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高新区、黄埔区有望在全国首发纯专利权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知产”这样变“资产”
童建平: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刘宏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审查业务部副主任位于黄埔区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
排头兵报告53
广州贯彻落实“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新实践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
近日,广州高新区、黄埔区立下了很“拼”的目标——到2022年,该区营商环境各项指标排名都要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该区参考的“体检表”,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以2018年的报告为例,世界银行对保护中小投资者等10个领域进行全面评估,每一个领域后均有更加详细的指标。这个体系对区域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日前,广州高新区、黄埔区出台建设广东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的行动方案,以45条具体改革措施按下优化营商环境“加速键”。其中,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就有3条详细举措,包括深化知识产权运用综合改革、建立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优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等。
当前,知识产权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向“深水区”迈进,它不仅事关保护创新活力,更成为缓解民营及中小企业微融资难题的抓手。作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广州高新区、黄埔区表示,近期有望在全国首发纯专利权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多策并举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全链条”服务。
中心工作室出品
专栏统筹:毕征、汤新颖
近三年广州高新区、黄埔区完成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约20亿元
获助解决“融资难”企业近100家
今年前5月全区完成专利权质押融资5.05亿元
今年前5月全区完成专利权质押融资占全市比例42.5%
共引进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6亿元
成立区级知识产权运营发展基金6500万元
1
深化知识产权
运用综合改革
打造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业生态,高标准规划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园区,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等平台建设,推动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入驻。
推动国家下放推荐专利优先审查权限。完善知识产权国际化服务机制,争取设立新加坡知识产权局中国代表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创新和技术支持中心(TISC),争取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合作项目落户。
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争取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
2
建立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推动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入驻。强化司法保护主导地位,大力压缩立案、审判期限,执行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立足检察职能,建立打击、预防、教育、服务“全链条”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执法机制对接,推动形成联合执法机制。
加强知识产权信用监管,将故意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健全知识产权失信主体联合惩戒机制。
3
优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
提供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全流程服务,商标、专利质押登记办理实现分别压缩至3个和5个工作日内。
多模式开展知识产权融资工作,建立银行、保险、财政分担风险的专利质押融资机制。
案例聚焦
资金“回血”慢、企业融资难怎么破?
全国首个吃螃蟹知识产权证券化
融资难、融资贵是不少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特别是对于轻资产、高投入、高风险的科技型企业而言,现象更加突出。对此,广东佳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深有感触。
佳德控股是一家专注于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投资的高科技企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标准日渐提高,环保执法日趋严格,也催生环保相关行业迅速增长。
尽管企业每年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率,速度相当惊人,但刘勇说:“其实我们可以增长得更快,但因为资金回收周期长,脚步不得不放缓。”这是因为从某种角度,环保领域也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工程建设周期长,工程款结算周期也很长,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企业资金无法及时“回血”,就无法加大力度投入到新项目和新研发中去。
其实,佳德控股已经不属于中小型企业的范畴,但刘勇所遇到的问题,大部分企业家都有共鸣。
广州开发区一位制造业企业家说,一些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还是存在“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的现象,公司债发行有准入门槛,创业投资体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加上资本市场的“独木桥”现况,不少中小企业苦于“融资难”。
打破融资瓶颈,让企业共沐甘霖获得资本的灌溉,成为广州高新区一直思考的命题。即便给再多的扶持政策,不从制度上设计解决根本问题,中小企业还是无法获得充足的阳光与养分的滋养。
破解金融机构认“砖头”不认专利难题
谈论融资难、融资贵,行业间流传着一个形象的比喻,叫做“大多数中小企业只有人头,没有砖头”。
不同于房屋土地等“砖头型”的固定资产,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成本诞生的知识产权,属于无形资产。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砖头”上“很穷”——办公室和厂房大约都是租来的。但在知识产权上却“很富”——哪怕只有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就可以成为安身立命之本。
“对于银行来讲,传统意义上的抵押物品须为实物。即便如此,有限的实物抵押所获得的贷款数额,根本赶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刘勇举例道,2016年企业就已经掌握了20多个核心发明专利,如今数量已过百,还拥有目前国内烟气治理行业第一个国际发明专利。这么丰富的知识产权如果可以从“知产”变成“资产”,是企业融资“解渴”的可行之道。
着眼于企业的诉求,早在2017年,为了打破金融机构只认“砖头”不认专利的难题,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出台知识产权“美玉10条”政策,100%补贴企业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产生的评估费、担保费或保险费,鼓励科技型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在政策的带动下,不少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方式获得了银行贷款,其中佳德控股当年就通过专利权质押的方式从银行获得500万元的贷款。
据了解,近三年来全区完成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约20亿元,为近百家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今年1~5月,全区完成专利权质押融资36笔,金额达到5.05亿元,占全市比例的42.5%,为34家区内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排名全市第一。
