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珠江广州古一江读懂两千年 第一篇:广州横跨珠江“第一桥”海珠桥的前世今生
翻新后的海珠桥珠江,作为广州的母亲河,见证了广州城跨越两千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州依水而生、依水而兴,这里也是世界上仅有的几座城市中心两千年来从未偏移的城市,珠江也成为自古以来广州城发展的主要脉络。
潮涌珠江两岸阔,珠江沿岸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文物资源,从西到东有沙面建筑群、爱群酒店、海珠桥、广州解放纪念像、广州大元帅府旧址、康乐园早期建筑群等等丰富的文物史迹。如今,我们以珠江为纽带,挖掘珠江水系历史沿革中的文物资源,彰显广州历史底蕴与文化特色。
开放的珠江水,也是一座开放的珠江水系文化文物博物馆。我们希望以“十里珠江广州古”栏目作为引子,通过讲述珠江两岸的文物故事,开启找寻珠江历史文化脉络和城市记忆之路,让世界“一江读懂两千年”。
栏目第一期,我们走访了珠江之上极具辨识度的“古董级”钢桁架梁老桥海珠桥。在长达千年的发展中,广州城一直“蜗居”珠江水北,越秀山南。大桥的建设,翻开了城市跨江快速发展的篇章,而广州跨江大桥建设史从1929年修建海珠桥开始。
今天是中秋佳节,广州珠江两岸的大桥向来是老广户外赏月的首选胜地。尤其是海珠桥,在周边南方大厦等极具风情的传统建筑群和海珠桥辉映全桥的灯光映衬下,江面游轮如织,月亮更显皎洁。因此,我们以海珠桥作为开篇,讲述这座广州横跨珠江“第一桥”的前世今生。
文/申卉
图/骆昌威
得名:珠江与海珠桥都得名自海珠石
始建于1929年的海珠桥,曾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广州横跨珠江的唯一桥梁。每天,从清晨朝霞漫天到夜晚华灯初上,通过海珠桥跨越珠江两岸的人流始终川流不息。
事实上,无论是珠江还是海珠桥,得名都源自“海珠石”。相传,它原是处于珠江河道中的一块巨型礁石,因被江水长期冲刷,石岛表面变得非常光滑,形如明珠,因此得名。海珠桥始建于1929年底,历时3年多才建成通车,为当时我国少有的一座巨大铁桥,因而闻名中外。
据说,广州当年最流行的运动是“步行海珠桥”,因为从此广州人可以走路从“河北”到“河南”了。上世纪30年代日军侵华时,包括巴金在内的很多文化界人士来到广州。巴金曾撰文,描述20世纪30年代的海珠桥,是他在中国见到的最大的一座铁桥。据考证,当时巴金就住在“河南的最大建筑物总工会的三楼上”。早晨一起床时,他读上一两个小时的书,然后“就离开寝室到河北去,一直到晚上9、10点才回到河南”。而当时连接河南河北的唯一的铁桥——海珠桥,成了巴金每天必经之路。
海珠桥开通让“河南”也正式融入广州的大怀抱中。自海珠桥开通,河南经济明显改善,比起以前繁荣了许多,茶楼食肆营业额翻了几番,特别是南华路一带,汽车频繁来往,晚上游人如鲫。
变迁:曾被炸毁历经数次大修扩建
最开始时,海珠桥桥部中跨为开启式结构,可以向上分开,让大船通过。日军占领广州期间,该桥曾遭受美机轰炸。虽未命中桥梁,但中孔梁开合机械有所损坏,桥梁开合失灵。而到1949年10月14日,海珠桥被彻底炸毁。
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市把修复海珠桥列为首要任务。1950年12月5日,海珠桥正式开放通车,修复工程全部完成。不过,从1933年起,一直到1967年的30多年期间,整个珠江两岸只有孤零零的海珠桥一座桥。直到1967年,广州市政府才在海珠桥以西、白鹅潭畔建了第二座市内的跨江大桥人民大桥。当时,海珠区是广州市的工业区,而职工大多居住在“河北”,每逢上下班高峰期,途经海珠桥的巨大人流,成为广州市的一大“奇观”。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曾在《广州日报》的专栏文章这样描述:“每到上下班时刻,桥面上人头攒动,人如潮涌。大家推着自行车,挤着上桥;下桥时,自行车相互紧跟,风驰电掣。从高处望去,人流一边像蚂蚁爬坡,一边像飞瀑直泻。”
1974年,海珠桥开始了“扩桥”工程,即在原桥两侧加宽各11米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桥,这同原来桥身既保持独立又联成一起。2012年2月,海珠桥开始了广州史上最大手笔的一次桥梁维修。曾在上世纪30年代通车剪彩时镶刻在北跨钢梁中的一块水泥横梁上的“海珠桥”三个大字重现人间。
新闻推荐
结对帮扶助黔南特产“出山出海” 海珠区与贵州福泉市瓮安县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合作成效显著
海珠区帮扶福泉市江楠农业精品蔬菜产业园。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靖文通讯员海宣“人到半山路更陡,越到关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