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医联体暨1120心梗救治日义诊活动举行 牢记两个“120” 胸痛时刻能救命

增城日报 2019-11-22 10:54

义诊活动现场。

本报讯 (记者何秋玲 文/摄)11月20日是第6个中国心梗救治日。当天,区卫健局联合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及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举行增城区胸痛中心医联体暨1120心梗救治日大型义诊活动。此次活动主会场设在区儿童公园。

据区胸痛中心医联体负责人、区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陈筱潮介绍,对于急性胸痛患者来说,早识别、早呼救、早确诊、早救治十分关键。1120有两个寓意: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120;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胸痛中心设有绿色通道

急性胸痛起病后12小时内处于极度高危期,发病后随时可能出现心跳骤停、心律失常等。该病致死、致残率高,早期容易突然死亡。

陈筱潮表示,胸痛中心的建立能大大缩短患者疾病诊断到及时救治的时间。“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并由医生判读结果,明确诊断后立即给予紧急救治,快速启动导管室流程和救治绿色通道,马上实施介入手术治疗,保证第一时间抢救心梗患者的生命。”他说,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已实现从入门到开通血管,平均时间为60分钟,真正做到了“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

据悉,2014年,区人民医院开始建设胸痛中心,当年10月份投入使用。2019年,该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目前,区人民医院将胸痛中心作为医联体建设的标杆项目。作为区域医联体的网顶医院,该院将全区14间基层医院纳入区域救治的网络,实现各个镇区基层医院和院前急救以及院内绿色通道的无缝隙连接,缩短急诊胸痛病人的救治时间,改善胸痛患者的临床预后,降低死亡率。

胸痛需牢记两个“120”

“当前最大的问题是群众不了解如何看病。” 陈筱潮表示,从近三年数据看,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每年有上百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手术,救治效果不好的原因大多为群众不懂看病,延误了最佳救治时间。

他解释,心机梗死,即为心脏供血的血管被堵塞了,无法为心脏供血,没有了供血,心肌细胞就会开始坏死,从而心脏也会减少向身体各个组织器官供血。因此,心肌梗死死亡率很高,黄金救治时间是120分钟。120分钟以内救治的话,心肌细胞坏死面积会大大减少,而心肌细胞坏死的面积直接决定了患者的生存率和以后的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出现的几率。

陈筱潮强调,遇到胸闷、胸痛、心悸等疑似症状,要牢记“两个120”:一是记住120分钟救治黄金时期;二是拨打120急救电话。对患者及家属来说,要避免自行前往医院,尽量拨打120,以便途中出现心脏骤停状况时,有专业医生和设备进行及时抢救。

新闻推荐

农发行增城支行:对症补齐短板见成效

本报讯(记者李意稳通讯员丘力章)自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东省增城支行(简称农发行增城...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