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12年免费教育”当作新起点

信息时报 2019-11-20 00:43

珠江瞭望

从小学至高中的12年免费教育、免费喝牛奶、放学后有托管、早晚有校车接送、随迁子女可积分入学……这些都是近几年来广州增城区教育发展的真实写照。增城教育从“入学难”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从“初步均衡”到“基本均衡”,从“义务教育普及”向“优质教育” 迈进。

如果不是新闻报道,很多人不会了解,增城推行从小学至高中的12年免费教育已有10年时间,为此免学费超过10亿元。了解增城的人,更会感到惊讶,因为它并不是最富的。以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计,增城区以1124亿元在广州11个区中排名第十,排名第一的高达4609亿元。而据统计,2015年~2018年增城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分别为37.77亿元、34.62亿元、43.36亿元、52.87亿元,连续4年在广州市排名前列。增城推行高中免费教育昭示,办教育不仅要有钱,还要有心,只要用心想办法,许多地方都可以做到。事实上,国内已有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陆续实施了高中免费教育。

教育是一个宏大主题,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只是办好教育的一个方面,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还有更多的不平衡不充分需要化解。不充分方面,增城虽然实现了12年免费教育、免费喝牛奶等,但是还有提升空间,如公办幼儿园和民办普惠园的数量够不够、随迁子女入学是否全面得到有效保障等问题,还在轮候解决。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各地幼儿园学位数量不足、幼师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普遍存在,各区都要下更大力气补足短板,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考虑将免费教育前移,在学前教育上先行一步。

不平衡方面,教育均衡是解决的难点。据报道,通过加大投入,增城中小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硬件配置、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同时,一批名校到增城办学,有效缓解了优质教学资源不足问题。但是,与中心城区的差距、区内的城乡差距,依然较为明显,这从增城的高考纯文理本科上线率和高分优先投档线上线率也可以看出来。保障12年免费教育之后,着力解决教育不均衡应是未来的重要选项。不仅增城如此,其它区也一样。

当然,我们也看到,10年来,增城12年免费教育的成色在不断提升。要让教育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不妨把“免费教育”当作新起点。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牢固树立教育事业优先的理念,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着力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连海平 本报特约评论员

新闻推荐

齐心协力治水 凝聚众力迎“国检”

今年以来,仙村镇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工作,在仙村河打造“一河两岸”工程。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工作。在蓝山涌召开现场工作会议...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