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进课堂活动启动
何丹凤示范剪纸。
本报讯 (记者黄丽萍 文/摄)为深化校园文化艺术生活,加强非遗宣传、普及、传承和保护工作,11月25日上午,区文化馆联合荔城街第二小学,开展剪纸进校园展览、体验和公益普及传承课程,香港福德学校和澳门劳工子弟学校的师生到第二小学现场学习参观。
非遗项目中剪纸是轻盈的艺术,一张彩色的纸,一把剪刀就能手随心动。在活动现场,展示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何丹凤的剪纸作品32幅和增城区文化馆副馆长彭小荣的国画作品16幅。记者看到,何丹凤现场手把手地教授小朋友,如何剪出自己喜欢的剪纸作品。她表示:“剪纸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力,小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通过剪纸的形式让孩子锻炼了艺术思维,同时增加了动手能力。”
“这样的活动对学生们来说很有意义。”荔城二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学到非遗知识,还能开启学生们的兴趣点。
据悉,从即日至12月6日,何丹凤将在荔城二小开展非遗项目(剪纸)公益传承课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文化知识送进课堂,在丰富学生课程的同时促进非遗文化良好传承。
新闻推荐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一个没有受过赏识和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赏识和激励后,其能力是赏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