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增城日报 2019-09-09 10:33

出台《广州市增城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扶持办法》等政策,大力扶持科创类企业,积极引入高素质人才;出台《增城区服务企业二十条措施》,优化审批流程,推动政府服务效率大幅提升……近年来,增城区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开创了一系列极具推广意义的“增城模式”,助力增城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增城就引进产业项目102个。在中国百强区综合考评中,增城位居第17位;在全国219家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幅提升74位。近年来,增城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来到增城投资发展。今年上半年,增城区新增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36家,全区现有注册资本亿元以上(含一亿元)企业233家,其中外资24家。

打破行政壁垒

为审批流程按下“快进键”

“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次办成、60分钟办结”“三证合办”“三测合办”……在增城区,一系列聚焦营商环境的改革举措加快了“增城速度”,释放了巨大的“增城引力”。

“我们积极对标国内先进,认真梳理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通过精简办理材料,缩短办理时限,优化办理流程等措施,减轻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负担,切实优化增城营商环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2017年7月,增城以行政审批的“减法”做强企业服务的“加法”,在全市首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和《不动产权证书》“三证合办”,这是增城主动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的头号工程之一。“三证合办”实施后,企业在办理该事项的申请材料由35项压缩为5项,办理时间从原来的48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为企业项目建设进程“提速”。

同年9月,增城区项目审批又重磅推出惠民举措,建设工程规划条件核实测量、人防工程验收测量、新建房屋不动产测绘“三测合办”政务服务在全市率先启动。该举措改变了以往三项测绘各自独立、互不干涉、重复测量、缺乏统筹的局面,实行“一窗受理、同步测绘、分时办结、有效监管”,行政效率的大幅提升,得到广大企业的赞许。

此外,增城区还陆续推行“联合验收”改革,提升项目竣工验收效率;推行不动产登记“6028”行动,全面优化28项不动产登记业务,取消52项登记材料,在全省率先实施存量房转移登记、房地产抵押权首次登记、抵押权注销登记等7项社会最为关注的登记业务“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次办成、60分钟办结”;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中的“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外商投资商事服务“跨境通”……通过一系列惠民政务服务举措,为企业创造了审批少、流程优、效率高、服务好的营商环境。

“各项优化服务政策的推出,节省了我们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近年来,增城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也为我们企业创造了许多商业机会。”某企业相关负责人李俊峰表示。

主动介入服务

为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

除了行政审批方面不断压缩时间、简化流程外,对重点项目主动服务、提前介入也是增城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大“秘笈”。

在广州江铜的CR3700连铸连轧铜杆生产线上,平均每1分钟就可生产1吨铜杆线,年产量高达40万吨。如此高的生产强度下,任何小的闪失都可能会造成企业巨大的损失。为保障广州江铜稳定运营,增城开发区大力实施“一企一策”,充分发挥管委会、办局、服务专员三级协调机制能效,高效解决企业在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尤其在水、电、路、气等重要生产要素的保障上,为企业搭建360°全方位防护网。

广州龙之杰康复医疗设备项目是2018年落户增城的重点项目之一。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对土地的需求也在增加,增城招商部门了解到其需求后,积极响应支持,快速在增城开发区找到了合适的地块落户。

增城进一步将开办企业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以内,其中工商设立登记审批只需1个工作日完成。对于市、区引入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登记实行当场审批,启动“开办企业一窗受理”系统,大大提升了开办企业的便利度。

“我们会为落户增城区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提供全程指导的高效服务,做到当场审批,为项目办理后续审批争取宽裕时间”,增城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说,“通过开辟绿色通道,日立汽车马达系统公司在受理当天就完成了公司注册。”

为有效而快速地解决企业在筹建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增城还实行了重点企业服务专员制——由区领导担任年产值(营业收入)前30名企业、总投资5亿元以上筹建项目的服务专员,属地镇街领导担任其他年产值(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企业、总投资亿元以上筹建项目的服务专员,以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动工、早投产。

保障生产要素

助力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对新成立的先进制造业企业,给予连续两年的租金补贴;给予具有“专精特新”特点的中小企业新增用地支持,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地环境……在增城2018年出台的《增城区服务企业二十条措施》里除了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之外,也重点突出了对先进制造业扶持的倾斜。目前,已有聚胶、长仁科技、尚雷仕等“专精特新”企业的扩产用地需求得到了解决。

资金保障是实现企业良好运转的关键。针对部分民企反映的融资难问题,增城多措并举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除了加强培育企业上市的力度,增城还建立起产融对接的长效机制,对融资难、融资贵的企业实施精准对接;通过搭建产融对接平台,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针对“高科技、高成长、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两高四新”企业制定专项融资解决方案。

据统计,2018年增城区共举办了10场产融对接会,为81家民企提供产融对接服务,其中有23家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共计15.1亿元的间接融资意向、4.56亿元股权投资意向,目前已落实到位资金3.93亿元。另外,区内还拥有广州市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设立了南粤基金,为企业投资提供金融支持。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增城区采取多项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实现创新跨越。今年新修订的《增城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扶持办法》和《增城区科技创新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就将科技创新扶持资金提高到每年最高2.58亿元,激发了企业投入研发创新的积极性。去年,已有71家企业成功获得各级财政技改补助资金共1.49亿元,中小企业扶持专项资金760万元。

暖心关爱

实施企业员工安心工程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落户增城,大量企业人才汇聚增城。为解决企业人才的后顾之忧,增城区实施企业员工安心工程,统筹安排企业员工子女入学、企业员工入户指标以及加强企业人才住房保障等。

去年,增城为提爱思、福耀、华研等企业合计170名人才随迁子女解决了入学、转学问题。而对企业反映的开发区交通问题,增城开发区加快推动广惠高速开发区互通立交、沙宁公路改(扩)建等工程建设,优化公共交通、商务、园区景观等整体环境,规划调整项目周边道路及市政配套设施。

通过实施企业员工安心工程,厚植感情基础,让企业人才看到了增城政府的暖心关怀,从而更加主动地融入增城,为增城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营商环境作为一个地区运行效率的综合体现,非一日之效。未来,增城区将继续持之以恒推动改善营商环境,释放更多政策红利,激发地区活力,朝着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迈进,推动增城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禁毒宣讲走进校园

本报讯(记者李妍)9月2日是校园新学期第一天,为普及禁毒知识,让学生认识毒品危害,提高学生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加大校园禁毒宣传...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