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疾控中心发布登革热防控提示 清积水 灭成蚊 防叮咬

增城日报 2019-08-09 11:25

本报讯 (记者何秋玲)根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通报,当前,全省已经进入登革热本地流行季节,境外感染输入病例和本地病例逐步增加。昨日,区疾控中心发布登革热防控提示,提醒广大市民认真落实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等措施,积极做好防控工作。

提示一: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通过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或“黑斑蚊”)叮咬传播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不会直接由人传染给人,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出血、休克、甚至死亡。目前无有效预防登革热的疫苗,感染后亦无特效治疗药物。

蚊子从虫卵到成为成虫前的过程都需要在水中进行。因而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因此,清除蚊虫孳生地(各类家居、工作场所的室内和外环境积水)、杀灭成蚊和个人预防蚊虫叮咬是登革热防控的关键措施。

居民要有清理积水的意识,牢记灭蚊三大招:空调托盘、花盆托盘、地漏等积水每3-5天清除一次;对于水缸等日常需要使用的盛水容器应加盖;水培植物可选用封口的花瓶,或每3-5天彻底换水并清洗植物根部一次。

个人防蚊方式则包括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家里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伊蚊喜欢在日间叮人,尤其是日出后两小时及日落前数小时,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剂;适时使用杀虫剂、蚊香、电蚊拍等杀灭成蚊,可在水缸中放养食蚊鱼等。

提示二:外出旅游要有防蚊意识

暑假是出游高峰期。近期多个旅游热点,包括柬埔寨、泰国、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地,登革热发病数均处于高水平。

市民外出旅游时要有防蚊意识,应时常穿着宽松、浅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尽量住在有空调或装有防蚊纱窗的地方;如果住宿的地方没有防蚊纱窗或空调设施,最好睡在蚊帐内;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搽上含有避蚊胺即DEET成分的驱蚊剂,并依照说明重复使用驱蚊剂。

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后,常出现突然发热,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三痛”——严重头痛、眼眶痛、肌肉及关节痛。“三红”——面、颈、胸部潮红。“皮疹”——病程3-7日内出现皮疹、皮下出血点等。

在登革热流行区旅行结束后15天内,如出现发热、皮肤潮红、肌肉疼痛、骨骼疼痛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治疗,并向医生说明旅行史及同行人员健康状况。已在医疗机构诊断患有登革热的患者,要积极配合医院做好住院隔离治疗,积极预防重症病情发生。

新闻推荐

党建引领 智慧戒毒 增城联通与广东省增城强制隔离戒毒所结对开展党建共建

本报讯(记者姚玉函)8月6日上午,广州联通增城区分公司党支部与广东省增城强制隔离戒毒所办公室党支部、所政管理室党支部开展...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