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多项措施整治区内河涌水环境 河涌水变清了 鱼虾又回来了

信息时报 2019-08-12 00:53

环卫工人在为土华涌保洁。信息时报记者 欧嘉福 摄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欧嘉福 通讯员 赵雪峰) 近日,记者从广州市河长办获悉,海珠区在2018年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成效的基础上,采取多项有力措施推动区内河涌水环境稳步提升。土华涌、大塘涌等大力清拆河涌违建,整治散乱污场所。昔日的黑臭河涌经过治理后,已经实现不黑不臭。河涌水变清澈了,消失了的鱼虾又回来了。现在,土华涌、大塘涌已经成为周边居民休闲的新去处。土华涌当地的居民更是称赞经过治理后的河涌是“小珠江”。

土华涌:又见当年“小珠江”

土华涌位于海珠区万亩果园核心区,起止地点是土华西闸至石榴岗河土华水闸,是海珠湿地二期流域的主要河涌,涌长约4.5千米,平均宽度52米。此前,由于土华涌流域河涌沿线均未实施截污,涌边约有3.2万常住人口,周边居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大量排放,河床淤塞严重,河涌发黑发臭。此外,违法建筑占据了涌边的堤岸,涌面也停放着大量的船只,不仅影响美观,而且缩窄了河涌的过流断面,阻碍了水体的流动,整条河涌水质差。

为此,海珠区采取多项措施对土华涌开展综合治理。土华涌内原停靠了近500艘非法船只,不仅影响河涌行洪排涝,而且存在严重的治安及消防等安全隐患。华洲街道联合区水务部门、村社,多次进行摸查,清点登记船只数量,制定船只清理方案,耐心做好船主迁移船只的宣传动员工作,安排落实资金主动给予船主一定的临时迁移补偿。

此外,还清拆了临涌违建,整治土华涌沿岸的排污口等。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21日,共拆除土华涌违法建设74宗(次),面积约10726㎡。累计修复栏杆255米,新建栏杆7米,修复堤岸14立方米,警示牌修复34块,修剪绿化15650平方米,清运杂草7725立方米,拆除窝棚合计约5300平方米,以及18处埗级、码头,整改河涌沿线排污口约305个,使河涌沿岸面貌焕然一新。

根据海珠区生态环境分局水质检测报告,土华涌今年2-6月份水质为不黑不臭,达到整治目标。现在的土华涌旧貌换新颜,涌水清澈了、堤岸宽阔了、绿化漂亮了,环境焕然一新、美不胜收,吸引了不少水鸟飞过,江南水乡的面貌逐渐呈现,被当地居民誉为“小珠江”。

“我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小时候水很清,里边有虾有鱼,经常跳进去游泳;十余年前水质开始变差了,再也不敢下河。现在水质又变好了,几乎和小时候差不多,水里的鱼虾也多了。” 土华村黄伯说,随着河涌水质的改善、两岸环境的提升,来租房的人也越来越多。

大塘涌:“散乱污”场所整治完毕

大塘涌全长1.89千米,起于金穗东苑及聚德西路,止于淋沙涌,平均宽度14米。大塘涌流经多个城中村,曾经涌边制衣厂、印染小作坊林立,而且堆满垃圾和共享单车,水质黑臭,是治水攻坚战的硬骨头。为此,海珠区多措并举对大塘涌进行综合整治,下大力重拳出击,注重源头治理、长效治水,成效非常明显。

大塘涌沿线共5个排水口、7个雨水口,目前均已全部完成整治。新建污水管约340米,河涌清淤5700立方米。龙潭村城中村截污纳管工程,包括新建排水立管及新建污水埋地管道约152.68千米,截至今年7月26日,已完成80.11%的施工总进度。红卫村城中村截污纳管工程、东风城中村截污纳管工程的施工总进度也在不断加快。

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21日,海珠区共拆除大塘涌违法建设144宗(次),面积约14226㎡,巡河通道全线贯通。“当时在没有任何补偿、改造费用的情况下,劝拆难度非常大。街道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不分白天昼夜,多次到现场实地查看,和村社干部一同积极劝解。全面了解屋主的家庭情况,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侧面入手帮助其解决在拆除中的实际困难。如其中一户因自拆速度缓慢,街道派出施工队帮忙,减轻其成本负担。”属地江海街道办事处针对不同侧重点,分别向屋主、租客、村社解释劝导,采取逐户上门面对面讲解、电话讲解等多渠道方式解释治水政策、知识和意义。经过前期细致摸查和大量宣传工作,大塘涌仅耗时1个月就率先在全区提前完成全线贯通工作。

海珠区河长办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大塘涌沿线涉水“散乱污”场所已整治完毕。经过市、区评估,大塘涌治理已实现“初见成效”。根据区生态环境分局水质检测报告,大塘涌今年2-6月份水质为不黑不臭,达到整治目标。

新闻推荐

海珠桥昨起正式临时封闭 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照常通行,周边道路交通正常有序

不少摄影发烧友趁车道尚未完全封闭,在桥面上争相留影。信息时报记者梁钜聪实习生周茜摄信息时报讯(记者张...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