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中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完成改造升级 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新建成的ICU病房更加宽敞。
本报讯(记者李诗敏 文/摄)区中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历时四个多月的施工,完成升级改造后正式投入使用,为危重症病人救治提供了更加有力保障。
据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主任单浩洪介绍,这次重症监护病房的改造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建筑面积方面由原来的199平方米改造成现在的480平方米,病床设置从原来的6张病床增加到11张病床,并预留了4个床位以应付未来的发展需要。“这次改造和一般ICU不同之处在于设置了一部急危重病人绿色转运专用电梯,专门连接一楼急诊科抢救室到二楼ICU病人监护区,在转运救治病人时更加快捷,为抢救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单浩洪说。
设备配套齐升级
显人性化关怀
近日,记者来到区中医医院,走进改造后的重症监护病房亲身体验清爽、干净、通透的诊疗氛围。整个ICU分为病人监护区、医护办公区、污物处置区、员工生活区四个部分,新建成的ICU病房更加宽敞,环境更加优美,布局更加合理。记者观察到,新的重症监护病房在人性化设计上亮点多,出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大门换上了脚踏全自动化感应门,有效防止手部反复触碰门把,从而减少病人和家属的相互感染;增设了家属探视对讲屏,每个病床上都配有平板电脑,家属可通过可视电话进行录像视频探视,减少外界细菌感染之外更加显示了对病人家属的体贴窝心;每张病床增设了旋臂吊塔吊桥,可灵活配置输液架和输液泵架等设施,确保了床位有足够的空间,提高了医生的治疗活动区域。
另外,在硬件设备升级上,增加了一套10万级的空气层流洁净控温系统,可持续保持监护病房内空气的洁净度和随时调节室内的温度;增设有正负压病房两间,可以调节病房内空气的流向,以保证病房内空气的清新;增加了5台有创和2台无创高档呼吸机,大大增强了抢救急危重病人的能力。另外新增独立一体式纤维支气管镜室,分别引进了两条奥林巴斯纤维支气管镜及冲洗贮藏设备,可以进行支气管检查、肺泡灌洗和异物钳取等治疗。
关爱病患
致力提高软硬件实力
记者走进医护人员的办公室,发现规模和办公面积均得到扩大,办公环境也较以前舒适、宽敞、明亮。“ICU改造后我们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了,办公室里增设了中央监护系统屏幕,可以随时随地留意病人的生命特征,极大提升了我们对病患的急救能力。”重症医学科医师张玉棉说道。
单浩洪向记者透露,为配合设施的更新换代,医护人员通过前期不断的学习,已能对更新的设施进行操作和使用。“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其性能和更熟练地掌握操作要领,不断积累临床经验,科室制定了科内常规学习和外出进修学习计划,定期聘请专家来院培训和选派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为之后的急救一线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院医教科副科长李仕斌表示,升级改造后重症监护病房,力求打造一个技术过硬型、环境舒适型、人文关怀型的ICU,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更高级的生命技术支持,打开一条绿色生命通道,为急危重症患者保驾护航。
新闻推荐
本报作品登上“学习强国”全国平台 广东非遗项目增城“貔貅舞”获广泛关注
本报讯(记者刘玉娴)日前,广东省委宣传部通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8月份采用广东稿件情况,本报作品《岭南记忆/广东省非物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