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七十载 增城工业创辉煌 发展篇?工业
增城日报微信公众号扫码观看
1949-2019工业大事记
2018年
◆2018年9月,日立汽车马达系统开发及生产基地项目在增城开发区开工建设,这是又一世界500强项目落户增城。
2017年
◆2017年8月10日,总投资约44亿元的华电广州增城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动工,为区内企业供应电力、蒸汽、制冷、生活热水等清洁能源。
◆2017年10月13日,中国汽车研究中心华南基地在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奠基仪式,将填补增城乃至广州汽车产业链在高端技术检测、认证领域的空白。
2012年
◆2012年,广州江铜铜材有限公司落户增城区,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迅速成为增城区产值超百亿的行业。
2011年
◆2011年,广汽本田增城工厂扩产,增城区汽车及其零部件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并逐渐形成集聚生产、物流、销售、展示为一体的汽车产业集群。
2010年
◆2010年12月30日,引进北汽华南汽车生产基地项目。
◆2010年,增城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8年
◆2008年,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全面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工作任务的通知》(增府办函[2018]7号),49家立窑水泥生产企业分两批全面淘汰,至此,全区167家水泥企业全部实施关停。
2004年
◆2004年11月,广州本田二厂落户增城。
◆2004年12月9日,年生产规模100万辆的五羊——本田摩托车新工场在新塘奠基。
2003年
◆2003年3月7日,新塘镇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颁授的“中国牛仔服装名镇”牌匾。
1990年
◆1990年年底,在三江动工兴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8年
◆1988年1月19日,成立“增城县新塘工业加工区管理委员会”,动工建设新塘工业加工区,规划面积19.3平方公里。
1985年
◆1985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增城县的县城镇(今荔城街)、新塘镇、仙村镇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的第一批重点工业卫星镇(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1985年,县政府投资506万元兴建增城化纤总厂。翌年9月,其所属织布厂建成投产,年产胚布707万米。
1975年
◆1975年11月,增城县氮肥厂建成投产,年产氮肥(合成氨)3000吨。
1972年
◆1972年9月,增城铁锅铸造厂建成投产,年产钢锅35万只。“增城牌”铁锅获1979年全国质量评比第二名。
1971年
◆1971年4月,增城纺织厂建成投产,月产人字斜布1万米。
1964年
◆1964年,广东省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在派潭高村设开采钽铌矿,矿工756人。
1956年
◆1956年6月,筹建日榨甘蔗100吨的地方国营增城糖厂,同年11月建成投产。
■亲历者说
华电增城燃气冷热电三联供项目副总经理谢立国:增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越来越好
增城地处珠三角东岸经济带黄金走廊,是广州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在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增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越来越好。
2016年,增城正以绿色生态为主线,全力打造广州现代化产业新区和生态宜居新城。这个目标,与华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积极谋划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布局先进、高效大型燃机项目的方向不谋而合。增城区位交通优越、产业发展协调,建厂条件优势突出,这一切都让我非常满意。
我希望增城区能够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优质企业落户我们华电周边,实现增城区经济发展和华电发展的双赢,从而为增城区产业转型升级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记者 陈惠瑜)
索菲亚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挺:增城正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
近几年,增城吸引了一大批互联网、高科技企业落户,充分说明了增城区政府正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模式,快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03年,索菲亚在增城区宁西建起了第一家工厂。那个时候附近的道路还是泥土路,货车经过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泥坑里。我们运来的第一车人造板,只能靠工人一张张地抬进工厂。后来政府把路修好了,每天早上一辆接一辆的载货汽车驶进工厂卸货,公司内部运营效率大大提高。从家具制作工厂到A股上市公司,从增城走向全国。十几年来,我和索菲亚都见证和经历了增城经济快速发展的变化。
(记者 陈惠瑜)
增城运豪集团副总经理李亚军:增城今天的繁荣来之不易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增城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为一个曾经的外来务工人员,新的增城人,我深深体会到,增城这块有厚重历史文化沉淀的土地在演绎新的传奇。我所在的企业——增城运豪集团作为增城首家港资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1年进入深圳,1989年来到增城已经30年了。企业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了增城,由当初的小工厂已经成长为企业集团,一直伴随着增城的发展一起成长。
现在的中国日新月异,增城同样也不例外。增城有国家级的开发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众多的汽车生产基地,有广州科教城……未来的增城一定大放异彩,建设成为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之城!
(记者陈惠瑜)
新闻推荐
查获的涉渔“三无”船舶和违规渔具。本报讯(记者李意稳通讯员农丰)为巩固休(禁)渔成果,维护正常渔业生产秩序,保护渔业资源,自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