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狮岭镇西头村家庭妇女谭福友荣获“广州好人”称号26年付出诠释孝老爱亲

广州日报 2019-08-29 04:09

花都区狮岭镇西头村村民谭福友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靖文通讯员穗文明

谭福友是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西头村一位普通家庭妇女。作为妈妈,26年来,她尽心尽力照顾患病儿子;作为儿媳妇,在婆婆中风后,她孝顺侍奉毫无怨言;作为社区邻里,逢孤寡老人有需要,她热心助人义不容辞。她用执着和坚韧、勤劳和善良,演绎着平凡人生中的伟大母爱,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孝德。

含辛茹苦守护患病儿子26载

1969年,谭福友出生在肇庆市高要的普通人家,在家中排行第七。小小年纪便为家里洗衣做饭、下地干活。在温饱问题还没解决的年代,兄弟姐妹多的家庭,子女教育是负担,四姐和哥哥在当地的重点中学寄宿读书,为减轻家里负担,谭福友自动辍学到东莞打工赚钱。

18岁那年,谭福友认识了同在东莞打工的花都青年李秋洪,五年后,她嫁给了李秋洪,组建起了自己的小家庭。1992年,两位小天使的降临为这个小家庭增添了喜悦,然而好景不长,开心只持续了一天。孩子降生后的第二天,谭福友被告知二儿子患有脑瘫,这一消息简直晴天霹雳,用谭福友的话讲,心情犹如过山车般大起大落。

此后13年,谭福友为儿子病情寻医问药,跑遍了广州。“那时候花都通往广州的交通没那么发达,坑坑洼洼的小路,要辗转换乘公交。”三四个小时的路程,谭福友背着孩子甚至背到背抽筋,本来患有哮喘病的她因儿子忧思过度变得愈加严重。

更为艰难的是,那段时间,儿子治病几乎花光了这个家的积蓄,一家大小的生活开支全靠丈夫400元的月薪撑着。

因为生计,儿子的病情离不开妈妈的照顾,丈夫在东莞打工,夫妻俩分居两地长达16年,谭福友用自己的肩膀一力承担起照顾孩子的重任。

尽管丈夫不在身边,二儿子病情反复,家庭经济拮据,她也从来没有离家的念头,更没有想要扔掉二儿子的想法,“既然是命运的安排,那就好好面对,自怨自艾,身边人也会不开心,别人也不愿意跟你来往,还不如开开心心的”。面对别人的试探和质疑,谭福友说。

久病床前有孝媳照顾婆婆无怨言

祸不单行,2006年,谭福友的婆婆中风,期间跌倒了多次并骨折。2013年初,照顾婆婆的重任落在了谭福友的身上,她没有退缩,不担心自己,不怕苦和累,一心只想照顾好婆婆。在她照顾婆婆的四年,换衣擦身、洗脸洗脚、送吃送喝、抱进抱出,从不曾有一天的松懈和嫌弃。

为了让婆婆的身体保持干净、舒适,谭福友就像照顾孩子一样,每天悉心伺候老人,只要一有空闲,就清洗婆婆的床单、被罩和尿垫。为化解婆婆心中的苦闷,她常常推着婆婆在门口晒太阳、唠家常。婆婆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常常发脾气,但谭福友毫无怨言并表示理解,认为婆婆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在婆婆清醒的时候,她也念着我的好。”谭福友说。

在她看来,照顾婆婆是她的分内事,她不逃避也不埋怨。直到两年前,她陪婆婆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谭福友的乐观处世源于小时候的经历,以及在读书过程中吸收到的人生道理。在家照顾孩子和婆婆期间,她经常看书,心灵感悟、医疗护理、文学小说……看过的书对她的心态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她说,书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人生就像坐巴士,有的人到终点站,有的人提早下车。”她认为,除了生死其他事都不重要,钱财乃身外物,对于发生在她生命中的大小事,既来之则安之,所以泰然处之。

孝老爱亲获赞誉不折不扣热心肠

不仅对亲人,对邻居,谭福友还是个热心肠。对待邻里的孤寡老人,她就像对待家人一样。村里有一位70多岁的孤寡老人,一天晚上,老人在洗澡时摔倒,谭福友听到呼叫声立刻冲到老人家里,帮助老人穿衣并叫救护车,在老人出院后,还照顾了20多天。

两年前,婆婆去世后,为帮补家用,谭福友到狮岭镇居家养老中心工作,每天的工作内容是煮好饭中午送到老人家里,一周打扫三次卫生,9月份后,居家养老中心配餐服务外包后,谭福友的工作就是到附近的饭店取餐后再骑着电动车到益群村,挨个送到老人家的手里,除了送午餐外,她还陪老人聊天、打扫卫生、洗衣服,细心询问老人的需求,给老人们跑腿、送水等,周一至周五风雨无阻。

后来,狮岭镇的配餐服务由10多位老人覆盖到100多位老人,谭福友照顾的老人也从1位增加到7位。在谭福友看来,老人们都非常善良,因为没有亲人在身边,他们通常很孤独,她接触的都是需要帮助的人,在帮助他们的同时,自己也很开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谭福友的热心助人得到了丈夫的支持,被她照顾的老人也把她当做女儿看待。

新闻推荐

花都中轴线安置区摇珠分房

本次摇珠房源均位于花都中轴线安置区石岗新村。通讯员供图信息时报讯(记者喻先晶通讯员邹姗)昨日上午,花都中轴线安...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