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全面建成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增城社会保障体系从起步、完善和稳定发展的历程。特别是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建立“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治、生有所补、失业有助”的社会保险体系,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区老年大学教学大楼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预计今年12月完工并投入使用
广州市增城区老年大学教学大楼建设项目是2018年增城区民生十件实事之一,记者从区住建局获悉,目前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工作,预计今年12月完工并投入使用。
据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要求进入老年大学学习和活动的老年人不断增多,该项目建设是为了切实改善增城区老年群体教学活动场所,满足区老年群体学习活动需求,推进区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而办理的一件民生实事。
该项目位于荔城街和平路22号,在区域内拆除危楼及部分旧建筑物,新建教学大楼一幢及相关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19560m2 ,包括教学用房、辅助用房、图书资料用房、地下停车库等。教学大楼建有文学、摄影、语言基础、书法、美术、保健、舞蹈、歌唱和太极等教学活动的七层教室,也有服装、器材储存、电脑媒体设备使用、礼堂、备课、科研、会议和相关教务及接待使用的十层辅助用房和管理用房。此外,还配有图书资料档案用房、地下室等。该项目以建设国家示范级老年大学为目标,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建设实用、耐用且现代化的老年大学教学大楼,并结合绿色建筑二星级的相关要求,提供充足的绿化休息空间,充分贴近自然,创造舒适宜人的教书育人环境。
区住建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区老年大学是区老年同志更新知识的课堂,健身养心的场所,开心娱乐的园地,广交朋友的平台,智力开发的基地,为增城区老年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身体健康,颐养晚年发挥着重要作用。
(记者陈华宇)
“银龄安康行动”:让老年人多一份保障
今年5月2日,永宁街一名83岁的老人因为被鸡啄伤左脚入院治疗,住院22天,除了医保报销的部分,该老人还获得了“银龄安康行动”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的9668.16元的赔付,其中政府统保部分赔付了960元,自付费部分赔付了8708.16元。“年纪大了,出现意外的机会就会增多,感谢党和政府,让老人家多了一份保障。”其家属表示。
“银龄安康行动”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是增城区委、区政府联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增城支公司实施的关爱老年人的一项公益型综合性保障保险,是增城区的2015年民生十件实事之一。旨在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加强全区老年人的养老保障,促进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自2015年实施“银龄安康行动”以来,截至2019年8月中下旬,增城区理赔人次达到6453,涉及赔付金额超过939万元。
“银龄安康行动”的参保形式有两种,一是政府统保,由政府出资,统一为增城区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购买一份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20元/人/年,期间如被保险人因意外导致身故、伤残,最高赔付5000元;意外伤害医疗保障最高为300元;意外住院津贴为30元/天(单次限90天,全年限180天);全年最高保额为10700元。二是自付费加保,由社会力量、老年人及其子女等自费购买,参保对象为5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户籍不限,含已参加政府统保的老年人,100元/人/年(每位老年人最多购买2份)。期间如被保险人因意外导致身故、伤残,最高赔付15000元;意外伤害医疗保障最高为1000元;意外住院津贴为50元/天(单次限90天,全年限180天);全年最高保额为25000元。
(记者李意稳)
增城区颐养院:一个五星级的家
“这是我们五星级的家!环境好!工作人员也好!”居住在增城区颐养院的老人们开心地表示。2017年底,增城区颐养院顺利完成旧院区搬迁至新院区的工作,原本住在增城区颐养院旧院区的184位老人喜搬“新家”,成为第一批住客。
规划建设增城区颐养院扩建工程是2013年增城区民生十件实事之一,是增城区委、区政府构建新型养老模式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致力满足全区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逐步落实“9064”养老服务发展目标。(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增城区颐养院新院区选址增江街东部,蕉石岭森林公园南面,旧院区旁边,比旧院区面积扩大了近5倍,建有康乐楼、医疗楼、颐养楼三栋养老功能楼,以自理区、半护理区、全护理区的分区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能同时容纳1000名老人入住(旧院区只能容纳210名老人),总床位1000张。
增城区颐养院新院区宽敞明亮、绿化好、设施不断完善,电视机、中央热水系统、空调、呼叫系统等设备一应俱全;公共区域安装有视频监控,也设置有阅览室、兵乓球室、练歌练舞室等休闲配套设施,而且安全扶手遍布所有建筑和每间卫生室,每间房间安装了3个呼叫器,分别在床头、卫生间和阳台,便利老人们生活起居和保障老人们安全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记者李意稳)
1949年-2019年社保大事记
2019
2019年3月,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员工生活配套区项目动工建设,配建员工宿舍3466套。
2018
2018年7月,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征收和待遇核发工作。
2018年5月,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拆迁安置新社区项目和新塘镇巷口村龙丰社拆迁安置新社区项目动工建设,配建棚户区改造住房1548套。
2017
2017年,增城区把“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纳入年度十件民生实事项目。落实649套公共租赁住房,基本建成3099套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房。
2016
2016年10月,挂绿湖水利综合整治工程安置新社区1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面动工建设,配建棚户区改造住房14850套。
2015
2015年1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实施广州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广州市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
2014
2014年,增城区新开工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拆迁安置新社区首期项目3099套安置房和汇景花园项目350套公租房。
2014年12月,实施广州市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013
2013年10月,制定并实施《增城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增府办〔2013〕29号),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并将原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纳入公共租赁住房统一管理。
2012
2012年8月,实施广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011
2011年5月,增城市首个政府保障性住房项目百晟?汇翠湾正式投入使用,通过配租廉租房170套、配售经济适用房536套,同时配合发放租赁补贴近600户等方式,基本解决了在册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2009
2009年1月,科学编制并实施《增城市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展规划(2008-2012)》。
2009年7月,实施广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009年6月,增城市制定并实施了《增城市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和《增城市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实施办法(试行)》。
2008
2008年9月,实施增城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05
2005年1月,实施增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2005年12月,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至此,城镇职工五险制度全面建立。
1996
1996年,实施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制度。
1994
1994年,实施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制度。
1985
1985年1月,实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
新闻推荐
歌舞表演《茶叶见水就开心》。本报讯(记者黄丽萍/文谢锡权/摄)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我们的节日——2019年增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