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滩镇三江供销社打造增城区首家示范性镇级助农服务中心 重建经营服务阵地 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本报讯 (记者李妍)助农服务示范体系建设工作是省委、省政府顺应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需要而提出的重大措施,为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推进实施助农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加快构建新型乡村助农服务体系,今年以来,石滩镇三江供销社按照区供销总社工作部署,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发挥基层社连接城乡、服务“三农”体系优势,因地制宜挖掘特色资源,整合涉农服务资源,集聚高端服务功能,以发展智慧农业为目标,拓展服务新业态,通过整合涉农服务资源,结合自身发展特色,综合运用多方力量,率先打造增城区首家新建镇级示范性助农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在三江供销社天康农业专业合作社基地,规划建立从育苗到农产品流通的全程服务模式,中心服务功能主要有农资农机服务、农业机械服务、农业气象观测、农业休闲旅游等,从产前、产中、产后为农户提供多元化服务,带动种植面积1.56万亩,辐射增城、惠州、东莞蔬菜种植农户1530家,在服务“三农”中体现了新时期供销社价值理念和担当使命。
回归主业、因地制宜
基层供销社重建经营服务阵地
三江位于珠三角地带,东邻惠州,南邻东莞,交通方便,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是增城的农业主产区。该地农田面积3万亩,主要种植蔬菜、瓜果、香蕉、甘蔗和养鱼。其中,屋山村的蔬菜交易批发市场作为当地最大的交易市场,辐射范围广,蔬菜供应到东莞、惠州、博罗等地,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蔬菜集散地之一。
“当地的农民交售完农产品后,会在市场上采购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育种育苗是农业种植的第一道关,需要一定的技术要求,然而单家独户的农户难以有专业的技术支撑。”三江供销社职员说。
在经过多次调研和需求摸查后,三江供销社于今年3月联合有志于回归农业的创业青年,投资330万元共同成立天康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天康公司,流转土地40亩用于育苗育种,打造助农服务中心,提供农资农技、农业机械、农产品销售等服务。其中,20亩用于蔬菜育苗和种植新优质品类蔬菜,另外20亩种植由日本引进的名优葡萄品种。
突破瓶颈、高效推进
打造增城首家示范性镇级助农服务中心
作为技术服务型企业,三江供销社在前期遇到了发展资金紧张和技术服务供给“水土不服”等问题。“今年8月我们在市供销总社组织安排下,到台山市冲篓、广海基层社参观学习先进经验,激发了我们通过集聚资源解决瓶颈问题的想法,为建设助农中心指明了方向和坚定了信心。”三江供销社有关负责人说。
一方面,三江供销社积极与区供销总社沟通协调,研究提出了助农服务中心建设的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了项目的选址、实施主体、资金来源,主要服务内容、工作步骤、时间节点,力争打造成为增城首家示范性镇级助农服务中心,发挥带头作用。在石滩镇政府的支持和区供销总社的指导下,三江供销社建设大棚、新增设施设备、功能布局、装修外观、引入服务资源等各项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
另一方面,三江供销社采取合作方式,利用合作伙伴资源以及供销社现有的优质资源,积极争取政府公共服务组织、科研院校、企业、协会、社会团体、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各种主体参与,凝聚优势资源力量,共同发展,从产前、产中、产后为农户提供多元化服务。
据了解,三江供销社目前正在运作或引进的资源包括:提供产前服务的省供销社天禾农资公司等国内外知名农资供应企业、良种引进和推广企业、农技服务站的专家技术团队等等。产中服务的包括气象服务专家、机耕服务队、统防统治的农业机械企业、追踪生产流程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等等,服务产后的包括帮助农产品销售的麦德龙等超市、中小学校等等。
强化服务、打造品牌
为农民提供贴心的“保姆式”服务
助农服务中心的建立,有效聚集了农业生产各种资源,“三农”服务内容更丰富,功能更充实,为农民生产提供了贴心的“保姆式”服务,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认同和称赞。
据了解,三江供销社引入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新品种蔬菜苗进行试验种植,将良种良法推广给农民,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附近批发市场100多家代理均从这里购买菜苗向外销售。此外,三江供销社与省供销社天禾农资等企业、大型化肥生产企业进行战略合作,设立农资农技服务站,开展测土配肥、农技咨询等服务,为农户提供安全高效、专业环保的实施方案,并每月召开农民交流会、专家培训会等,邀请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到田头现场解答农户生产问题,普及和提升农户种植知识技能。
“我们不仅为农民提供拖拉机、收割机、耙田机等租赁服务,解决单家独户的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贵的难题,还提供机播机种机收等机械化服务,引进植保无人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江供销社有关负责人说。原来20亩地1个农民要花费1个星期,按照人工200元一天也要1000元。当使用无人机喷药后20亩地只需花费500元,过程只要15分钟。在农产品销售服务方面,三江供销社还建立了质量安全溯源系统,从播种、施肥、喷药、嫁接、修枝、采收等全过程均进行信息记录,相当于植株的生长档案,作物生病了查看档案能够更加精准的下药。系统应用后,提高了农作物的附加值。
下一步,三江供销社将针对当地农村土地长期耕种出现土壤质量和产量等问题,建设2500平方米恒温嫁接育苗大棚,苗种适应任何土壤种植,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有利于绿色蔬菜的生产。此外,还将在市气象局支持下建设气象观测站,为周边的农户提供农业气象服务,更好地提高农事的前瞻性。“我们将不断完善和提升助农服务中心的经营服务功能,以提升基层为农服务质量为重点,增强为农服务能力,切实发挥基层供销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三江供销社有关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诗敏)记者获悉,区人民医院将联合区卫生健康局于11月20日9时至12时,在增城儿童公园举行“广州市增城区胸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