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一85后小伙:曾全身95%烧伤 命在旦夕 今自力更生创业 浴火重生

增城日报 2019-10-16 10:29

王俊欢指导员工工作。

全身烧伤面积超过95%,还有没有活着的意义?被烧伤后,躺在病床上的王俊欢曾无数次想过这个问题。

7年前,一场爆炸烧伤事故改变了24岁的王俊欢的命运。面对面目全非的自己,他曾一度绝望,但在家人的陪伴和陌生护士的鼓励下,这满身的伤疤,却将他打磨得更加坚强,他凭着拼搏的精神和超乎常人的毅力走上自力更生的创业之路。近日,记者走近王俊欢,探访他“浴火重生”的故事。

文、图/记者陈剑婷

在ICU两个月仍未脱离病危状态痛是他最深切的感受

2012年8月10日晚,在汽车厂工作的王俊欢需要协助完成一个新项目。然而在临近下班时,不幸发生了……22:35分,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紧接着短短2、3秒的时间,王俊欢身上的衣物瞬间全烧光了……被送到最近的医院后,由于伤情的严重性和医院医疗设备的有限,院方表示不敢接收,只采取了一些紧急措施——进行气管切开和输血,在家属的陪同下紧急送往广州红十字会医院。到医院后,他因为大面积的严重烧伤导致休克。

他形容这场灾难就像一部“恐怖片”,烧毁了他平静的生活。脸部和身体重度烧伤,烧伤面积超过95%。入院两个多月仍未脱离病危状态,他的家人几乎每天都能收到病危通知书,经常不停地出现40摄氏度以上的高烧,发烧的时候需要冰敷降温,发冷的时候又需要灯管加热,身体不断的处于反复的“冷热两重天”。

躺在ICU重症室悬浮床上的他,全身包裹着纱布和绷带,“就像电影中的木乃伊”。痛,是他最深切的感受。烧伤的地方痛、抗感染的治疗痛、在头皮上取皮做植皮手术痛,疼痛中还多了一份恐惧。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面目全非的自己以及暗无天日的未来。

“医生说我只有20%活下去的希望。那段时间,每天睁眼看着天花板、耳边一直回响呼吸机"嘟…嘟…嘟……"的刺耳声,若不是动弹不得,我恨不能拔掉插管,从病房窗台上纵身跳下。”王俊欢说。

陌生人一番话把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来女友助他重拾自信

“如果不是家人的不离不弃、朋友的鼓励支持,我很难坚持下去。特别是一位陌生的护士的一番话,把我从死亡的边缘上拉了回来。”王俊欢回忆说。

在ICU时,有一位实习的护士似乎看出了他有轻生的念头。在他一次不配合治疗中,实习护士对他说:“你一定要好好配合治疗,你要知道,你并不是一个人在孤身作战。在你想选择一走了之的时候,你有想到那些睡在电梯口,一直陪伴你的亲人吗?他们无怨无悔为你奔波劳碌,只希望你能快点好起来,他们都没有放弃你,你更不能自私地放弃生命!”

陌生护士的肺腑之言,让他瞬间醍醐灌顶:“我不该用这种方式放弃我的人生,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我还没娶妻成家,还没有当一个好爸爸,还没有好好孝顺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他下定决心,不管前面有多少痛、多少苦,都要咬紧牙关熬过去!每次高烧昏迷后醒来,他都告诉自己:“嘿,我又赢了一场。”

除了抗感染和植皮,烧伤患者最难熬的是抗疤痕的过程。从ICU出来后,王俊欢就转到了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从化院区,等待他的是一场持久漫长的抗疤痕战役。

那时候的他因为久躺在床,肌肉萎缩,连坐都坐不了;双手被截肢的末端部分伤口还未完全愈合,血淋淋的、肿胀得像熊掌一样;全身95%的烧伤面积都要覆盖压力衣。

“从头到脚穿上压力衣物,一穿就是两年多。这套压力衣冬不保暖夏不凉,尤其是夏天,让原本就不散热的烧伤皮肤又热又痒,逼得人直发疯。用治疗师的话来说,就像整个人闷在保温瓶一样。”王俊欢说,那时候的他就像浑身长满刺的刺猬。焦虑、失落、暴怒与他如影随形。他心里一直有个难解的疙瘩:这面目全非的脸,还能被社会接受吗?

从他出事就一直陪伴在身边照顾的女朋友阿玲给了他坚定的答案。在女朋友的陪伴下,王俊欢勇敢踏出了很多的第一步。2016年8月,他终于康复出院,同年12月,他与阿玲终成眷属。

自强自立创业当老板想要成为女儿的榜样

烧伤事件7年后,记者在增江食品有限公司见到王俊欢。那个曾无助地躺在ICU的年轻人,如今走上了自食其力的创业之路。

2015年,他聚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决定合伙创业,经营绿色健康食品,如丝苗米粉、增城菜心、番薯、荔枝及粮油等增城农特产。从供货商到经销商,从团队打造到企业文化弘扬,他事必躬亲,冲锋在前,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有时甚至还要充当搬运工,大事小事一臂挑。几年间,公司就从只有几个合伙人发展到现在的20多人的团队,公司的经销商数量超过2000家。

正如公司大厅墙壁上展示的“成为客户信赖、员工幸福、社会期待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增江哲学”企业文化那样,王俊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的产品会被更多人知晓、接纳和青睐,他们的产品会通过互联网卖到全球各地,他们也会为更多人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要把公司发展成百年企业"增江集团",这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拼搏,但我这一代就得要一点一滴积累,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并持之以恒。”王俊欢说,他希望自己努力、认真的模样能够成为女儿的榜样。

再次谈起那次烧伤,他认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也已经渐渐放下心结,慢慢明白了:“活下来了,就有希望。尽自己所能地去做想做的事,不留遗憾,就是我"残缺"生命的最大意义。”

■记者手记

社会上大多数的残疾人都是依靠着家里人活着,但是也有不少的残疾人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活的比正常人要更加坚强,更加的有尊严。王俊欢就是后者。他虽是一名一级肢体残疾人,但他的言行举动无不透露着他身上的乐观、坚忍与不服输的执着。

全身烧伤面积高达95%,能活下来就很不容易了。但他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坚强地面对生活,为创业梦想去勇敢地拼搏,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王俊欢的身体是残疾的,但他的灵魂是坚强的。

新闻推荐

党员化身宣传员 让“垃圾分类”遍地开花 金竹社区在职党员入户宣传垃圾分类

10月10日晚,在职党员回社区服务,上门入户向辖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工作。本报讯(记者陈剑婷)“阿姨,垃圾分类就是保护我们的生态...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