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为引领、以龙舟文化为凝聚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车陂扒起了“共建”号龙舟

广州日报 2019-06-30 01:02

昨日,“一水同舟·国际龙舟文化艺术节”天河区车陂端午龙舟比赛在车陂涌举行。车陂村内12支龙船会进行激烈角逐,争夺2019年“车陂杯”龙舟赛的冠军头衔。昨日,车陂村内12支龙船会在涌内奋勇争渡,“扒仔”们赛后难掩兴奋。姚永营:车陂街人大工委主任周如南: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广州市社会创新中心理事长

端午节将至,一年一度的龙舟盛宴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年度大戏,各条村的河道上都将上演壮观的一幕:赛龙夺锦或招景趁景。

广州龙舟风气最盛的地方之一正是天河车陂。昨日,“一水同舟·国际龙舟文化艺术节”天河区车陂端午龙舟比赛在车陂涌隆重举行,每年的农历四月廿九,村中都将准时上演12支龙船会赛龙舟;到了农历五月初三,则是声势浩大的“车陂景”,四里八乡超过200条龙舟在车陂涌游弋,锣鼓喧天,鞭炮轰鸣……如今,车陂村已有50多条传统龙舟,龙舟保有量居全市各村之冠。

三年前,车陂村民赛龙舟、车陂景还只是自娱自乐,尽管知名度很高,但只局限于端午节那几天;如今,随着车陂涌治理和龙舟文化的相互融合和促进,越来越多新老车陂人加入赛龙舟活动,车陂龙舟已升级为“一水同舟”国际龙舟文化艺术节,以龙舟文化为凝聚、党建为引领的新型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正在形成,千年古村焕发新活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秦松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案例聚焦

党支部“建在龙舟上”

走出新型社区融合路

“车陂花城广场呀,你睇几靓!”5月30日晚上,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党支部书记苏志均在微信群里转发了一个小视频,视频里一位车陂本地青年感叹道。苏志均紧接着发了一个龇牙的表情:“我朋友圈都被夜景刷屏了。”

当晚,车陂涌两岸的装饰灯光首次亮灯,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观赏。随着端午节的到来,天河车陂村迎来了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伴随着车陂涌两岸正式亮灯、一座座祠堂开门迎客、一个个活动频频上场,一个饱含文化韵味的车陂已呼之欲出。5月31日夜,趁着夜景和两岸的火树银花,一艘龙船在车陂涌中呐喊训练。苏志均笑称,龙溪(车陂旧称龙溪)夜游的1.0版本正式上演。

“一水同舟守望相助”

80后拉起个龙舟文化促进会

车陂村有着近千年的建村史。车陂龙船景相传已有300年历史。如今,车陂约有村民1.2万人,共有12支龙船会,分别以郝姓、苏姓等姓氏命名。

然而,在三年前,车陂龙舟虽盛,却只停留在每年两天——每年农历四月廿九,村中将上演12支龙船会赛龙舟;农历五月初三是声势浩大的“车陂景”。其余的日子里则归于沉寂。直到苏志均等一帮村中热爱龙舟文化的人出现,这一现状才得以极大转变。

2011年,苏志均研究生毕业,应邀回到车陂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即原车陂村委会)工作,开始关注村内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作为车陂子孙,他最难以割舍的活动就是扒龙舟。

苏志均决定从扒龙舟入手。2015年,由车陂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牵头,苏志均与简炽坚等村中的年轻一代组建起专业的团队,着手车陂村扒龙舟“申遗”工作。2017年,“车陂扒龙舟”成功入选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1月5日,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成立,决定以“车陂扒龙舟”为品牌核心,以全民振兴车陂传统民俗文化为目标,扩大车陂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和社会效应。

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的愿景是“水更清、人更善、景更美”,水质被促进会放在了第一位。里面的道理很简单:要扒龙舟,必须要有好的水质。而促进会成立后很快就做了这件事:治水。

车陂涌自北向南,流经9个街道、9个城中村,有支涌和暗渠23条,流域面积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多万,是天河区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涌。由于排水体制为合流制,污水管网覆盖率低、收集能力不足、“散乱污”企业偷排严重等原因,导致车陂涌长期黑臭。

作为社会组织的促进会究竟如何治水?经过苏志均等人的反复酝酿,一个名为“一水同舟守望相助”的公益项目诞生了。

苏志均表示,项目以龙舟文化保育为核心,联合公益环保组织、专业非遗研究者、文化传播机构,着力促进和谐发展,倡导环保理念,建立加强文化自信与形成社区整体“文化-环境”双保育模式。基于这种理念,在龙舟文化的号召下,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很快就吸引了100多名会员,年龄在12岁~60岁不等。

