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黄埔区夏港街道基层党建探新路 “手眼”并用强治理 一“网”打尽社区事
黄埔区夏港街党员牵头,组织环卫站、青年社区工作人员在青年休闲公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受访者供图
“自从我加入义工队伍后,再也不乱丢垃圾了,更知道废弃物的危害性。现在我把各类垃圾分别装袋,既干净又省事。这样对社会、对个人都是美美哒!”一段写在便签上的居民心声,被黄埔区夏港街道保税社区党委会书记匡文华收藏在文件夹里。
这是该社区在开展党群共治的过程中,民众从公益活动里感悟到的收获。此类由群众亲手写就的便签,累积了厚厚一叠。以保税社区为缩影,夏港街道今年来陆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如今,该街道不仅探索出了“有呼必应”的立体化网格治理,还通过党员带动群众自治,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
擦亮党员身份标识消灭“软弱涣散”,提升战斗力
作为广州开发区发源地西区的中心区域,黄埔区夏港街青年社区如今迈入了成立的第30个年头。这里曾是广州开发区管委会所在地,集聚安利、依利安达、高露洁等众多知名企业在此入驻。
“之所以取名"青年社区",是因为这里富有开拓精神,处处洋溢着青年般的蓬勃朝气。”黄埔区夏港街青年社区党委书记高哲强介绍。然而,高哲强发现,近年来,社区辖内部分居民不太愿意参与社区管理事务,“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很多事情都依赖社区居委会“做主搞定”。有时,居民甚至会把楼道的公共消防器材取走据为己有。
面对这种局面,高哲强和社区党组织成员下定决心:要探索出一条适合本社区建设发展实际的道路。“打铁还需自身硬”,高哲强认为,社区要想治理好,需要党员带头干。如果党员默默无闻地隐藏在社区中,将难以发挥作用。
为此,从去年8月开始,“党员家庭示范户”的牌子陆续悬挂在了青年社区的部分住户家门口。高哲强表示,此举是为了让经过的居民知晓,该住户里有共产党员。青年社区希望以此增强党员的积极性和荣誉感,同时对党员家庭的成员起到自我约束的示范作用。经过一段时间,高哲强发现,社区里的好人好事,“逐渐多了起来”。
在临近青年社区的夏港街道保税社区,党员同样被赋予了身份标识。由在职党员“两委干部”、民政专干带领的“党建引领文明督导小组”,定时在社区红绿灯路段开展文明督导服务。他们身着统一的服装,戴着巡逻的袖标,自发组织每天的文明督导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我们街道将"发展能力不强、服务功能不完善、工作运行不规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的4种情形一并列入到排查范围,全面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排查。”夏港街党工委书记邹志强谈道。目前,夏港街道不仅未发现软弱涣散党组织现象,还在同步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
据统计,夏港街道全街6个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为38岁。此外,通过实行“社区推街选区考察”的培养选拔制度,夏港街道每个社区推荐1名35岁以下后备干部,经过层层遴选、择优选拔到社区,最终形成精良的后备干部队伍。
网格治理立体化形成“有呼必应”服务管理效能
就职青年社区党委书记时,高哲强起初并不知道,众多难以觉察的隐患,悄然潜伏在住户密集社区中。直到社区开展了全员一体化改革,楼道堵塞、出租屋逃生口堵塞、灭火器缺位等问题先后浮出水面。
该社区作为夏港街道的试点单位,将社区专职干部、党员骨干、临聘人员、出租屋协管员、治安协防队员等共38人统筹管理,规范划分了社区8个立体化网格。他们分布在民众中,能够及时发现、有效反馈、快速响应基层痛点问题。网格之上,还有综治维稳、消防交通、安监环保等九大行政业务线条,他们根据各自职责,负责处理网格反馈上来的问题。
这种“定线、定格、定员、定责”的条块结合服务管理模式,形成了“民有所呼,网格必应;网格呼叫,线条报到;党委吹哨,干群围绕”的新型服务管理网络,实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的“有呼必应”服务管理效能。
“这就好比社区有了观察民情的"眼睛",处置问题的"手足",再加上负责统一调度指挥的党委"大脑",一个立体化的治理网络就成形了。”高哲强说。
