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开展小学美术教研活动 研讨小学美术基于情境创设教学模式

增城日报 2019-11-05 06:44

学生展示小组成果,向老师们介绍他们心中的美丽风景。

俞熙敏老师执教《最美的“印迹”》展示课例。

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工具”在画纸上进行“印迹”创作。

本报讯 (记者陈焱欢 通讯员何燕琼 文/摄)为了加强对增城区新教师教学业务发展,提供相互学习平台,促进广大美术老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提升,11月1日下午,区教育局教研室美术学科在区实验小学开展了2019年增城区小学美术基于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的课例研讨活动。区美术教研室美术教研员陈杰、区美术教研会会长曾永彬、番禺区美术教研员黄志明及全区小学美术教师150多人参加了研讨活动。

活动上,实验小学俞熙敏老师执教了题为《最美的“印迹”》的展示课例。俞老师在课前就为教学环境作了贴题的布置,营造了浓郁的课堂情景。她从让学生猜一猜的游戏为导入,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情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通过图片欣赏、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形式,感受不同材质带来的不同美感,并对印迹进行重组。结合微视频的示范教学,让学生对体验创作充满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在课例点评交流研讨环节,俞老师对自身课例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向与会的老师简单介绍了课堂设计的理念,表达了对课堂效果的满意。

清燕小学林彩球、福和第一小学胡爱民、增城中学曾永彬等老师进行了点评。他们肯定了俞老师在美术情景创设方面是成功的,范画主题突出、颜色鲜艳、富有童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俞老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能在体验和感受中做到分工合作去完成作品。在肯定的同时,他们建议,教师要善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利用好不同物品的肌理印迹,围绕主题,构思立意,决定材料特点,大胆表现,充分体现印迹的美。

黄志明老师对课例和活动作指导发言。黄老师说道,俞老师课例的主题突出,目标明确,课堂气派,创意创新,有很好的展示效果,是一节很好的课例,并高度赞扬了增城美术学科教研活动的多元,基于主题和专题的研讨,从教研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可以感受到了增城美术教育的蓬勃发展,教学成绩显著,最后还分享了他对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的理解与领悟。

陈杰老师充分肯定了俞熙敏老师的这节课例,称赞了实验小学的学子们在短短二十多分钟画出了亮丽的风景线,也表扬了俞老师从中学执教来到小学执教的无缝衔接的教学能力,认为课例对今后教研活动专题有了很好的启示,同时也对课堂中包括情景的作品识读、美术色彩搭配本位的知识理解、最美创作的意图的设计环节提出建议。

陈杰老师希望每一位美术人要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好常规,特别是规划好课程,立足课堂,设计好每一节课,每一个主题,好好经营,积累成果,需要用认真的态度对自己提要求,善于整合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同时,他还鼓励教师要拥有积极的心态,勇敢探索,不断学习,辛勤耕耘,创作出更多的美育最美情景。

新闻推荐

增城区举行影视产业专项 扶持资金申报专题培训 专项扶持资金今起(11月1日)接受申报

本报讯(记者何秋玲)10月31日上午,增城区在博物馆举行专题培训会,从影视产业政策、专项扶持资金申报指南及评审流程对《2019年...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