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成立了党支部,将党支部“建在了龙舟上”。苏志均也成为党支部书记。今年3月,车陂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将党课开到了“一水同舟”龙舟文化展览馆里,主讲老师正是苏志均。而这里,正是促进会的办公地,同时也是该党委的党校之一。

为促进项目实施,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还成立(参与)了三支志愿服务队:车陂涌悦和志愿服务队,关注车陂涌水质治理;车陂志愿服务队,专注车陂民俗文化保育;另一支就是由党员牵头的志愿服务队,重点关注车陂涌生态环境变化和社区环境优化。其中,车陂涌悦和志愿服务队已成为天河区具有影响力的民间河长队伍之一。“志愿活动中涌现出很多党员先锋,不少老党员就是带领志愿者团队做志愿服务的主力。”苏志均说。

车陂还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党建引领下开展工作,苏志均是其中的负责人。这里整合现有的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两代表一委员”联络室、图书馆、文化馆等阵地,成为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艺交流、邻里互助等实践平台,吸引了众多志愿者参与。

荣获车陂街首届“最美志愿者”称号的苏淦浩就是车陂涌悦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之一。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加入了车陂涌悦和志愿服务队。在服务队,他参与了一系列拍摄传播工作,包括“世界河流日”河流保护公益行、沙美女子凤船队成立、黑臭水体治理知识学习、河涌巡查、非遗文化走进课堂等。

文化节“新玩法”

外来户本地人一起来演宗祠剧

在政府部门、街道、社会组织以及民间志愿者的多方配合下,车陂涌治理很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水质大幅改善。之后,一个基于车陂龙舟文化的国际龙舟文化艺术节应运而生。

在去年的第一届一水同舟国际龙舟文化艺术节中,车陂建起了全省第一个龙舟博物馆,举办了历时超过半年的国际龙舟文化节。苏志均表示,作为2019·尚天河文化季的精品项目,今年的龙舟文化艺术节也有不少“新玩法”。国际龙舟文化艺术节将从5月持续到12月,将带来传统龙舟赛、招景活动、特邀宗祠剧、龙舟戏剧嘉年华、龙船饭体验、粤港澳国际龙舟赛等系列活动。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首个宗祠剧将在车陂上演。宗祠剧中很大部分演员都是外来居民。他们将和村民一起演绎车陂故事,实现真正意义的融合。

该剧的背后也有一段故事。广州大剧院品牌总经理刘晓璐偶然认识了苏志均,了解到传扬车陂数百年的童谣《车陂好》。苏志均提出想在龙舟节上做一个龙舟戏,这个戏不是传统印象的“大戏”,而是适合青年的龙舟戏剧,双方一拍即合。在刘晓璐看来,在祠堂内推行龙舟戏正是车陂文化“走出去”和融合社区的实践,“以前我们觉得外人是不能走进别人的祠堂的,如今车陂祠堂大门打开,在里面可以吃饭、看戏,不受约束”。

龙舟文化带动社会治理

巡涌队伍过半外来人员

基层思考

姚永营:车陂街人大工委主任

在车陂街人大工委主任姚永营看来,车陂街龙舟文化是在原有基础上出新出彩,而这种出新出彩带动了外来人员和本地人的融合。

“从车陂村的历史来看,这里有浓厚的龙舟文化,传承已达数百年;这里也有浓厚的宗祠文化,保存至今、有名有姓的宗祠就有27座。这里有50多个姓氏,光有宗祠的姓氏就有9个,但从古至今,这里却一直非常团结。这与龙舟文化有重要关系,因为龙舟文化弘扬的正是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跟我们当下大力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十分契合。”姚永营说,在基层的实践中,车陂街一直在思考,这种融合了体育和民俗的活动应该与社会治理工作结合起来。既能让龙舟这种传统文化出新出彩,又能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还能让车陂的华侨回来时能留住实实在在的乡愁,更能建立良好的村风民风,让村民们远离赌博等不良恶俗,实现自我定位和自我发展。

基于这种想法,街道大力支持车陂村发展,更通过政府采购的模式购买了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的服务,让他们在促进外来人员和本地人融合中发挥更大作用。

以治水为例,近年来,车陂街努力探索河涌治理模式,通过多措并举、多方联动,实现了辖内河涌水体不黑不臭、河涌两岸岸绿景美的良好态势。一方面,车陂街成立了河涌治理专项领导小组,编制关于整治车陂涌黑臭水体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组织截污工程安全生产、治水宣传工作、河涌蓝线拆违,从根上治污;另一方面,发动民间力量,共建共治共享“岸绿水清景美”河涌。而这些基于来穗人员融合的服务正是车陂街采购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服务的内容之一。

