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司法局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在为民办实事上 打造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
“您和老伴年纪都大了,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政府免费帮助您打官司。”11月20日下午,增城区石滩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聚集了几名来咨询邻里纠纷、老人赡养等法律问题的村民,驻村法律顾问细致地为村民一一分析,给予他们专业的法律意见,并建议他们申请法律援助。这是增城区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贴心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区司法局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将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延伸至基层,为广大群众提供均等普惠、及时精准、优质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让老百姓足不出村解决法律难题,切实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把主题教育落实在为民办实事上。
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 零距离更便利
为加速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向镇街、村居延伸,区司法局多措并举,推动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全覆盖,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治宣教等“一站式”法律服务。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依托法律援助中心完成了规范化建设,13个镇(街)依托司法所建成了公共法律服务站,341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依托一村一法律村居顾问律师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此外,区司法局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派驻律师在区法律援助中心、区人民法院立案大厅法律援助工作站、区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区新塘法庭法律援助工作站、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法律援助工作站等实体平台提供法律服务。
截至11月20日,增城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共为群众提供了3535次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公共法律服务等。
除了实体平台的建设外,区司法局还推进热线、网络两大平台建设,一方面推动“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12345”政府公共服务等政务热线、窗口服务和紧急类求助平台之间实现衔接联动;另一方面,建立“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推进线上线下法律援助工作。
变“坐等群众来访”为主动上门提供法援服务
前不久,80多岁的邱伯因身体不适去到广州住院治疗,让其侄子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咨询因索要抚养费申请法律援助的事宜。工作人员得知邱伯不便亲自办理申请后,主动提出上门服务的建议。第二天,工作人员前往邱伯所在的医院,帮助其申请到法律援助。
“原以为要本人去办理或者叫侄子代办,没想到工作人员亲自过来帮我办好了。” 邱伯赞叹道。
需要申请法律援助但出门不便的情况,不再成为申请法援的“拦路虎”。类似的法律援助上门服务,今年已有5次。区司法局加大法律援助惠民便民力度,开通残疾、行动不便人群法律援助上门服务,对农民工因工伤、欠薪等情况免予经济困难条件审查,特殊群体获得法律援助的各种“绿色通道”日益通畅。
同时,该局降低法律援助门槛,落实应援尽援,继续推进刑事案件速裁工作、认罪认罚工作和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强化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建立案件回访制度,上半年,民事法律援助案件回访率达到80%。2019年1月至10月,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116件,其中刑事案件807件,民事案件309件,提供法律咨询3800多次;法律帮助案件1323件,其中简易程序的739件,速裁程序的584件;签订认罪认罚具结书1536件。
走进窗明几净的增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司法行政、法律援助、咨询服务等窗口都在接待来访群众。放在显眼处的智能机器人“法宝宝”在线为市民解答基本的法律问题。不少群众表示,如今,只进一扇门,只跑一趟路,就能享受到便捷、及时、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新闻推荐
增城区中新镇广汕公路中新段南侧居住项目国有土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公告 穗规划资源增挂出告(2019)42号
经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批准,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以挂牌方式出让1宗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