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登台能打鼓会舞狮 村传统狮队、校园狮队……番禺醒狮有传人

广州日报 2019-09-06 04:10

今年10岁的陈健洛(右)与队友在高桩上练习。陈健洛与队友练习传统项目《醉狮》曾纬津在表演陈健洛站在木凳上打鼓周珠仔师傅指导曾纬津举狮头。

广州文化拾遗

番禺有近百支醒狮队,既有村传统狮队,也有校园狮队,每逢节日,就在祠堂前、广场上、街巷里醒狮起舞,很是热闹。近日,记者深入走访发现,番禺有些知名醒狮队已销声匿迹,也有一些醒狮队在重新组队,慢慢崛起。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训练场,加入醒狮队,有的3岁娃就能打鼓会舞狮,还有出身醒狮世家的孩童耳濡目染,成了舞狮高手,10岁就登上高桩表演醒狮……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通讯员陈晓洁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

策划、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嵇沈玲

现状:

全区百余支醒狮队成员个个“舞”功了得

现存舞狮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南狮,又称醒狮,起源于南海一带,流行于华南地区,是融武术、舞蹈、音乐于一体的民间艺术。

番禺区全区约有120多支醒狮队,近年组织的番禺区传统醒狮、高桩狮公开赛中,全区报名参加的狮队有70多支。在这些醒狮队中,沙坑醒狮赫赫有名。沙坑醒狮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当时舞狮最隆重的日子是农历正月十八的传统“生菜会”。20世纪50年代,因国家建设机场需要,位于南海县的沙坑村人迁至沙湾建村定居,仍承传着祖辈“安良社”武技和醒狮活动。他们恢复了传统“生菜会”,时间则改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1997年,沙坑龙狮团成立,在原有的技艺基础上,不断吸收、融入北狮的技艺,将高桩醒狮、民间武术梅花桩与醒狮套路相融合,参加各种比赛,赢得无数奖项。

如今,新桥醒狮武术队、汀根龙狮团、善世堂醒狮队、桥山醒狮队等狮队日渐崛起,成为“明星狮队”。“我们是番禺区为数不多能够表演高桩醒狮的狮队,每个月都会接一些商业演出。”汀根龙狮团一位队员陈先生告诉记者,“大家舞狮是因为喜爱,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责任,除了舞狮,很多队员平时会做兼职补贴生活,有的队员还送起了外卖。”

4年前,番禺区石楼镇重拾醒狮文化传统,组建了自己醒狮队——善世堂醒狮队。祠堂外,舞狮队踩着鼓点,在高桩之间跳跃腾挪,惊险刺激。值得一提的是,这群“舞”功了得的醒狮团成员都是“90后”。舞狮队发起人陈秋明告诉记者,狮队主要靠表演收入、社会捐赠和政府支持生存下去,经过几年发展,已日渐成熟,拿了不少大奖。“刚开始时,年轻小伙要骑摩托车到顺德去训练,现在我们有了自己固定的训练场,每逢长假期,狮队还会聘请国际级的教练传授高桩醒狮套路。”陈秋明认为,重建狮队主要是为了搭建一个文化平台,吸引村里年轻人参与到传统文化保育中来。醒狮不仅可以健身,还能帮助建立注重礼仪、规矩和秩序的观念。

老师傅的“醒狮情怀”

“莫作名利双收,但求醒狮传承”

说起番禺醒狮,很多人都会提起一位老师傅的付出,他便是市级非遗广东醒狮传承人周珠仔。今年75岁的他,依然活跃在南粤醒狮传承教学一线,让广东传统的醒狮文化薪火相传。

周珠仔是番禺区新桥村的传统番禺醒狮艺人、国家一级龙狮裁判员、广东精武会龙狮团副团长、番禺武术协会常务理事。此外,他还是省级非遗武术(南拳)传承人、区级大头佛传承人,一人挑起三个非遗传承大梁。

说起学艺故事,周珠仔表示,自己年少体弱,十岁开始便跟表哥学拳。学了三四年的洪拳后,打下了武术基本功,后来,他又回到家乡新桥村学了蔡李佛拳、太极拳(太虚拳),并加入新桥村的狮队跟随佛山鸿胜馆的赵荣师傅学习狮艺。

1955年至1981年,周珠仔在新桥村兼职从事武术醒狮文化工作。1973年,周珠仔开始跟随番禺工人武术队到佛山顺德一带参加武术表演。2000年,又开始跟广东省龙狮协会国际教练梁巨发师傅学习狮艺,2010年跟马来西亚萧斐弘学习鹤装狮,了解其内涵和秘诀。他带领的新桥村武术醒狮队融合了广东醒狮艺术“佛装狮”和“鹤装狮”的技艺要领,以洪拳、蔡李佛拳和武当太虚拳作为武术功底,以武术动作模仿狮子舞步,表现狮子的神态,舞出了“南狮北舞”的技艺特色,在广东醒狮艺术独树一帜。

