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感悟 陶冶道德情操 做爱国主义接班人 参观清献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感
10月16日,我们学校组织五、六年级的学生代表去参观清献园,因为名额有限,所以每个班去了10个同学。
那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我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坐上了校车,欣赏着沿路上的风景。校车开了大约15分钟,我们就来到了风景如画的清献园。
清献园位于中新镇坑贝村,是为了纪念增城籍南宋名臣崔与之而建设的,由清献园主馆、崔太师祠、廉政讲堂以及周边莲池、后龙山等组成,占地面积2989平方米,建筑面积1033平方米。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意识,陶冶道德情操,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在出发前往清献园之前,我便查了资料,了解到崔与之出生于增城区中新镇坑贝村,是南宋名臣,他一生清廉勤政,为民除弊,文韬武略,清风传家。
我们一进入清献园,就看到这么一首词——《水调歌头·题剑阁》。它是由毛泽东主席亲自抄写的,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来到的是清风庭,里面有10幅画和小故事,主要呈现了崔与之的生平经历。讲解员还告诉我们,崔与之这辈子最大的官是“右丞相廉枢密使”。
随后,我们来到清风庭隔壁的立献厅,在那里我们了解了崔与之一生的成就。而我最感兴趣和佩服的是,崔与之生平曾多次领兵,包括“广州平叛”“四川保境”“广西平乱”“淮扬防金”等。
接着,我们还在清献园内的菊坡园看到了不少增城好人,例如有古双存、陈丽君、胡振平、田创发、莫振英、陈国燕、汤定武、何德容、陈彩霞等。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题崔清献公言行录碑”,这个碑高174厘米,宽97厘米,厚15厘米,在1515年打造的。随着岁月的侵蚀,目前还能依稀看见“大明正德十年,知增城县事材铖”这十三个字。
在显与隐,仕与学之间,崔与之真正做到了自己所奉行的座右铭:“无以财货杀子孙,无以政事杀民,无以学术杀天下后世。”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章程通讯员江丽仪、关慧怡)恋爱期间,男方隐瞒自己已婚的事实,打着结婚的幌子骗得女子与其交往,致使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