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推出“教育10条” 年均新增教育投入将超1.5亿元 “让教育真正成为黄埔全方位发展核心竞争力”

南方日报 2019-10-24 06:06

图表:杨佳

10月23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推出《广州市黄埔区关于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办法》(下称“教育10条”)。“教育10条”将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该区将年均新增加教育投入超1.5亿元,并视财力逐年提高。

从鼓励集团化办学到完善教师发展考核激励机制,记者梳理发现,“教育10条”聚焦的不仅是“有书读”,还要让学生“读好书”,黄埔正释放出更多民生温度,推动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我们要以高质量的教育助力全区高质量的发展,要打响孩子读书到黄埔去的品牌,让教育真正成为黄埔全方位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3日的大会上,对于教育的发展,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定下了这样的目标。

●南方日报记者吴雨伦通讯员黄于穗黄晓雪赖伟敏

投入真金白银

设立最高200万的集团化发展经费

教育承载着万众期待,每一项政策都牵动着上万家庭。

“教育问题一直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人民群众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积极应对、解决的问题之一。”黄埔区教育局局长张建武说。

随着经济发展,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社会各层面对教育的多元化、优质化要求更高。经过深入调研,该区着重梳理出教师队伍管理、装备与经费投入、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的问题共16个,结合实施“湾区+”战略,以学校、教师及家长的诉求为导向,瞄准扩大公平和提高质量两大坐标,“教育10条”应运而生。

去年12月12日,黄埔区首批5个基础教育集团集中授牌,由此,黄埔集团化办学改革正式启动。

“我们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打造优质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化的一个手段。”对于集团化教育改革,张建武这样解释。

此次出台的“教育10条”在鼓励集团化办学方面更进一步。“教育10条”提出,加强公办基础教育集团内教师的横向交流,集团核心成员单位每年交流到其他成员单位的教师比例不低于10%;设立集团化发展专项经费,每年原则上按照区属中学集团不高于200万元、小学集团不高于150万元、幼教集团不高于120万元的标准,纳入公办基础教育集团核心成员单位的部门预算中安排。

不久前,《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出台,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第一个聚焦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文件。其中提到,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大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依法保障教师权益和待遇。

“教育10条”也对教师的管理、考核激励机制方面作出要求。该区将加快推进教师“区管校聘”改革,逐步实现对教职员的人事管理从“单位人”向“系统人”的转变。教师的发展考核激励机制将得到完善。该区的“编外聘用制教职员”将转为“雇员制教职员”,雇员制教职员可参加中层干部竞聘。

为鼓励教育人才引进,该区将为新招聘的区属公办中小学(含职业中学及特殊教育学校)、区教育部门承办的公办幼儿园的雇员制教职员发放一次性住房补贴,发放标准为博士研究生及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万元、硕士研究生3万元;对市级以上各类名师工作室,参照省、市下拨的专项工作经费标准,区财政按1∶1配套提供工作经费。

教育优先发展需真金白银投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设立区属公办校(园)长管理基金,按照区属公办中学(含职业中学)每年30万元、区属公办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每年20万元、区教育部门承办的公办幼儿园每年10万元的标准设立。明年起,区属公办高中(含职业中学)、区属公办初中、区属公办小学、区属公办特殊教育学校、区教育部门承办的公办幼儿园,将分别得到不低于生均550元、450元、300元、1050元、350元的教育装备经费。

预计在2022年,人工智能教育将覆盖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学校。区属公办中小学校(不含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将得到30万元进行人工智能科创室建设。

经济发展教育先行

新增公办学位数位居全省区县前列

“没有良好的教育,一个地区就等于无源之水。未来,也就无立锥之地。教育问题处理好,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在23日召开的教育大会上,黄埔区相关负责人这样形容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快速发展之势,高端人才和社区集群集聚,催生了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诸多民生需求。

数据显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正以每年总量20多万的新增速度快速聚集,是全市各区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区域。在流入人口当中,20—34岁青年人口占比逼近50%。

总体来看,该区新增人口整体呈现总量大、增长快、年轻化、需求高等特点,公办学位供给和非本市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就读需求激增,造成区域义务教育供给能力不足的阶段性失衡问题。

此次出台的“教育10条”鼓励支持优质民办学校发展,每年安排2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区属民办中小学给予扶持;对通过市一级、省一级等级学校评估的区属民办中小学分别给予4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经费扶持。对通过市一级、省一级等级幼儿园(示范园)评估(含复评)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大公办幼儿园,分别给予20万元、30万元的一次性办学经费扶持。

经济发展,教育先行。如今,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越来越多的重大项目中都能找到教育的元素。

9月27日,总投资523亿元的中新广州知识城14个重大项目在当天集中动工,南洋华侨中学、广州实验中学两所优质学校就是当日动工项目之一。其中,南洋华侨中学总投资13亿元,招生规模约3000人,计划2021年开学。广州实验中学项目总投资9.4亿元,学位4500个。

这两所学校的动工只是该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近三年来,60多万新增常住人口和非常住人口的适龄子女“有书读”问题得到解决。

据了解,2015年9月区划调整以来,全区教育基建投入近15亿元,新开办公办中小学校19所、公办幼儿园17所(含大公办园9所),增加公办学位近5万个。新开办学校数量、新增公办学位数以及新招聘教师数均在全省区县中位居前列。

此外,该区为来穗人员随迁子女提供积分制学位计划近1万个(含政府补贴民办学位),位居全市各区前列。

融入大湾区

从“有书读”到“读好书”

“我的家在广州,我的家在香港,我的家在澳门……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中国!”9月5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开学,全市首创的“港澳子弟班”小学一年级新生的第一课从爱国开始。

随着“教育10条”的出台,在参与国际教育交流与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方面,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更为积极。该区将鼓励高标准兴办国际学校及国际化学校,满足高层次人才子女的教育需求;鼓励区属学校与港澳学校缔结“姊妹学校”“姊妹园”,鼓励学校兴办港澳子弟班;将符合条件的港澳籍人士子女纳入政策性照顾,统筹安排公办学位。

据介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2018年引进实体优质项目138个,包括29个总部项目。2019年以来,大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更是不断落户区内。项目聚集,群贤毕至,国际人才、高端人才将逐步成为该区主要的新增人口,而这部分群体对优质学位的期待将更强烈。

业内人士认为,在特定发展阶段内,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的供求矛盾将主要集中在数量与质量的双重诉求。随着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在未来,教育诉求将主要转移为对教育质量的追求,这意味着“读好书”的需求将逐步高于“有书读”的需求。

事实上,该区在教育事业多元化、优质化方面已经开展许多有益尝试并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该区已引进英国爱莎国际学校、美国贝赛思国际学校、日本人学校等6所国际学校,数量占全市的60%,国际化教育进程领先。

新闻推荐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全力破解出行难问题 广汕公路年底八车道通车

黄埔信息时报讯(记者张玉琴通讯员范敏玲)架起立交桥、拓宽主干道、打通断头路,实施村道改造,优化公交出行路线……昨日,记者从...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