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子弟班的课怎么上? 穗六校针对学子需求开设特色课程,九十二人饮“头啖汤”
各校选拔资深教师任教。
9月20日,华侨中学港澳子弟班的学生们在上课。
“让晚风轻轻吹过,伴送着清幽花香像是在祝福你我……”在广东华侨中学高一年级港澳子弟班的音乐课上,来自香港的陈芷埼和同学合唱粤语金曲《红日》,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歌词尽显香港流行音乐的魅力。这是一个特别的班级,学生来自港澳台,课程量身定制。
今年,广州首次有6所学校开设8个港澳子弟班。像陈芷埼一样,92名来自港澳台的学生饮“头啖汤”,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面对不同的教育机制和评价体系,港澳子弟班怎么上课?又将为学子们提供哪些更有针对性、更具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南方日报记者吴少敏马立敏
见习记者吴淑斌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董天健
求学新礼包
讲起王俊皓的求学路,妈妈吴金凤颇有感慨。
吴金凤一家从香港到广州天河经商10多年了。看着小俊皓一天天长大,要去哪里上小学,对吴金凤一家人来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假如小俊皓回香港上学,则不具备基本监护条件。假如在广州上学,通过积分入学读公办学校,社保积分难度大;选择民办学校,则要承担一笔不菲的学杂费。
峰回路转,一家人的难题有了解决方案。
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建设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在广东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设立港澳儿童班并提供寄宿服务”是备受关注的新突破之一。
两个月后,像往常一样浏览招生信息时,吴金凤惊讶地发现,广东省教育厅明确“欢迎就读、一视同仁、就近入学”12个字原则,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的港澳人士随迁子女,可以按当地制定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入读义务教育学校。
政策落地有声,广州先行先试,带来了一场及时雨。
吴金凤仔细阅读了广州市天河区港澳子弟班的招生要求,该区对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的港澳居民随迁子女按区内积分制入学办法,单独申请、单独排名、单独安排学位。而招生学校是天河优质学校南国学校,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各开设一个港澳子弟班。
小俊皓正好满足条件,并很快拿到入读南国学校小学一年级港澳子弟班的“入门券”。“南国学校的硬件和师资条件,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这真是在家门口上好学校。”吴金凤很满意。
广州市教育局披露,今年广州6所中小学校开设8个港澳子弟班,其中5所公办学校开设7个班,1所民办学校开设1个班。目前有92名学生饮“头啖汤”,香港、澳门和台湾籍学生分别为83人、4人和5人。
同样,来自澳门的李女士的儿子郑栋也有类似的入学经历。
郑栋当时面临即将要升入高中一年级,但可选择的学校有限。若在内地读高中基本都要采用“2+1”的方式,即高中前两年在校读书,高三学年花费数万元报名专门的校外辅导机构备战港澳台联考,为考取内地的大学做准备。
幸运的是,郑栋被首年创办港澳子弟班的广东华侨中学录取了,解除了母亲的后顾之忧。华侨中学高一级的港澳子弟班独立编班更具有针对性,可根据《港澳台联考考试大纲》设置课程,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协调与设计。
李女士满怀憧憬,希望儿子3年后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别样新班级
“早晨——”每周三上午,吴金凤送小俊皓上学,总会看到南国学校港澳子弟班的老师们笑着,用粤语和学生们打招呼。在周三的课外活动课上,老师们也会用粤语与学生沟通交流。
让吴金凤感到新奇的粤语问候,是各校为了适应香港“两文三语”(即用中文、英文书写和粤语、英语、普通话作为口语)而设计的特色教学环节。港澳子弟班的课程设置也是独具特色的。在以普通话和简体字为主要教学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南国学校在人文生态经典课程里设计了经典古诗文的教学,希望有助于港澳学生熟悉和学习繁体字的书写与使用。
在郑栋入学之初,李女士收到了广东华侨中学发放的一份表格,学校收集港澳子弟班家长对课程设置的需求和期待。很快,广东华侨中学综合港澳子弟班的特点和家长的意见,决定在开满《港澳台联考考试大纲》要求科目后,逐步开设国学课程、岭南文化课程和书法课程。
“要让学生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华侨中学教务处主任武四海说。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是广州首所开办港澳子弟班的民办学校,今年招收22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入读。
“我们加强学生英语口语的训练,为部分学生将来回到香港做准备。”华师外校校长高文晖说,学校在校本课程中增加了香港特色课程、国学课、书法课和武术课,希望学生们能够写好中国字、了解中国文化。
令人好奇的是,这些与传统班级不同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应该由哪些老师来承担?由于学生结构多元、课程特色明显,学校精心安排综合素质良好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授课教师。
其中,华侨中学高一年级港澳子弟班的教师团队是从全校范围内精心挑选的政治素养高、教学能力强的资深教师;培正中学的正、副班主任分别为英语骨干教师和德育主任;南国学校则为港澳子弟班安排了精通普通话和粤语的任课老师,以便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
“孩子每天回来都很开心。”开学至今20多天来,吴金凤明显地感觉到小俊皓非常享受上学时光,为了在开学典礼上表演节目,他不怕苦不怕累,跟着老师排练了一周时间,努力融入集体生活。
交流新成果
“港澳子弟班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促进三地之间的教育理念碰撞和文化交流。”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增俊认为,港澳子弟班的特色课程既吸收了港澳地区的教育经验,也总体保持自己的风格。
教育交流合作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重要内容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基础教育交流合作,鼓励粤港澳三地中小学校结为“姊妹学校”。
“港澳姊妹学校缔结计划”自2005年实施,截至去年底粤港两地姊妹学校已达721对,在教学研究、学校管理、课程研发、师生互访等方面学习互鉴。今年广州6所开设港澳子弟班的学校,就有充分的港澳交流经验。
其中,华师外校与香港、澳门的学校定期互派教师和学生到班级跟班学习,接下来将给港澳子弟班的学生更多机会到港澳进行交流。“希望学生们能向香港、澳门的同学介绍内地的教育方式和岭南文化,孩子之间的沟通可能会比大人更容易。”高文晖说。
广东华侨中学则计划加强与省内外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省内一些港澳子弟班开设在华侨学校,各校之间关于港澳子弟班的办学经验交流在未来会逐渐常态化,有利于将港澳子弟班做大做强。”武四海说。
港澳子弟班的培养模式创新,针对港澳子弟的特点和需求,充分考虑到课程衔接和未来发展,为学生终身成长打下扎实基础。
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将鼓励试点学校之间开展教育教学交流,并探索试点学校与港澳学校交流互动,包括师生交流,互学互鉴。同时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为港澳子弟班打造高质量的、配套的师资队伍,并不断完善港澳子弟班课程与教学管理。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三地教育交流合作正擦出更多闪亮的火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说,港澳子弟班能让在广东工作的港澳人士安心“扎根”,同时培养年轻一代对祖国的归属感。
港澳子弟班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交流合作的新成果。吴金凤十分期待,她女儿明年将要上小学,希望也能入读港澳子弟班。
新闻推荐
货拉拉强制司机贴车身司机因此屡被交警罚款,该公司竟称罚款可“报销”
司机因此屡被交警罚款,该公司竟称罚款可“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