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主动服务 先行先试 增城区掀起旧楼加装电梯热潮
荔城街兴隆花园成功加装电梯。
在增城,旧楼加装电梯是一项“圆梦”民生工程。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人民群众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需求越来越大。增城如何破解旧楼加装电梯难题,让居民享受电梯带来生活便利?
近年来,增城区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党建引领,共建和谐品质社区”的工作思路,主动服务,先行先试,勇于探索,积极推动,全面掀起旧楼加装电梯热潮,焕发老旧小区新活力。
党建引领积极发动多方力量
去年中旬,增城区召开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业务培训会,对各业务部门和镇街相关工作人员、电梯公司、热心业主等进行政策指引和业务培训,由此,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逐渐在增城铺开。
在推动旧楼加装电梯过程中,除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区市场监督局、区财政局、区住建局等相关部门的带头引领外,各镇街、社区居委、老党员、退休干部职工等志愿者担起了主力军,积极参与加装电梯政策宣传和协调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这种举全区之力,多方联动的做法,形成了最大的合力,为旧楼加装电梯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党建引领,重心下移,积极发动镇街、社区居委,入户摸查加装电梯条件,深入了解住宅楼业主加装意愿和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是贴近民生,聆听民声,激发更多居民加装电梯热情的关键。”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谭扬清说。
正如谭扬清所言,增城区顺应时代要求,以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为着力点,深入群众一线为突破点,了解群众意愿,着力解决症结点,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从而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和支持。
与此同时,增城区积极创新工作方法,组织工作积极的高层业主,建立高层业主群,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做好社区模范带头作用,与部分不理解的居民促膝长谈,做实做通思想工作,从而为加装电梯的进展起到助推作用。
优化政策 提供高效便捷审批流程
2018年9月,增城区出台了《增城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方案》,紧接着制定了《增城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办事指引》和《增城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规划报建指引》等系列文件,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政策指引。相关部门还专门制定了加装电梯工作流程图,每阶段的步骤和所需材料以图表形式列出,让市民一目了然,以便办理相关手续。
在审批流程和时间方面也进行了简化和压缩,加装电梯方案审查时间由原来10个工作日压缩到7个工作日,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由原11个工作日压缩到7个工作日,共节省了7个工作日,大大提高了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区共加装电梯89台,另已办理规划许可或批复的57台。
试点先行 推行集中连片加装电梯
一台加装电梯从筹备到“呱呱落地”并非易事,其中审批难、协调难、资金难是加装电梯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如处理不当极易打消居民的热情。
为破解加装电梯“审批难”的问题,2018年底,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增城区率先在广州市试点先行推动集中连片加装电梯,由原来被动等待审批转变为现今的主动上门服务。
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统筹并由财政出资委托设计单位对全区14个典型小区逐栋勘查,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申请、统一批复,大大压缩了审批时间和流程,改变了原来由申请人出资委托设计、放线、申请方案审查和办理规划许可的模式,业主不再为规划报建的问题而烦恼。满足“双三分之二”(即面积占比三分之二和人数三分之二)等条件后,即可到属地镇街办理小型工程开工手续。业主可以专心做好协调工作,大大减少了业主办理手续的工作量。
同时区政府也出台了财政资金扶持政策,申请人在取得《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并向所在镇街提出申请后,即可获得每台10万元的政府补贴,破解了“资金难”问题。
目前,增城区已选定的14个小区共有942个梯口试点推行集中连片加装电梯,自开展试点以来,已批复365台(40个已取得开工手续),正在规划公示的125台,150台已启动前期工作。
主动介入协调 全方位做好便民服务
近年来,为让居民少跑腿、少走弯路,全区各镇街设置了35个加装电梯咨询服务点,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受理加装电梯咨询,电梯设计方案预审查等,给予办事群众技术和业务指导,协调居民开展对加装电梯前期摸查工作。同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定期下镇街、社区召开加装电梯工作推进会,主动介入业主间的调解工作,及时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在电梯加装过程中,镇街承担着报装指导、施工过程监督和财政补助发放等重要工作。荔城街道办相关负责人石俊浩经常到社区指导加装电梯工作、了解居民的意愿、协调居民分歧以及监督施工情况等。在工作中,他总结了一个方法,“面对群众的问题,我先集中了解情况,涉及技术问题会上报给上级部门。如果是其他问题就邀请业主代表、持不同意见业主到居委进行现场调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争取让业主从反对到支持。”石俊浩说。
同时,居委会也充分发挥业主间协调作用,积极在业主和电梯加装组之间搭建协调平台,推进项目顺利进入施工程序。水电二局社区居委会主任姚敏表示,在尊重居民自治的基础上,基层组织更应该是基层工作的推手,有助于打破邻里之间的隔阂,让居民在参与美丽社区建设时能够更加主动,也能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注重居民自治 实现共治共建共享
增城区第一台加装电梯诞生在荔城街兴隆花园。“我住在8楼,没有电梯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出行非常不便,基本上是回到家后很少下楼。当看到广州和外省城市已有成功加装电梯的案例后,便萌生了加装电梯的想法。”兴隆花园业主梁方平说,加装电梯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比如在费用分摊问题高低层业主出现了分歧。“当时我们组织了不少于20次全体业主大会,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介入积极协调,最终问题得以解决。”
随着增城区加装电梯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很多业主也成了加装电梯“专家”。为了给广大居民提供经验分享、协商调解和宣传指引等服务,相关部门积极召集热心居民代表、党员代表、企业代表、“两代表一委员”等组成加装电梯志愿服务或志愿者服务队。
家住兴隆花园的蔡秀云是一名热心业主代表,这两年,她担当起居民的“政策宣讲员”和“问题调解员”,为小区加装电梯做了大量协调工作。蔡秀云说,“在筹备加装电梯工作前期,我经常到政府相关部门、镇街去咨询,他们将流程解释得很清楚。我也将得到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其他业主,并成立了加装电梯筹备组,有关费用分摊、选择电梯公司等问题都会在微信群上讨论,让每个业主都参与其中,大家的事情共同办。”
不仅如此,她还积极指导其他栋楼业主申请加装电梯,促成小区其余3栋楼成功申请加装电梯。目前该小区6个梯口已全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其中5台电梯已建设完成,1台正在施工。
加装电梯热潮的掀起,让居民享受到了共治共建发展成果,有力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也便于邻居间走动,促进了邻里关系和谐。
新闻推荐
关于印发《广州市增城区2019年度 知识产权专利发展资金申报指南》的通知
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专利发展资金在提升增城区知识产权(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根据《广州市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