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丽:教书育人 无怨无悔

增城日报 2019-10-11 20:34

陈亚丽。

陈亚丽,共产党员。1983年,陈亚丽开启教师生涯,至今已经从事教学工作三十多年,目前在增城中学担任英语老师。因突出的教学成绩以及学生的普遍认可,2018年陈亚丽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

执教以来,陈亚丽一直用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的话激励自己: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无论设计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

在陈亚丽三十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当中,她以脚踏实地、不怕吃亏、刻苦钻研和不断进取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她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成绩显著,硕果累累。

文、图/记者黄婧琪

努力教会每个学生

陈亚丽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教师,这个梦想在她毕业之后顺利实现。陈亚丽认为,当老师,特别是当班主任,日常事情细小和繁琐,若考虑不周,指导欠具体,就容易出问题。比如,随手关门关灯或轮流值日,这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其中有育人的大文章。这件小事当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关心集体,肯负责任,愿与他人合作等品质。陈亚丽说,人的心灵就是通过一件件平凡而又具体的事情进行雕塑的。她的班主任工作就是从这些一点一滴的细节抓起,在她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她所任教的班级多次获文明班或先进集体称号。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陈亚丽深刻体会到,“教过”不等于“教会”,“教过”容易做到。当老师,每天都要上课下课,40分钟眨眼即逝,而要教会每个学生,绝非易事。有次她发现一位学生都高三了,但书写非常糟糕。通过一次次谈心,一次次个别辅导,最终把这位学生书写马虎的坏习惯纠正了过来,高考时这位学生英语考到131分的高分。

不断学习钻研业务

俗话说得好,打铁要靠自身硬。陈亚丽是80年代的中师毕业生,虽然连续地进修,但到教学时,她仍常感到知识不足。 她认为,英语课如果只教在课堂上,那就会随着声波的消逝而销声匿迹,英语课应当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中。对教学,假如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风格,必然会上得“飘”。于是,她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工作。查找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后,她要求自己在两方面努力。一是打业务底子,通过业余时间参加各种研修班不断自学,先后参加了英语、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培训。二是认真备课,一丝不苟。教材吃不透,学生情况了解得若明若暗,就难于教到关键处。她为自己立了个规矩,绝不做照抄照搬教学参考资料的人,要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照本宣科,依赖别人,好像是省心省力,但路会越走越窄。每次备课,都要求自己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手中有法”。

执教以来,她上过无数大大小小的公开课,她觉得公开课是大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径。即使学校新来了青年教师,她也坚持做公开课,甚至批改的作业、作文以及教学设计也予以公开。在她的言传身教的带动下,年轻教师也不甘落后,学习“充电”,互相交流蔚然成风,学校英语科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也不断提高,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肯定和赞扬。

新闻推荐

党建引领社区共建启动仪式 暨主题党日活动

本站停靠停靠站:广州·增城新塘大润发金海岸广场活动时间:10月12日星期六9:00-11:00活动地点:增城区新塘镇港口...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