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龙头企业拓宽农民致富路

增城日报 2019-09-06 13:10

龙永辉 摄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码观看

增城,是全国著名的优质荔枝之乡,也是广州市最大的农业生产基地、供港蔬菜基地。在这片热土上,孕育了荔枝、丝苗米、迟菜心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增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近年来,随着幸福田园、创鲜、仙基农业……一批批农业农头企业在增城落户生根,引领增城农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带领农民纷纷走上美好而幸福的小康生活,让传统农民走上现代新农人。

幸福田园 让农民的荷包“鼓起来”

微风拂来,一片绿油油的禾苗随风摇摆,几位工人在水田间快乐插秧;“轰隆轰隆”,工人开着耕地机在水田里深耕,不一会细腻平坦的土地就整出来了,轻松而高效;不远处还有白鹭起飞,黄牛低鸣……这是在位于增城区石滩镇世界幸福田园所见的场景。

幸福田园以种植丝苗米和蔬菜为主,是目前广州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港澳蔬菜种植基地,也是广东省及香港地区新鲜蔬菜的主要供货商之一。这里长出来的农作物不仅质量高,而且有安全保障。

“我们的质监人员定期会采集土壤和水的样品到农科院检测重金属有无超标,并且每一个批次的农作物都经检测后才上市,保证市民餐桌上的安全。”广州金从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从钰”)相关负责人杨澍辉介绍道。

金从钰自2013年落户增城石滩镇以来,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生产模式,引领石滩镇农业向现代化发展,先后荣获广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等荣誉。

随着金从钰的进驻,周边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腰包逐渐“鼓起来”了。杨澍辉说,“去年我们给周边村落的土地租金是700多万,平均每户可以分到4万多元。同时我们也会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机会,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不仅如此,金从钰还会定期举办培训会,指导周边农户科学种植、规范用药,进一步提升农户种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杨澍辉介绍,目前金从钰正加快整合现有的产业资源,致力于形成从种植到休闲观光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项目建成后可直接提供多个就业机会,不仅增加了农民家庭的收入,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记者刘玉娴)

创鲜田园综合体 种植番石榴 开创致富路

走进增江街光辉村的广州创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鲜公司)番石榴种植基地,只见番石榴树一片连着一片,田间地头里,番石榴挂满了枝头。

“这是我们基地通过创新技术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四季红",一年四季都能挂果,吃起来又香又甜。”创鲜公司董事长刘淑芬指着其中一片番石榴基地向记者介绍道。

2013年,创鲜公司正式成立,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发展模式,引入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实现了番石榴的规模化种植。2017年,创鲜公司通过流转增江街光辉村550亩土地,建立番石榴种植基地,扩大种植规模,创新“互联网+供应链”的销售模式,并辐射带动光辉村的村民开展番石榴种植。

在田间地头里,光辉村村民邓叔正忙着打理番石榴。2013年,他把自己闲置的农地租了给创鲜公司,并在种植基地里打工,每个月能增加3000元收入,一举实现脱贫致富。

通过租赁土地获取租金,又可以作为“种植工人”务工赚钱,还可以学到技术,在自己的地里种植番石榴,创鲜公司为光辉村村民带来了福祉。如今,创鲜公司番石榴种植基地面积已达700亩,辐射带动村民种植面积达1300亩,并且带动了周边1000多户村民就业,增加收入。

“要实现乡村振兴,仅靠种植番石榴远远不够”,刘淑芬说,去年,创鲜公司提出“美丽田园综合体”的全新概念,凭借长期累积的种植经验和品牌影响力,在光辉村建立起一个“农业+旅游”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基地,促进了当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幸福。

(记者陈惠瑜)

仙基农业 仙进奉敲开农民增收致富之门

岭南佳果数荔枝,增城是中国的荔枝之乡,增城荔枝远近驰名,而且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位于仙村镇基岗村的广州市仙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仙基)是一家专业研究培植与销售增城名贵荔枝仙进奉等岭南优质水果,致力于推动和发展荔枝文化产业的农业公司,并且还成为了岭南水果创新团队荔枝示范基地(基地面积共1200亩)。

“在仙进奉荔枝培育方面,我们先后获得了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绿色食品证书、商标注册证(仙基)、广东省名牌产品(仙进奉荔枝)等。”仙基负责人陈浩潮介绍道,除此之外,仙基还与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等多个科研院所和平台开展荔枝新品种选育、优良种苗繁育与推广工作,其中种植优质的增城荔枝仙进奉就是成果之一。陈浩潮本人也在2018年获得了“广东省十大荔枝种植匠”的荣誉称号。

仙基始终秉持“公司+合作社+农民+互联网”的经营理念,通过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带动了当地农民种植仙进奉荔枝2000多亩,提供200-300个就业岗位,而且通过每年参加各种推介会、展销会等,积极为当地农民打开了仙进奉荔枝的销售渠道等,让种植优质的仙进奉荔枝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手段之一。

“仙基致力传承和发展荔枝文化产业,希望可以将我们当地的名特优荔枝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造福于民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仙基负责人陈浩潮表示,目前,仙基通过建设荔枝博览馆、荔枝观光休闲步道、荔枝观景平台等观光休闲设施平台,初步发展成为了集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生态荔枝园,每年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

(记者李意稳)

1949年-2019年农业大事记

2019

◆2019年1月,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区、市)

2018

◆2018年开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5月3日,增城区农科所新选育的增城丝苗新品种“增科新选丝苗1号”获首届全国优质稻(籼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

2015

◆2015年,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2012

◆2012年起实施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2017年试点实施政策性水果保险,以及启动政策性水产养殖保险试点工作等各项涉农政策性保险工作。

2011

◆2011年开始,全面开展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2009

◆2009年3月13日,“增城十宝”评选结果出炉,分别是增城荔枝、增城丝苗米、增城迟菜心、正果腊味、正果黄塘头菜、增城乌榄、小楼冬瓜、派潭凉粉草、密石红柿、白水寨蕃薯。

2004

◆2004年1月1日起,增城免征农业税。9月20日,增城丝苗米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申请,正式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审查,批准从即日起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当年冬季举办第一届增城菜心美食节。

1986

◆1986年4月2日,国家计委、中央农业部批准建设增城县优质大米品种生产基地。

1985

◆1985年,县农业局宋东海育成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桂野占二号。这是我国利用野生稻作亲本育种罕见实例。

1963

◆1963年春,引进早造水稻矮秆良种珍珠矮11号,是建国以来对增城县水稻生产影响最大之品种。

1957

◆1957年1月,农业科改称增城县农业局。

1956

◆1956年5月5日,“增城县农民报”创刊。

1953

◆1953年12月2日,增城县开始进行粮食统购统销工作,准备选择新塘县城两镇为重点,16日起实行凭证购粮,全县月底实行全面统销。

1952

◆1952年11月,增城县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当年入冬,增城县三联乡隔水龙村成立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

1951

◆1951年10月25日,增城县委开始部署全县土地改革运动。

新闻推荐

增城区举行台商台属中秋座谈会 喜迎佳节 共话情谊

本报讯(记者黄丽萍)9月5日,增城区举行“两岸一家亲增台共此时”——台商台属2019中秋座谈会。增城区台商、台属代表欢聚一堂...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