如今,车陂街推行的“民间河长+官方河长”联手护涌的做法卓有成效。除制定《守望者公约》外,车陂至今已成立河流守望者、护水小分队、悦和志愿队、慧龙勇跑队4支车陂涌民间河长队伍,组建“沙美女子凤船队”“车陂涌悦和志愿服务队”“慧龙勇跑团”“车陂涌护水志愿者服务队”“民间小河长”等众多志愿服务队,合计志愿服务382人次,开展每周一次巡涌活动,定期巡查整治河涌两岸和微小水体周边“六乱”等问题。

“在巡涌的队伍中,超过一半都是外来人员,而在车陂龙舟推出的系列活动中,也有越来越多外地人加入,比如将在宗祠剧中表演的车陂艺术团,成员中就有不少外地人,他们还会定期聚在一起排练,这就是外来人员与本地人员的融合范例。”姚永营说。

对于车陂未来的发展,姚永营有着更大胆的设想。“车陂的宗祠剧要对标《醒狮》,未来要走入剧院,成为车陂龙舟的一个文化符号;作为未来中央商务区中重要的白领休闲区,车陂应该对标逢简水乡、黄埔古港,结合碧道建设,打造沿涌带状公园;文化方面,还要将车陂的传统文化如乞巧节等进行整理、发掘,并制定车陂龙舟标准,将车陂打造成能代表天河的文化名片。”在他心中,基于车陂龙舟文化的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正在形成,而这也将在未来车陂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认同到参与到融合

次第推进共建共治共享

专家点评

周如南: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广州市社会创新中心理事长

在周如南看来,作为传统文化,车陂龙舟能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强势崛起甚至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与三个因素分不开。“一是环境,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传统文化复兴成为一种趋势。二是功能,文化复兴不是指原汁原味的传统复制,而是传统的再发明,从而回应现代大规模社区和陌生人社会整合和治理问题。三是行动,有社区居民的积极推动。”他说。

车陂龙舟文化在促进会等多种载体的支持下,融入了共建共治共享等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对社会治理、环境治理等有何借鉴呢?周如南认为,其借鉴意义体现在:一要构建基于文化认同的社区意义框架,比如社区认同感和社区参与感;二要有人积极推动,设计好的内容让公众参与和行动;三要政府政策支持;四要整合跨界协同的力量,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不过,他同时指出,目前这种模式仍存在一些短板:“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结合部社区,本地人和外来人口比例倒挂,如何让"龙舟"和"祠堂"这种基于血缘和地缘联结的文化元素突破传统,实现对现代都市文明的适应性变迁?即不只是车陂本地人参与,而是让社区中超过二十万外来人口能参与,有认同,可融合,道路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在周如南看来,车陂龙舟目前的发展模式是很好的方向。“他们的龙舟也在创新,比如外地人参与等,但程度还有待深入。因为第一,外地人是个笼统概念,超过二十万外地人内部类型多元,自己也有待融合,和本地人融入更难。这是结构性的,比如户口、社会保障等方面,外地人融入是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次活动可以实现的。第二,目前外来人口更多还是作为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对象,要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转变,提供更多均等化社会公共服务,从认同到参与到融合步步深入。”

记者观察

秦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传统文化“造血”还有很多想象空间

从治水成功到龙舟文化出新出彩,再到依托龙舟文化形成外地人、本地人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车陂走出了自己的范式。如今,也有越来越多因治水而兴的龙舟赛事正重复着车陂的故事。

5月30日,一个横跨了天河、黄埔两区六条村的深涌流域龙舟赛举行,这是六村先祖定居在此700年来首次举办龙舟赛,其中最关键的前提正是深涌水质全面好转。与车陂一样,深涌赛段所在的前进街也采取了同样的做法:“官方河长+民间河长+志愿者队伍”联手治水。

无论是车陂涌还是深涌的治理,无论是车陂街还是前进街龙舟文化的出新出彩,都是广州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生动实践,也是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的生动实践。今年2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保护、宣传、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龙舟文化榜上有名。事实上,在车陂,不只是龙舟文化,粤剧、武术、醒狮等岭南文化也颇具特色。这启示我们,借势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发展机遇,未来通过共建共治共享传承、发扬岭南文化的模式将大有可为,而这也将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提供新的想象空间。

从车陂扒龙舟到车陂国际龙舟文化艺术节,仅仅两年多时间里,车陂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记者发现,目前无论是车陂龙舟还是深涌龙舟仍处于资金投入的阶段,来源主要是村集体或是村民捐助。如何让传统文化实现“造血”功能,走出单纯的村民圈层,仍值得思考。

新闻推荐

天河好人志愿服务项目发布

信息时报讯(记者焦何结通讯员肖金)昨日,2019年天河好人志愿服务项目发布暨第五届“微笑广州·健康天河”口腔公益行启动仪式...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