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微腐败谁管? 监察站扫除监管盲区监察体制改革前村(社区)一级非党员干部不违法就难以监管的情况正在改变

南方都市报 2019-08-13 06:26

[摘要]监察体制改革前村(社区)一级非党员干部不违法就难以监管的情况正在改变

派潭镇监察组湾吓片监察站。 广州增城发布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试点一方面激发了老百姓的监督热情,不仅让大伙儿知道有说话的地方,而且说了还管用。另一方面,让村社干部知道背后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必须严于律己。

——白云区嘉禾街党工委书记熊奇家

有监察站看着村干部做事,让我们心中有戒。同时,有了监察站的监督,群众对村干部也更放心了,信任感更强了,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好做。

——增城区新塘镇东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海桥

村里发生了腐败案,为什么有人被处理,有人就不被处理?因为在监察体制改革前,村(社区)一级非党员干部只要不违法就难以监管。

专家认为,当下村(社)履职呈行政化趋势。少数职能部门和镇(街)向村(社)下放计生、劳保、医保、民政、卫生等便民服务事务性工作,无形中赋予了村(社)干部更多的权力。特别是村(社)干部掌握了大量“三资”初始分配权、具体事务话语权和决定权后,成为滋生“微腐败”的重灾区。

2018年3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纳入监察范围,随后全国多地积极探索将监察职能向乡镇、村居延伸,打通监察全覆盖“最后一公里”。

广州也做出了自己的探索——每个村(社)设立一个监察站,以改变之前非党员公职人员、非党员村干部基本无力约束的情况,扫除基层监督中存在的盲区。

全市2821个村(社)监察站全部挂牌

2018年底,广州各区完成派出镇(街)监察组挂牌。同时选取越秀、海珠、白云、增城等四个区开展监察职能向村(社)延伸试点。今年2月,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并向全市推开。

效果立竿见影。越秀区登峰社区监察站挂牌成立几天后,监督员就发现了问题:今年1月4日,在登峰公司董事会报名参选过程中,有7名股东报名参选。在资格审查过程中,监督员发现有1名股东因是继承股东,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经向组织反映后,取消了该名股东的参选资格。

而白云区望岗经济联社监察站,也发现了问题。该监察站一名信息员办事时发现该社会计员黎某去澳门旅游了。身居“管钱”的重要岗位,本应在出境前向街道报告,怎么会没打招呼就离开?经查,黎某事先偷偷申请补办了一张往来港澳通行证,且未按规定将通行证交街道统一保管。对此,街道派出监察组对黎某进行了谈话提醒,在望岗经济联社股东代表大会和全街进行通报,并责令其交回补办的通行证。

海珠区南石头街道纸北社区监察站,一位细心的监督员梁佩珊在翻阅社区每日巡河简报中“盯”到了一个问题:广纸涌一位基层河长上报的内容和图片竟然与前期反馈的相同。经核查发现,该河长当日并未巡查河涌。随后,监察站对该河长及城管专干实施了谈话提醒,防止继续出现不作为的情况。

经过试点,广州四个区在监督对象方面形成了共识:既根据监察法,将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以及上级职能部门派驻(出)在村(社)行使公权力的人员纳入监督范围;也结合实际,将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经济联社和经济社等实体、社区服务站中从事管理的人员作为监督对象,实现了监督全覆盖。

广州市纪委监委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广州各区2821个村(社)监察站已全部挂牌。广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认为,推动监察职能向镇(街)、村(社)延伸,有利于克服上级监督滞后和乏力的问题,同时发挥“从上到下监督”的组织优势和“贴身监督”的天然优势。

将入村访户与线上渠道结合起来

监察站一般按照一村(社)一站原则设置,由1名站长、2-4名监督员和若干名监督信息员组成,旨在发现村(社)及村(社)干部、辖区党员在行使公权力、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而如何让监察站发挥作用?赋予监督员知情权是首要的。据了解,广州各区的监察站均将入村访户和线上渠道结合起来发挥作用。

入村访户时,监督员具有了解“三重一大”等事项决策的部署过程、列席会议、查阅资料的权力,也有通过巡查、走访、信访等途径收集村(社)干部、其他受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农村党员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权力,还有约谈监督对象、了解监督对象的权力。

以增城为例,目前全区341个村(社区)监察站挂牌,配备站长314名、监督员663名、信息员247名。截至7月底,全区监察站列席村“两委”会议1330次,走访群众3597次,接待来访群众1415人次,上报问题线索11件。

线上渠道形式则更为多样,广州多个试点村(社)打造了自己的监察APP和微信公众号,让基层群众足不出户即可线上反映问题。如海珠区纪委监委开通“海珠微监察”,增城区东华村监察站开设“东华清风”APP,白云区望岗经济联社开设“公权监督”微信栏目等等。

随着监察工作不断深入基层,广州各区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摸索出了具有本区特色的发展模式。比如,番禺区采用手把手、传帮带的模式,组织监察站站长以谢村为试点,联合区纪委第七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手把手”式业务帮教,助力区、镇(街)、村(社区)三级严密监察监督网络加快构建,帮助村(社区)监察站站长尽快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白云区将监察微信举报平台与“三资”微信公开平台捆绑在一起,让群众在查看“三资”情况的同时可以同步通过微信公众号举报发现的问题,镇(街)派出监察组可在后台查看举报信息。同时,制定村社干部履职正负面清单,明确村社干部履职过程中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便于监督员有的放矢开展监督,倒逼村社干部做好自我监督。

白云区纪委还要求全体村社干部建立个人廉政档案,将村社干部个人基本信息,换届选举时本人签订的廉洁竞选、廉洁履职承诺书、个人有关廉洁事项报告、本人的“三述”报告和党员干部及群众民主评议等内容收录成册,由街镇统一管理。

解读

重点在于监督而不是办案

前述广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村(社)监督员工作的重点是监督而不是办案,监督的重点是日常而不是某一个时间节点,要注重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下功夫、做文章。

当然,基层监察工作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包括基层监察站履行监察职能的制度依据不健全,缺少统一部署和明确依据,监督标准、监督程序、工作推动等方面工作不够规范;基层监察工作运行的体制机制不顺畅;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的支持保障不充分等等。

今年5月,广州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刘连生在海珠区调研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工作时表示,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打通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一米”。

刘连生说,要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实现形神兼备,坚持依规依纪慎重赋权,做实改革成效,充分发挥基层纪检监察机构监督“前哨”“探头”的作用,真正让群众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纪检监察工作就在身边。

据悉,未来,广州市将继续深入探索,推动监察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建立更为严密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监察监督网络监督体系,不断完善相关职能,切实推动监察向村居基层深入。

采写:南都记者 冯芸清实习生 马敏 通讯员 穗纪宣

新闻推荐

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何瑞琪通讯员穗仁宣)按照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关安排,8月7日下午,市人大...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