛认为,产业基础雄厚、产业改造赋能显著、城市文化多样包容,都是广州吸引人才的重要原因。

具体来看,大湾区各大城市的人才供需情况如何?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表示,2019年三季度,广深两地的招聘需求遥遥领先,共占大湾区总体招聘需求的78.79%。他更引用了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即CIER指数,CIER指数=市场招聘需求人数/市场求职申请人数)作为参照,当该指数小于1时,表明就业市场中劳动力需求少于市场供给,就业市场竞争趋于激烈。目前,广深两地CIER指数低于1,两地人才需求旺盛的同时,人才竞争也很激烈。

一个城市怎么吸引人才?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认为,“首先是要解决人才面临的各种问题,比如说住房、医疗等配套服务。”他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可以互补发展。“通过交通的快速连通实现资源互补,人才可以在大城市工作,在周边城市生活。”他还提出,要构造创新创业的生态机制。“这是政府和社会要共同来做的事,要让人才能够在相对畅通的信息交流中,找到能够发挥自身最大价值的机构和就业机会。创造创新创业的条件,让年轻人有试错的机会,才有大量的创新产生”。

人力资本如何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等协同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早在2018年10月1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批准设立中国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分论坛上,广州市人社局一级调研员陈玉元表示,自2014年以来,广州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产值年均增长达到35.4%,超过全国22%的平均增长值。

“中国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导区位于海珠琶洲核心区域,旨在打造成产业集聚程度高、产业效益显著、产业链条完备、功能完善的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基地,人力资源创新研发引领区和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示范区。”他向现场企业发出邀请,“欢迎企业到广州创新发展,欢迎优秀人才到广州就业、创业,我们将努力营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支持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构造人才生态广州首个数字经济产业联合会成立

人才流动的路径是什么?产业。

“人才跟着产业走。”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善仕分析:传统吸引人才的方法是被动的,企业要什么人就招什么人,缺乏前瞻性;现在则是主动的,先吸引人才进来帮助实现产业升级,再打造人才生态。这一过程中,创业平台和创新平台的打造非常关键。

紧邻大会举办地广州塔的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以下简称“琶洲试验区”),正是海珠打造高端人才集群的重大平台。目前,琶洲地区在建项目总投资约666亿元,阿里巴巴、腾讯等15家拍地企业已率先落地开展实质性业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亿元,同比增长104%。

“未来一年预计有10万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来到琶洲。”智联招聘人力资源研究院专家王筱凌分析说。随着琶洲试验区各总部大楼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其将成为数字人才集聚之地。

针对这一趋势,阿里巴巴、腾讯、唯品会等数字经济代表企业率先行动,在论坛上启动成立了“创新岛”数字经济产业联合会。作为广州首个数字经济产业联合会,其将发挥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促进数字经济人才深度交流等功能。

独具慧眼的还有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其“两点布局”中的一点就是琶洲。实验室旨在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并催生一批新型数字经济产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开启数字经济时代。

琶洲试验区建设加速激发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需求释放。据预测,到2035年,琶洲地区就业人口将达80万人左右。海珠将借助中国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建设契机,构建人力资源服务业商圈,初步形成良好的产业集聚态势。

创新平台带来最前沿的技术、创业平台提供最佳“试验场”、服务平台供应最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域产学研的闭环打通,创新人才、产业人才、服务人才构筑的人才生态应运而生,产业深度和宽度不断拓展。

活力人才激发“逆生长”斩获“2019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区域)奖”

“我们会在琶洲一直投资下去。”论坛上,香港南丰集团副董事长及执行董事蓝章华的发言掷地有声。他表示,该公司从2001年开始在琶洲投资,最初是看中广交会选址在这里。如今,随着琶洲试验区迅速崛起,让他看到了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和更远大的前途。

对一座老城市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保持活力。面对“自然衰老”的威胁,作为广州中心城区的海珠明白,一个地方若能吸引人才不断涌入,这个地方一定会有活力、竞争力。

放眼全市,广州已推出“广聚英才计划”,全力集聚国内外“高精尖缺”人才,全方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快构筑具有高度竞争力、辐射力、引领力的全球创新人才战略高地。

据此,海珠开创性地出台了“海珠创新岛十八条”政策,全方位覆盖各类创新创业主体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交通等需求。此次论坛更是公布了“人才安居服务”,并正式推出CASO(即ChiefApartmentsServiceOfficer)人才安居服务官,一揽子跟进产业人才住、行、学、医、税等个性化安居服务需求。

此外,海珠区更在“共生职场·效能制胜”2019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上获得“2019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区域)奖”。该奖根据区域人才吸引力、人才保留率、人才活力三个维度的综合分数排名评选,对近年来海珠推动招商引资、引智引才“双招双引”工程作出肯定。

一座城市如何吸引企业,如何通过企业再吸引到人才,如何让人才有创业成功的机会?海珠提出要实现“逆生长”。其过程一言以蔽之,即通过建筑更年轻、产业形态更年轻、人口结构更年轻,从而实现“逆生长”,持续保持新活力。

在产业与人才的良性互动中,今年前三季度,海珠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0.34亿元,同比增长8.1%。面向未来,海珠有信心保持中高速、高质量发展。

撰文:傅鹏宾红霞

■数读

大湾区人才流动“密码”

大湾区

●2019年三季度大湾区人才净流入率为1.3%,较去年同期的1.24%进一步提高

●大湾区招聘薪酬领先全国平均水平,2019年三季度平均招聘薪酬为9344元/月

广州

●广州出台实施“广聚英才计划”,力争5年内广州地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到2000家,人力资源服务产值规模达到1000亿元

海珠

●目前,琶洲地区30个在建项目总投资约66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78亿元

●预计至2035年,琶洲地区将实现地区营业收入约1.2万亿元,就业人口约80万人

●海珠区计划到2020年底筹集人才公寓2万套,至2025年底筹集超过3万套

新闻推荐

分类运输看得见 居民分垃圾更有劲海珠区广重社区撤桶后,居民分出高纯度餐厨垃圾

海珠区广重社区撤桶后,居民分出高纯度餐厨垃圾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