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帮扶贵州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建立11个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668人 小车间助力大扶贫

增城日报 2019-07-09 10:40

小坝社区服装厂扶贫车间。

夏日的海坝村草木葱茏。迎着初升的太阳,吴道会踏上了上班的路。“以前出去打工,家里老人小孩都没人照顾,不出去家里的生活又紧巴巴的。现在,扶贫车间开到村里,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

海坝村位于金海湖新区双山镇文阁乡西北部,曾被称为“毛栗坡”,辖27个村民组,五千余村民散居在大山深处,是金海湖新区地理位置最边远、基础设施最薄弱、生存环境最恶劣、贫困人口最集中的贫困村之一。长期以来,年轻人外出务工、中老年人在家务农、孩子留守家中成了海坝村的常态。

2018年夏天,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增城对口帮扶的契机,金海湖新区引进毕节市七星平步鞋厂到海坝村开设扶贫车间,实现送项目入村、送就业到户,为无法离乡的劳动力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

海坝村扶贫车间以生产平步鞋为主,产品主要销往广东、浙江一带。村民不仅可以到车间上班,也可以把部分产品带回家加工,技术熟练的村民月收入能达到4000元以上。

“自从有了扶贫车间,我们就不用出门打工了,可以在家里孝顺父母、带好孩子。”来自小坝社区的李龙静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李龙静家中有七口人,以前全家都靠种地生活,辛辛苦苦一年也只够糊口。“现在服装加工厂开到了家门口,我们家的生活也越过越好了。”李龙静说。

“在扶贫车间上班的大多是因家庭原因无法离乡、无业可就、无力脱贫的"三无人员",现在他们都很珍惜这个就业机会,希望靠自己的双手来改善家庭经济。”金海湖新区就业扶贫劳务公司双山文阁分公司负责人郭方前说,为了让就业群众更快上手,公司还为贫困劳动力免费提供各类技能培训。

不仅如此,扶贫车间也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带来了生活的新希望。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保证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增城携手金海湖新区劳动部门,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人数为考核导向对经营方给予扶持和奖励,将扶贫车间办到了安置点内,为搬迁群众提供了更多家门口就业机会。

“去年,我们一家人从发路村搬到锦绣金海,今年3月份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培训过后在这里找到了一份管理的工作。”回想起前几年在福建打工时奔波劳累的日子,谢群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据悉,在增城的对口帮扶下,金海湖新区共建成扶贫车间11个,吸纳贫困劳动力668人就业,其中贫困残疾人21人。

新闻推荐

“百企扶百村” 开创结对帮扶新局面 增城4个镇街和22家企业与金海湖新区22个村结成帮扶对子

浅寨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工人正采收白参菌。仲夏时节,草木葱茏。在岔河镇浅寨村食用菌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浇水降温、采收...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