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困难群众的守护同行者 荔城街社工服务站帮助困境青少年融入社区

增城日报 2019-10-21 10:59

荔城街社工站在过去一年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为社区中的困境家庭及个人提供专业的服务,其中包括个案、小组、社区服务等。在过去一年中,荔城街社工站提供个案辅导服务80多起,为辖区的单亲家庭、困境儿童青少年、残疾、低保居民等对象提供了支持和帮助,下面分享社工站近期遇到的一个个案小故事。

乐仔,男,14岁,低保家庭,父母有慢性疾病无法工作,就读初中二年级。社工在一次家访中接触乐仔一家,发现整个过程中他坐在一边,没有参与谈话过程。后来向其父母了解,乐仔搬迁到现在这个地方一直将自己关在房里,很少与家人交流。

了解案主及其家庭基本情况

经过了解,乐仔一家三口,父亲因患有“胃窦炎”无法工作,母亲由于要照顾家庭只能打散工,乐仔处于就学阶段,身体素质比较差,经常生病,故家中经济窘迫,因此申请了低保救助。由于乐仔一家原本居住在农村的危房,通过申请政府的廉租房搬迁到目前的居住地,目前母亲在农贸市场卖菜,乐仔在中学就读初中二年级,平时周末才回家。

案主自我封闭及自卑心较重

了解到近期乐仔一家搬迁到保障住房后,面对新环境乐仔表现得很不适应,每天都把自己关在家中,与父母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更加沉默。父母有经常尝试与乐仔沟通,了解他的想法,并且拉他到户外去运动,但都被拒绝。社工经过了解,发现乐仔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但他的身高和外形看起来像小学生一样,因此他常不敢与其他人交往,对自己的外貌感到自卑。即使和其他人交流,都是很小声,眼睛也不敢平视别人。

积极介入,建立良好的同行关系

社工与乐仔及其父母面谈后,了解到乐仔英语成绩比较差,父母均希望能够提高其成绩,于是社工借此机会开始接触乐仔。前期,乐仔对社工较抗拒,在父母“强制”要求下才勉强从房间走到大厅。在随后的面谈中,社工了解到乐仔对下象棋感兴趣,于是主动邀请其一起下棋,在棋逢敌手的较量中获得乐仔的信任,并且保持每周六与乐仔约定学习辅导时间。在开始阶段,社工从兴趣出发,与乐仔成功建立了信任关系,但乐仔仍然不怎么愿意说话,总是社工问一句,他就答一句,单向沟通。

融入社区,培养自信心

社工与乐仔建立了良好关系后,开始邀请乐仔走出家门到中心参加学业辅导,与其他的辅导学生进行交流;在单独面谈过程中,社工协助乐仔增强对学习的主动性,协助其了解学习的目的是为自己而学习,并且订立学习的短期和长期目标。通过观察,社工了解到乐仔喜爱维修家用电器,对该门技术非常感兴趣,社工因此邀请乐仔参与电器维修培训小组,为社区的孤寡老人和弱势家庭提供电器维修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乐仔接触到小区其他居民,增加了接触社区的机会,提供维修服务得到居民的称赞,增强了自信心。

在这个阶段,乐仔外出的时间和频率提高了,对社区的环境更加熟悉,与邻里的关系增强,可以看到其笑容和说话次数也增加了。另外,通过学习动机的增强,父母表示老师对乐仔给予更多赞赏,乐仔学习更加主动,和同学的关系也更加融洽。

巩固优势,树立理想和目标

乐仔变得能够独自走出家庭,到小区内与其他居民进行交谈,并经常外出参加维修的义工活动。社工与乐仔进一步面谈中,肯定了其出色的动手能力,表达了其对机械维修的专注,这是他很独特的优势。社工鼓励乐仔表达对未来规划的设想,他说希望成为一名出色的机械维修师!

现在,经常能看到乐仔参与社区服务的身影。他从一位躲在角落的自卑少年,变成了自信的少年,而且和父母的沟通和交流也增多了,家庭关系也更融洽了。

新闻推荐

增江街开展城乡互动体验 做足准备迎接“城市客人”

本报讯(记者李家威)近日,增江街联益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妇女教导队伍”培训活动,组织妇女村民商讨海珠区江海街亲子家庭...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