在东园二街青年路附近,有一处二楼露台。原先,住在附近的居民各自“圈地”,在天台上种植了大量花花草草。久而久之,公共领域被侵占、废料枝杈堆积、蚊虫孳生等问题蔓延开来。
一天,该片区的网格巡查员发现了此地的问题。尝试与当地居民沟通无果后,巡查员便将当地的情况,按行政业务线条划分上报给了城市管理线条的负责人。
“线条负责人由居委会成员担任,他们本身没有解决问题的权力,但由于工作积累,掌握了街道环卫站等职能部门的资源。”高哲强说,“遇到难以解决的情况,他们可以协调有关部门一起处理。”后来,经过职能部门介入,居民清理掉了露台的积水和部分垃圾。
然而,造成露台脏乱差的根源——乱搭乱建依然没能解决。线条负责人便将问题继续上报到社区党委会。党委会组织了居民代表、涉事群体等共同去往现场协商。2018年秋天,落叶时节,以往十几年未曾根治的难题,终于在“有呼必应”的网格治理体系下化解了。
如今,这种基层社区治理模式,已经在夏港街道全面铺开。该街道旨在打通联系群众和服务企业“最后100米”,真正形成“网格走亲、党群连心”的社区治理格局。
党员示范带动群众社区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无论是让党员增强身份认同以规范言行,还是通过“有呼必应”的网格模式开展基层治理,其相似点都是由原来的“管理”走向了“治理”。夏港街道并未止步于此,匡文华认为,过去的行政手段是居民走进政务工作站反映问题,如今党员则要主动出击,巡查、解决问题。
“我们要求党员发动群众,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否则,矛盾可能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开始发酵了。”匡文华说,“社区问题很细,小到鸡毛蒜皮、大到安全生产,都需要正视。社区治理,应该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日常走访中,保税社区党组织总结出该社区的五大突出问题,包括居民素质偏低、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环境卫生问题、“六乱”治理问题、矛盾纠纷调解困难。
对此,5月21日,该社区由在职党员干部带头,社区党员及热心居民共同参与,组织了五支居民自治组织队伍。具体包括党建引领文明督导小组、消防安全小组、环境卫生巡查小组、“六乱”治理小组、综治维稳小组。
通过探索党组织引领群众自治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保税社区注重“居民自治”与“社区共治”良性互动,创造性地开展社区党建活动。由此,社区党员主动融入民众中,体察居所环境的细微变化。
9月中旬,保税社区综治维稳小组发现了一起邻里矛盾。一位住户发现,楼上邻居的厨房存在漏水问题。由于管道建设的权责不明、物业业主的权属交叉、修补费用的扯皮纠结,漏水现象总是无法妥善处理。长此以往,楼上楼下住户的矛盾日渐激化,并发生了口角争执。
综治维稳小组为此组织了居民代表、社区居委、驻点律师以及社工成员一起来到了矛盾双方所在的住宅楼。调解现场,双方情绪激动,他们直言“不愿意谈判此事”。
后经小组成员调研,得知这栋楼的高层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于是,众人请这位老党员出面,将双方分开,了解他们的诉求,找到了其利益共同点。随后,综治维稳小组为确保双方利益不受损,引入了可靠的修补单位,并提出了合理报价和双方的出资比例。最终,漏水管道被修好,这起邻里矛盾得以妥善解决。
“能否切实化解难题,是考验基层工作是否扎实的标准。”匡文华总结道,社区党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社区有必要推进社区居民自治,提高居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多元主体的自治意识和居民自治的整体水平,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南方日报记者李鹏程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奚慧颖)昨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城市更新专项总体规划》在广州市政府平台进行公开招标采购。规划范围包括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