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盘电话、露天电影放映机…… 广氮社区放出“回忆杀”
广州氮肥厂,曾作为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氮肥厂而颇负盛名,历经43年风雨后退出时代舞台。恐怕鲜有人知的是,现今的广氮社区有一个自己的社区博物馆,200多件来自广氮老员工捐赠的珍贵展品,再现了广氮的历史发展轨迹,唤醒了新中国时期天河地区的工业记忆。
40年前的家“长”这样
广氮社区博物馆位于广氮居委会二楼,这个社区博物馆很迷你,利用社区图书馆的场地资源,在角落放置展柜进行布展。展览主题是“广氮岁月天河印记”。
拨盘电话、食堂菜票、工衣、茶杯等陈列在玻璃展柜里的展品,大多数是广氮人当年工作生活的日常物品,陈旧发黄的展品,每一个背后都藏着一段岁月尘封的往事。墙上悬挂的黑白照片多数泛黄模糊,一张1962年9月9日拍的广州氮肥厂图书馆全体管理员留影,后排男士穿着样式简单的白衬衫,前排女士梳着麻花辫或齐耳短发,身上的连衣裙在现在也不过时,冲着镜头留下纯真灿烂的笑容。
木沙发、暖水壶、黑白电视……拐角处一个仿照上世纪80年代的家庭布景,是最受欢迎的打卡拍照点。在隔壁摆着一台上世纪70年代的电影放映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曾带给无数街坊欢乐的庞然大物,如今已锈迹斑斑。
南京籍老员工粤语讲解广氮史
广州氮肥厂1957年开始筹备,1960年广氮首期工程基本建成,2000年,历经风雨的广氮厂关闭谢幕。82岁的陈秀兰是广氮退休老员工,她从1965年来到广氮,见证了广氮的整个发展兴衰,她常常来广氮社区博物馆,给街坊充当义务讲解员。
操一口粤语的陈秀兰其实是南京人,早年和丈夫在中国化工发祥地南京化工厂担任技术员,1965年她和丈夫作为技术骨干支援广氮,“广氮每一年会停产对化工设备维修,工人技术不行,拆开维修后装不回去,派我们来指导工人”,其后一直扎根广氮直至退休。陈秀兰笑称,刚来广州不会说粤语,也听不懂,她向本地同事诉苦,陈秀兰在同事的指导下,把粤语学溜了,买菜能熟练地用粤语讨价还价。
当年有条专用火车线去市区
广氮作为国营大企,有6000多名员工,广氮员工和别人聊天说起自己的职业都是一脸骄傲。虽然远离市区,但广氮配套齐全,医院、学校、饭堂、电影院等都应有尽有,“广氮有条专门的火车线路,往返市区很方便,如果坐公交就要走到车陂南”。过去娱乐生活普遍贫乏,员工最大的乐趣就是看露天电影。在宿舍前的空地上,拉块幕布,露天放映的电影有样板戏和一些革命题材电影,“有时遇到下雨,我们撑着伞继续看”。1977年,广氮用自有资金修建了可容纳1775人的“广氮俱乐部”,配置了两台先进的珠江牌电影放映机,沿着轨道连续拖动胶片,因消耗大量胶片,每部放映机有1-2名放映员负责胶片卷轴的装卸。电影每周两次,票价一角,经常吸引大批职工和居民来观看,遇到《少林寺》等热门电影更是场场爆满。
广氮在辉煌时候,不仅生产各类化工产品,还有军工产品,“有一个车间,就是做大炮。”陈秀兰神秘地说。步入21世纪,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厂区逐渐消失,在推动天河地区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角色的广氮最终退出历史舞台。陈秀兰对于广氮没有抓住机遇转型很惋惜,工厂各种技术人才都有,“交通发达,有水运,有陆运,有自己的车队,完全可以转产”,她开玩笑说:“如果当初转去做物流就发了!”
向广氮人继续征集展品
陈秀兰称赞这个广氮社区博物馆,“让广氮人有个可以回忆历史的地方,也可以教育子女,勿忘初心,继承发扬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好!”
车陂街文化站负责人桂海玉表示,作为天河区首个社区博物馆,广氮社区博物馆开启“社区+博物馆”的新模式,建馆初衷是保护广氮的历史记忆,让居民在身边找到乡愁。早在2013年博物馆已经有了部分展品,今年进行升级改造,增加部分展品并布景80年代家庭场景。
广氮社区居委会主任苏艳凤表示,广氮社区博物馆虽然小,但人气很旺,有老伯专程从黄埔赶来观展,目前居委会在发动更多广氮人来捐出相关物品,让展品更丰富,“有的人可能会不舍得,觉得捐了自己的珍藏就没了,但其实捐出来意义更大,能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
采写:南都记者 杨婷
摄影/视频:实习生 苏彦霓 南都记者 陈蓓蕾
◎天河区博物馆广氮社区分馆
开放时间:(逢周三闭馆)
周一、周二、周四、周五9:00~12:00、14:30~17:30
周六、周日14:30~17:30
地点:天河区车陂北街广氮新村西门直走约100米(即广州图书馆车陂广氮分馆)
交通:乘坐BRT到车陂站,往北走200米到广氮新村西门
新闻推荐
新快报讯记者朱清海报道11月11日,广州市天河区召开2019年总部经济和民营经济政策宣讲会,600余位企业代表参加宣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