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温泉蝶变新生特色小镇绘新画卷

广州日报 2019-09-30 04:12

从化温泉镇夜景。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峥嵘岁月,青山悠悠,绿水潺潺,作为广州市北部的生态屏障,也是连接北部乡村和南部城市的重要廊道,从化区不断奋勇向前,始终坚守绿色发展的底线,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一个个贫困村脱贫摘帽,一座座特色小镇“拔地而起”;无数第一书记扎根于此,带领当地村民走向致富路。如今,古老的温泉即将迎来蝶变,美丽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从化区也将站在新时代的起点,继续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举全区之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

文/赵方圆

图/骆昌威、邬影红

岭南第一泉”旧貌换新颜

中秋小长假刚过没多久,南平静修小镇的村民们顾不上休息,又火热投入到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的筹备中。近日,记者从从化区了解到,2016年规划建设的南平静修小镇,2018年初见成效后,今年频频迎来客流小高峰,中秋小长假期间,小镇共计接待了游客1200人次,预计高端民宿、精品酒店等主体产业将在2021年基本建成。

南平静修小镇的所在地,是距离广州市中心70多公里的从化区温泉镇,与之相邻的从化温泉风景区,一直以来都是广州街坊们最为熟悉且闻名海内外的旅游度假胜地。这里四面山峦重叠,环境清幽,气候宜人;有着世界上仅两处的珍稀的含氡苏打温泉之一,素有“岭南第一泉”之称。

事实上,早在明清时,从化温泉就已闻名遐迩,并被列为游览胜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尼克松、胡志明、西哈努克等众多外国元首都在此处留下过足迹。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广州解放最后一场战役的遗址,《闪闪的红星》《庐山恋》等多部经典电影曾在此取景。

如今,人们印象中的“老温泉”正悄然发生着“新变化”。有着200年历史的更宁里古村落和经典电影拍摄场景将得到修缮;红色历史文化将在新建成的温泉历史文化博物馆中再次呈现;环湖绿道旁建起了融合婚姻登记、婚庆服务、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浪漫产业园;湾区设计开放大学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世界,源源不断地吸纳、培养人才……

昔日“老温泉”,何来“新活力”?今年4月,从化区《加快从化温泉地区实现“老温泉、新活力”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出台,直指“老温泉”近二十多年来所面临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够、产业特色不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动能不足等“老问题”,力争用三年时间,将温泉地区打造成为走在全国前列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力争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湾区新坐标古村诉乡愁

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其中提到,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从化区的“老温泉”也在大湾区找到了自己的全新定位。

记者注意到,温泉镇此次“提升行动”任务重、时间紧、涵盖范围广。根据《方案》,此次全面提升工作任务包含党建引领、环境综合整治、文旅产业、生态产业、农民收入等多个方面在内的7大类、60个具体项目,在确保从化风景名胜区和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将其打造成为:以环境“生态核”、历史“文化心”、经济“创新带”、生活“宜居地”为目标的粤港澳大湾区红色文化传承地、生态经济核心区。

值得注意的是,沉淀在温泉地区的红色文化“内核”将再次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大众视野,温泉历史文化博物馆正在建设中,未来将以百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实物和影像等方式,展现当地红色历史文化、温泉康养文化和流溪流域地方民俗文化;未来三年,还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岭南文化广场范围内的民国建筑、更宁里古村落传统民居及《庐山恋》《闪闪的红星》等电影拍摄场景依次进行修复、活化与利用。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从化区温泉镇实现总产值11.49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20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8.69亿元,占总产值超过七成。

目前,温泉财富小镇已入驻金融机构164家,资管规模超600亿元,湾区设计开发大学已经投入办学,浙江大学、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商学院的35名学生已经入校展开研学。生态设计产业综合平台、佳都国家级物联网芯片实验室和陈纯院士工作站等一批生态设计项目均已落户从化温泉镇。

接下来,从化区温泉镇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红色教育,深入挖掘红色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历史建筑,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生态设计、现代金融、婚庆浪漫和“双创”经济等主导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打好红色牌、绿色牌。

依据计划,今年11月底前,温泉镇还将完成温泉历史文化博物馆、温泉岭南文化广场、院士工作站、温泉体育公园建设、省干疗养院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市场片区微改造等项目建设,12月底前完成生态设计旅游手信商业区建设。同时,景区污水处理、旅游标识、公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也将在春节前后得到完善。

生态产业筑底色“头雁”高飞谋发展

近年来,从化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从化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及《从化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等“1+2+N”系列文件,奋力建设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短短几年间,贫困乡村脱贫致富,特色小镇初具规模,生态产业欣欣向荣……

有广州母亲河之称的流溪河在从化区穿境而过,森林覆盖率达68.9%,地表水和饮用水两个指标常年保持100%达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位列广州各区第一,旅游综合竞争力自2011年至2018年连续八年全省排名第一。

绿色是从化区发展的底色。记者了解到,从化区从全区的产业规划上,就坚持环境优先的生态立区原则和“北部三镇不新上工业项目”的发展底线,努力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将绿色发展优势转化为农民就业创业优势。

特色小镇的建设则是从化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从2018年开始,南平静修小镇创新荔枝定制模式,尝试将荔枝产业与互联网、高校、公益、全域旅游相结合,在今年荔枝普遍减产的“小年”,实现了减产不减收,部分村民收入翻倍。

南平静修小镇只是从化区众多特色小镇之一。据了解,2016年开始,从化区分两批统筹布局了20个产业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厚的特色小镇,并以之为网络节点,按照“以点为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面”的思路,通过特色小镇网状联动发展,形成独具从化特色的乡村振兴“网状”动力结构。如今,20个特色小镇网状特色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实现从化区8个镇街全覆盖。

特色小镇建设后,小镇村民的收入渠道更加宽阔,在自家门口实现了财产性收入、创业性收入、一产农业收入、工资性收入的叠加组合,小镇所在的核心村村民收入基本达到每年约30%以上的增幅。

值得注意的是,强大的基层党组织及带头人,也是推动从化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今年5月,从化区全面启动“百名第一书记驻村工程”,从各行各业脱颖而出的111名优秀党员干部奔赴基层,在从化区一百多个村中担任第一书记。

“雁飞千里靠头雁。”若把党员队伍比作雁阵,那么党组织的第一书记、书记无疑是“头雁”。实际上,过去两年,从化区已经选派了一批第一书记,驻扎在莲麻村、西和村、米埗村、南平村等地,全面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特色小镇建设、拆违治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头雁”效应,有效推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提升。目前,从化区基层党组织“头雁高飞,群雁齐飞”的局面已然形成。

新闻推荐

花香溢花城 芳名扬四海 园博会昨日在海心沙亚运公园开幕 为期15天 持续到10月12日

▲海心沙入口立体花坛采用牡丹花拱造型打造,名为《盛放》▲黄埔区的作品《砥砺奋进黄埔前行》▲中轴线上的作品《祝福祖国...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