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第一村”规划4条文物径 珠村保护规划公布 恢复岭南水乡风貌 民居可做主题旅馆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
珠村以“乞巧”风俗闻名,2010年,以珠村乞巧为代表的天河乞巧习俗入选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村连续十多年举办广州乞巧文化节,具有海内外影响力。珠村还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赛龙舟、醒狮、广绣、粤曲、灰塑、广东音乐等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可在珠村中找到传承,是广府文化传承的生动实例。此外,珠村还是典型的岭南水乡,呈现“村环水、水环村”的格局;潘、钟两大主姓聚族而居,十三房支聚居区域形成村内十三社;村内以传统街巷为骨架呈现梳式布局,围绕祠堂、水塘周边形成公共开敞空间核心。其中潘氏宗祠、北帝古庙等宗祠古庙和少量传统民居尚存。
本次研究范围为村域范围,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为广园路以南部分,与村庄规划编制范围一致,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保护目标是:普查梳理珠村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价值与特色,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划定合理的保护范围,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
规划提出,保护珠村“村环水、水环村”的自然格局和以宗族聚居为特色的人文格局,包括古村传统风貌和整体山水格局、传统街巷肌理、宗祠、寺庙、家塾及传统民居等;此外,保护以乞巧文化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保护对象包括:深涌的三条支涌,大塘、孖塘等水塘,北部的鹤鸣山、走马山、大灵山等山体,北帝古庙、梅隐潘公祠、潘文治将军故居等27处文物,2处历史建筑线索,30处传统风貌建筑线索,还有1处木棉树和4处社坛等。
核心保护区新建建筑高度不超12米
规划划定三处核心保护范围,分别为文化大街及珠村潘氏宗祠周边区域、孖塘及北帝古庙周边、大塘及元德陈公祠周边区域,总面积为3.37公顷。核心保护范围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及历史建筑应尽量延续其原有功能,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高度应控制在12米以下。
将文华大街、南门大街、东华三巷等历史文化遗产较为集中的街巷沿线地区纳入,通过街巷空间将三片核心保护范围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传统风貌控制区。本次规划的建设控制地带面积共6.20公顷。建设控制地带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高度按现状控制,新建建筑高度应控制在18米以下;同时建设控制地带限制机动车进入。
此外,将珠村的传统村落所在范围划定为环境协调区,东至文华大街-深涌-东乔大道;西至深涌;北至广园快速路;南至中山大道,总面积40.66公顷。环境协调区新建建筑功能以居住和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的居住、旅游配套、公共服务为主。
保护规划对村内建筑的用途也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其中,珠村水浸社坛、北帝古庙等374处建筑不得进行功能改变;可田潘公祠、元德陈公祠等46处建筑可适当兼容公共服务与文化活动,如乞巧博物馆、岭南文化展示馆、文化活动站、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此外,156处民居允许兼容商业服务、公共服务与文化活动,如文化创意工作室、游客服务站、主题旅馆、特色餐饮等。
沿深涌打造滨水绿道规划设立乞巧文化游线
作为岭南水乡,水对珠村至关重要。规划特别提出,保护珠村现有河涌水系,通过工程手段对深涌等历史河涌进行揭盖复涌,联通现有河涌,并将村内水塘与深涌及其支涌联通,改善水质,重现富有岭南水乡气息的河涌格局。珠村内现有7大水塘,包括大塘、南便塘、西便塘、北社塘、中东孖塘、南门社塘、文华社塘,规划提出,严格控制水塘周边的建筑界面及建筑风格,整治水塘周边环境,营造优质的滨水公共活动空间。在深涌-深涌东支涌沿线控制一定宽度的绿化游憩带,形成沿深涌的滨水绿道。沿线设置小游园、旅游服务站、自行车驿站等配套服务设施。
对于珠村最具特色的乞巧文化传承,规划设立乞巧文化游线,串联开幕式、摆七娘、七夕游园等活动的空间载体,重现七夕浪漫民俗,让游人了解珠村的历史风貌和风土人情。
规划提出,对深涌的水系及沿线环境进行整治,以文华大街、南门大街等主要街巷为骨架,形成“三横一纵”的四条主要文物径,将古村内的主要历史文化资源及开敞空间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传统风貌景观。
新闻推荐
天河面向全国招聘90名事业编制教工 包括中小学教师80名幼儿园管理人员10名
信息时报讯(记者李丹)记者从天河区获悉,随着该区教育需求的增加,为进一步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