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将72个样板小区全纳入强化分类收运范围 小区垃圾分类不到位 “红黄牌”警告

信息时报 2019-07-13 01:00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卫静雯) 近日,记者从广州海珠区有关部门获悉,该区建立“四中心一平台”(即木质垃圾回收处理中心、大件垃圾回收处理中心、园林绿化垃圾回收处理中心、废旧玻璃分拣回收中心和工业布碎信息交易平台)的垃圾处理体系,推动源头减量。2018年全区累计清运生活垃圾84.8万吨,回收高值可回收再生资源36万吨,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39%。下一步,海珠区将72个样板小区全部纳入强化分类收运范围。

搭建木质垃圾回收处理中心

海珠区辖内的琶洲会展中心每年举行上千次各类展会,产生大量以木板和人造板(包装物)为主的废木材,为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区城管和执法局与区供销社在琶洲街黄埔村内建设木质垃圾回收处理中心进行资源化处理,促进废弃木料循环利用。

据介绍,该处理中心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米,主要对接琶洲周边会展撤展木质废弃物的清理、资源回收、加工处理,同时对街道、社区回收的废弃木料及海珠湿地的园林绿化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月均回收处理量约3000吨。

建立工业布碎信息交易平台

在海珠区中部,由中大布匹市场带动的制衣企业、加工作坊产生大量工业废弃尾料(布碎)。据统计,海珠区每天产生布碎约500~600吨,高峰时期达1000吨。

2011年以来,海珠区引入社会企业参与布碎回收,建立工业布碎信息交易平台,由街道提供场地,协调回收公司设点进场,并购置编织袋免费派发给环卫工人使用,源头收集工业布碎;环卫工人把布碎送往回收点,现场称重,公司回收,再将回收的布碎加工处理,有效促进垃圾源头减量。目前,凤阳街、南洲街已与广州市维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对接处置工业固废(布碎),海珠区每天回收处理工业布碎约200余吨。

设立大件垃圾临时存放点40个

大件垃圾主要是居民废弃的沙发、床垫等废旧家具,体积较大、回收利用价值较低。海珠区建立大件垃圾回收处理中心,全区共设立大件垃圾临时存放点40个,要求每个小区、强制分类单位、公共场所等至少设置一个大件垃圾临时存放点,进行统一回收、分拆处理。自大件垃圾回收处理网络建立以来,2019年1~5月,该区共收运大件垃圾1904车次,重2856吨,拆解出的木材、金属、海绵等可利用资源2517吨。

全区规划餐厨垃圾收运线路33条

针对餐厨垃圾,海珠区采用“小车进社区、大车统一运”的方式,全区规划餐厨垃圾收运线路33条,餐厨垃圾收运吊装点104个,农贸市场垃圾收集点99个,调配餐厨垃圾专用车辆11辆,着力推进“干湿分离”工作。

针对机团单位、小区厨余垃圾“量少、设点难,大型餐厨垃圾压缩车进不去”的问题,专门配置小型分类电动收运车45台,深入到小区、机团单位将厨余垃圾转运到指定餐厨垃圾吊装点,再由区城管和执法局配置全密闭餐厨垃圾专运车统一专车收运。目前,该区每天收运的餐厨垃圾达100余吨。

对于辖内产生的有害垃圾按照“居民分类投放、小区分类收集、街道临时存放、区统一定时收运、市统一无害化处理”的运作模式进行收运。目前,该区设立有害垃圾临时存放点19个、临时储存库4个,并定期及时清运临时存放点(库)的有害垃圾。

下一步,海珠区将72个样板小区全部纳入强化分类收运范围,对样板小区餐厨垃圾实行“公交式”分类收运,并对落实不到位的小区严格实施红黄牌警告机制和“不分类、不收运”拒收拒运机制,倒逼前端分类投放进一步规范、精细和主体责任落实。

红黄牌警告机制

若样板小区第一次餐厨垃圾比重未达标,将会收到黄牌警告,责令限期一个月整改。若该样板小区的餐厨垃圾比重第二次未达标,将会收到红牌警告,责令一个月内完成整改。第三次餐厨垃圾比重仍未达标,则该小区将被拒绝收运该产生的生活垃圾。

新闻推荐

黑臭大塘涌“大变身” 整治满意率海珠区第一

新快报讯记者高镛舒通讯员赵雪峰报道海珠区江海街下大力重拳出击,注重源头治理、长效治水。目前,该街道治水提质攻坚战已取...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