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区 创新岛:逆生长催生新活力
在海珠湿地可眺望广州塔。
空间再生产下,更多“沉睡”空间被唤醒。图为唯品同创汇。
广交会展馆。
海珠湿地。
如火如荼建设中的琶洲试验区。
高耸入云的广州塔引领着新中轴线上的建筑群落,也见证着一座“创新岛”在粤港澳大湾区崛起。作为广州唯一的“岛区”,创新之于海珠,是画龙点睛之笔,让这座珠江宝岛拥有了独特气质和发展格局,也激发了其创新潜能和开拓精神。
创新,让海珠“逆生长”。东部,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下称琶洲试验区)正上演着新兴产业发展之潜力;中部,中大国际创新谷正演绎着传统产业高位“换挡”之决心;西部,海珠创新湾正探索着空间更新提质、业态更新提质之路径。面向未来,海珠将以大湾区建设引领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南方日报记者傅鹏
本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符超军
抢占风口开启数字经济新时代
信息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千帆竞发中,位于海珠的岛中之岛——琶洲正以“黑马”姿态,迅速崛起。
不久前刚刚启动的广东省第三批省实验室中,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两点布局”中的一点就落户琶洲。其目标是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并催生一批新型数字经济产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开启数字经济新时代。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缘何选择琶洲作为重要支点?
刚刚迎来20周年的阿里巴巴,其于今年4月整体封顶的华南运营中心大厦就在琶洲试验区,将承接其旗下的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业务。而阿里巴巴“邻居”们也不容小觑,腾讯、唯品会、小米等创新巨头在此集聚,外界津津乐道:这里或将成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新地标。
省实验室的选择,一方面是看中琶洲试验区这一链接市场前沿的最佳“试验场”,另一方面也看中中山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集聚海珠的优势。其加入,更将打通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域产学研的闭环。
目前,琶洲试验区是广州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今年公布的《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琶洲试验区的产业雄心,其将主打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两大产业,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产业雄心的背后,是基于对形势的客观判断和现实的理性思考。今年上半年海珠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0.73亿元,增长8.2%;琶洲试验区就实现营收513.33亿元,占据“半壁江山”。
新兴产业渐成海珠未来的“柱”和“梁”。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陈新滋所感慨:“琶洲今后的二十年,是一个黄金时代。”
另辟蹊径空间再生产实现“逆生长”
打造创新岛,琶洲试验区、中大国际创新谷、海珠创新湾这“一区一谷一湾”的创新布局,是海珠的底气所在。
作为老城区,创新岛的实现需要在已有的城市布局中找空间。放眼全岛,海珠“三旧”改造地块总用地面积29.01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3。如何激活“沉睡”空间考验着海珠的魄力与智慧。
“中大纺织商圈应成为广州传统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试验示范区。”中山大学中大咨询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微见说。上个月,中大国际时尚中心创新论坛上,中大纺织商圈的“二次创业”颇受关注。
对于产业,海珠有严格的坚守和取舍。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既要勇于“破”,又要善于“立”。
今年上半年,中大纺织商圈共计拆除违建约15万平方米,通过“破”把“老城市”的空间腾出来。与之相对,继去年中大国际创新谷揭牌亮相,今年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园的开园运行吸引了30余家企业进驻,通过“立”,把“新活力”的产业导进来。
空间再生产的路径下,一方面,国际先进科技研发成果在中大国际创新谷不断落地转化;另一方面,中大纺织商圈的传统行业重构提升迈向全球时尚中心。取舍破立之间,为老城区的高位“换挡”赢得空间。
同样的改变,也发生在被视为广州市中心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沥滘村改造中,该项目筹划多年后按下“快进键”。随着海珠创新湾(沥滘片区)规划正式公布实施,新城市中轴线(南段)滨水生态、科技创新集聚区正在破壳而出。
坚持破立并举,通过空间更新提质、业态更新提质,海珠正实现“逆生长”。
敢于“首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创新需要“首创”精神。
今年,海珠重磅发布的“海珠创新岛十八条”,在政策数量做“减法”,扶持力度做“加法”,实施效果做“乘法”,落地时间做“除法”,力求看得懂、能落地,以“首创”政策为创新发展、大湾区建设赋能。
重磅政策推出后,海珠马上考虑如何用好用活“海珠创新岛十八条”政策,打造最懂市场、最懂企业的政府,营造有温度、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对此,海珠属于“行动派”。如去年海珠先行先试出台的“集中性投资后补助”政策,今年就有4家科技型初创企业获得1900万元补助。
“海珠基础好、人才好、伙伴好。”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多次为海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点赞”。
好政策更有好服务。8月底,海珠区政务服务中心“智慧政务一站式企业开办专区”正式启用,其率先实现开企业半天即可营业,全省最快!
“我们从不对企业说NO,任何问题都要做到24小时内回应。”海珠区产业招商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继去年推出“首席服务官”制度后,今年他们正在打造2.0版本,构建“CSO首席服务官+专业服务官+属地服务官+产业服务联盟”体系,打通各政府部门的服务链条,进一步满足企业定制化的服务需求。
全国首家“无人值守”智能政务服务驿站、“菜单式服务小微企业”模式、粤港澳大湾区广州琶洲政务服务中心……高端创新资源顺着越来越快的海珠“高速公路”纷至沓来。截至2019年8月,引进67个重大项目,其中世界、中国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3个。
便利高效的营商环境和高性价比的生活工作环境,让创新在海珠更简单。
新闻推荐
善城汇爱总结分享会圆满结束 这里有份公益组织筹款策略,请查收
总结分享会现场合影。信息时报记者陈少韩摄定制的快递物流箱。信息时报讯(记者陈少韩实习生张咏茵)9月7~9日,在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