据介绍,周珠仔从事武术及南狮技艺传授30多年,长期义务担任新桥武术醒狮队、新桥小学武术队和大头佛队总教练、石碁中心小学、桥山小学和石碁第四中学醒狮队主教练。

周珠仔还自编了《传统南狮》教材一书,介绍传统南狮表演的渊源和相关技艺。此教材改变了多年来狮舞技艺只能言传身教,并无文字传承的局面,对传承南狮文化有重大的意义。

“学习醒狮,一点马虎不得。”周珠仔介绍,几十年前学习醒狮时,老师傅对徒弟非常严厉,先要练好基本功,不然就不教后面的动作。如今,为提升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周珠仔用说故事的形式展示醒狮艺术:“这要求醒狮人用动作表现出狮子的喜怒哀乐。”

在周珠仔师傅家中,挂着这样一幅字:“莫作名利双收,但求醒狮传承”。这么多年,周珠仔把这一句话视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说,“传承醒狮文化,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了。这件事情我会一直做下去,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醒狮。”

醒狮传承后继有人

3岁娃能打鼓会舞狮

8月29日,番禺区石碁镇桥山村农贸市场空地上很热闹,10多名孩子在这里参加醒狮公益培训班。周珠仔师傅及弟子曾杰伟、曾锐彬在这里给孩子们授课,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孩子们每天晚上来这里训练,其中年龄最小的仅3岁。

据桥山村委会副主任曾福海介绍,桥山村与新桥村是老表村,两村感情一直都很好,两村的狮队、球队经常交流,以前还一起做大戏。这些年来,周珠仔师傅一直免费向狮队和小学员们传授醒狮技艺。

记者在现场看到,3岁的曾纬津和6岁的曾亮铭正在舞着一个“迷你”版的狮子。曾纬津爸爸告诉记者,曾纬津两岁时,有人买了一个小鼓给他,并教他一些简单的动作,没想到孩子对醒狮很感兴趣,每晚都吵着要去醒狮队看表演,在家也是看醒狮的视频,小小年纪打鼓的节奏感很强,醒狮也舞得有模有样。而今年11岁的曾梓轩从小便跟随周珠仔师傅习武、舞狮,小小年纪,已在广州市的醒狮大赛中拿过冠军。他向记者展示了一段醒狮,负责舞狮头的他每一步都是马步,稳健又不失灵活度,把狮头舞得活灵活现,“我觉得醒狮很酷很帅!”

“寒暑假我们会开醒狮非遗培训班,平时周末也会开班。”曾福海说,培训班都是免费向桥山村和周边村以及外来工家庭开放,小朋友可以免费报名参加。桥山村有深厚的醒狮文化传统,村民都愿意自己的孩子学习醒狮,一方面能学习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能强身健体。桥山醒狮队也通过培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狮队输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据了解,桥山醒狮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由桥山村村民自发组织而成,主要是群众逢年过节自娱自乐的文娱活动。2001年,狮队特邀周珠仔师傅担任狮队教练,从以往的自娱自乐变成有系统的训练,近年来,桥山醒狮队在省市区醒狮大赛中崭露头角,屡获大奖。依托醒狮这一优势,桥山村正全力打造武术醒狮特色品牌村。8月21日,广州市龙狮传承基地在桥山村挂牌。

10岁孩子水上跳高桩

在番禺区沙头街汀根村,记者见到了另外一群爱醒狮的孩子。其中,今年10岁的陈健洛是远近闻名的“舞狮高手”,他3岁便跟随父亲在宝墨园登台献艺,去年更是首次尝试水上跳高桩。

“他从小就在训练场看大家练习,耳濡目染,打起鼓来有模有样。”陈健洛的爸爸陈志彬是汀根狮队的舞狮好手,曾拿下6次国际冠军和8次国内冠军,“儿子对舞醒狮兴趣很浓。”与其他孩子多彩的童年相比,陈健洛的童年就简单很多——天天跟着爸爸在训练场练醒狮,有时一个动作要重复上千遍。陈志彬说,儿子每天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就到基地练习舞狮。今年春节,陈健洛跟随狮队在宝墨园首次尝试水上跳高桩。梅花桩立于水面之上约3米,桩与桩之间最远有1.8米距离,醒狮队员要在梅花桩上表演凌空跳跃、昂首直立、倒挂金钩等动作,他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

陈志彬告诉记者,团里共有舞龙、舞狮运动员30多人,平均年龄只有20岁,队员来自五湖四海,陈健洛是团里年龄最小的醒狮运动员。在训练场,记者看到了不少小朋友学员,他们有的来自汀根本地,有的来自广东肇庆、湖南等地。“练习醒狮要求有一定武术功底。这些孩子喜欢武术,也能吃苦。”陈健洛的妈妈说。今年10岁的小朋友李汝棉说,学习醒狮是因为和小伙伴一起玩很开心,“过年时,村里会有醒狮队舞来舞去,感觉很神气。”

据了解,汀根龙狮团创立于1983年,2005年起,在刘广辉团长带领下,以高桩舞狮为招牌,开创水上醒狮表演,成为岭南狮艺界的一支新秀。它不但继承了传统舞狮之精神与艺术风格,还向马来西亚等世界顶尖狮团借鉴与学习融合传统与现代狮艺,经历了140场国内外大小型比赛,曾获14次国际冠军17次国内冠军以及金奖荣誉。

新闻推荐

番禺“1+4”人才政策每年花1.2亿揽英才 依托大学城青年人才集聚优势,推动人才项目产业资本等深度融合

把总部迁到番禺的Coremail论客公司,看中的是番禺优质的政策服务和良好的环境。信息时报记者徐敏摄□本版撰文信息...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