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设施标识、核心价值观景观、文明引导员 增城区多措并举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
文明引导员在引导行人过红绿灯。
河东社区居民在观看“15分钟生活圈”便民设施标识。
走在增城的大街小巷,核心价值观、文明创建等公益宣传牌随处可见,文明礼让、志愿服务等一幕幕暖心画面映入眼帘……这一切源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可喜变化。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涵,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增城区积极推进社区设置“15分钟生活圈”便民设施标识,在重要交通路口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着力营造浓厚的爱国氛围,做好文明交通引导工作,提升全区文明创建整体水平。
记者刘玉娴/文 谢锡权/摄
“15分钟生活圈”便民设施标识,实现便民服务功效最大化
“有了这个便民设施标识地图后,真的很方便周边居民,现在我们想去哪里一看就知道了。”11月13日,在增江街河东社区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居民潘国宏利用15分钟生活圈便民设施标识,顺利找到自己想去某药店的位置。
目前河东社区居委会旁侧和富名居小区立起了两块“十五分钟生活圈”便民设施标识牌,以河东居委会为中心,对附近道路名称、医院、美食店、小学、住宅区、公厕等分布情况一一标识,让周边居民一目了然,大大方便了居民的生活。
河东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5分钟生活圈标识牌是由社区工作人员及设计公司耗时一个星期反复修改设计而成的,按照一定比例运用颜色、图例、地名、道路等基本信息显示便民设施的情况及特点。该标识牌在充分考虑居民生活习惯的基础上设计而成,让居民视觉舒服、使用方便,将便民服务功能发挥最大功效。
记者从区文明办获悉,目前增城区重点推进“15分钟生活圈”便民设施标识的社区包括荔城街的荔星社区、挂绿社区、西园社区、兴发社区、沿江社区、凤凰社区、开园社区,增江街的桥东社区、河东社区,朱村街的朱村社区,永宁街的凤凰城社区、凤馨苑社区、永和社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 让市民接受正能量的熏陶
在广汕路口和增江大道交叉口,一个扇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景观雕塑格外引人注目,成为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景观雕塑掩映在佳木葱茏,碧草如茵的自然美景中,让市民在享受美丽风景的同时,感受到社会正能量的熏陶,实现精神上的洗礼和升华。
“我每次去学校接孩子上下学都会路过这里,小孩看到核心价值观24个字也会大声读起来。我觉得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可以潜移默化的让大人和孩子们受到熏陶和感染。”市民林小姐说。
目前,增城区已在荔城街、增江街、荔湖街、新塘镇等镇街5个重要路口设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24字核心价值观正持续不断地浸润人们的心田。
文明引导员, 为城市文明传递温暖
11月13日下午5点30分,记者在广汕路口和增江大道交叉口看到8名公共文明引导员志愿者身着红色马甲,带着红色帽子,手拿“文明礼让 你很棒”的大拇指牌子站在各个路口维持交通秩序,引导电动车车主和行人通过。
“我们每天早上7点到9点,下午5点半到6点半,在上下班高峰期都会在这里维持交通秩序。大部分市民都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如遇到不听劝阻的人也会用文明用语去劝导。”作为一名文明引导员,黄阿姨在这个路口站岗已有2个月了,她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看到这路段的交通秩序得到不断改善,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市民林小姐是住在公园里小区的业主,每天都会经过这个路口回家,对这里交通秩序的变化感触良多,“以前这个路口电动车、摩托车乱闯红灯现象非常常见,而且也出过几次交通事故。自从这里有志愿者过来提醒车主不要冲红灯后,乱闯红灯等不文明的现象少了很多,我们出行也安全了很多。”
一个微笑、一次文明引导、一个点赞,文明引导员们通过这种暖心的行为感染了更多人加入创文行列,为增城区营造了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及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奚慧颖通讯员政法宣刘翠玲)昨日下午,增城区扫黑除恶办于在石滩镇举行了以“开展扫黑除恶共建平安广州”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