以知识产权未来预期收益为支撑发行证券产品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稳步发展,为广州高新区进一步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这一新兴事物奠定了基础。简单而言,就是以知识产权的未来预期收益为支撑,发行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证券进行融资。这一举动,为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带来了“无限遐想空间”。
据了解,该区已设计出以科技企业核心专利许可费为基础资产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目前正在按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建议完善申报材料,争取近期发行全国首单纯专利权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童建平介绍,首期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全部以区内科技企业核心专利作为基础资产,紧扣实体产业和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可复制的产品。其中吉欧电子、华银医学、立达尔生物、中设机器人等全部是区内中小企业,通过这一产品能够将企业核心专利运用到资本市场获得融资,这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崭新路径。
目前,该区已选取了区内11家科技企业作为首期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主体,底层资产包括103件发明专利、37件实用新型专利,融资规模约3.01亿元人民币。通过该项目,每家企业能够获得300万元至4500万元不等的融资款项。
佳德控股就是其中一家“吃螃蟹”的企业,之前已成功通过专利权质押融资获得了银行科技贷的支持,如今准备“尝鲜”知识产权证券化,企业的流动资金池将大大丰富。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优点,不同于一次性出让,可以让我们保留对知识产权的自主性,能保有和应用知识产权。”刘勇说,该产品以未来收益为支撑,有了资金的支持和丰厚收益的激励,企业就有动力在原有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继续新的发明创造。他表示,这不仅仅开拓了融资新渠道的意义,还激发了企业注重创新、主动培育知识产权的意识,将使金融、科技与产业在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
基层思考
童建平: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知产”服务全链条
“无形”资产变有形
童建平: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漫天繁星”的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也是知识产权创造的主力军之一。
这里可以提供一个数据做参考: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聚集了民营企业及中小企业超过2万家,呈现出“3个80%以上”的特点。也就是说,8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授权发明专利、技术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
所以,培育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与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密不可分。民营及中小企业呼声最大的是什么?就是需要资金“输血”,为初创期提供前进的动能。我们通过知识产权金融创新,让知识产权“变现”,让无形资产变成有形资产,可望为纾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提供有力支持。
实际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知识产权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受到国家的重视与鼓励。《“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将2020年年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1800亿元列为“十三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主要指标。区里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服务,既符合科教兴国的战略,又能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提供支持,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全国唯一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广州高新区、黄埔区有着不断向前探索的使命。我们渐渐发现,光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不够的,考虑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发展,必须营造优质高效的要素供给环节,所以迈出了从质押融资走向证券化这一步。
知识产权证券化不同于银行放贷,而是通过企业核心专利许可形成的未来可期待收益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供投资者认购。对于企业而言,融资渠道将更加丰富,也让中小企业有机会参与到资本市场当中。
现在,区里已初步形成了贯穿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保险—质押融资—投资基金—融资租赁—证券化”知识产权金融资金供应链,以知识产权为载体,为民营及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提供了立体化解决方案。如此,既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全链条”服务,也通过金融创新手段,让知识产权“变现”成资本,提高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能力,有利于营商环境的提升。
专家点评
刘宏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审查业务部副主任
重视知识产权评估
企业千万别掉链子
刘宏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审查业务部副主任
——以上知识产权保护举措摘自《广州高新区(黄埔区)建设广东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行动方案(2019—2022年)》
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其实是把知识产权视为资源,对其评估,实现知识产权价值与资本的转换。这是行业的大趋势,可以让知识产权更好地赋能,助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更好地营造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当前,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推动下,民营企业已经走过了代工时期,更加注重以知识产权立足。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2018年国内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在广州这个比例要更高,全市民营企业专利申请量占全市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90%以上。
未来,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对民营乃至中小企业的意义会越来越大。无论要做哪种类型的资本化运作,都必须认识到,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在评估价值的过程中会带着“不确定”,所以如何评估知识产权的价值使它的价值最大化,成为问题的关键。
很多企业误以为,只要知识产权能申请成功,后面万事无忧。这是错误的观点。举个例子,如果知识产权质量很高,技术本身可以达到100分,专利文本却写得很一般,只能打80分,那么这个专利稳定性下降,很容易在专利诉讼中被“无效”掉。企业呕心沥血搞研发创新,却在申报知识产权这个关键时候掉链子,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我建议,企业在申请知识产权时,无论未来作什么用途,一定要重视知识产权的质量。首先对知识产权的规则要有基本认识。知识产权法律权属的稳定性是影响“知本”向“资本”转变的首要问题,必要时建议请专业的服务机构“护航”。其次,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也要提升服务水平。最后,一定要提升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
新闻推荐
7月17日,“黄埔丝路”世界名校赛艇邀请赛在广州市黄埔区开幕,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莫纳什大学等全球顶尖高校赛艇队齐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