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这些骗局要提防
目前正值高考生填报志愿之时,一些不法分子将眼光瞄准了考生,利用考生的求学心理,设下重重骗局。昨日,记者从市公安局增城分局了解到一些高考志愿填报常见骗局,提醒考生们注意防范。
骗局一
谎称有“内部关系”“补录名额”
骗子冒充高校招生部门工作人员,打电话或发短信给考生或考生家长,谎称有“内部关系”“补录名额”,对考生及其家长实施诈骗,但往往考生家长转账后,对方便失去联系。
警方提醒,招生指标不可能花钱买到。在录取期间,教育考试院将及时发布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考生只有填报了有关高校志愿且高考成绩达到高校的录取分数要求,才有机会被高校录取。
骗局二
谎称给钱就能更改高考成绩
去年,广州市反诈中心接到一名张同学的举报,称其同学遭遇了一个诈骗团伙。该团伙谎称可以更改高考成绩,但要求先付费,其身边有几名同学均已被骗。由于害怕被校方知道更改成绩的事情而受到处分,所以被骗的同学一般都不报警。
据了解,该团伙专挑学生下手,主要通过QQ联系。骗子“改成绩”的要价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张同学的一个朋友联系“改成绩”的骗子并向其转账200元后,随即被对方拉黑,这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高考全环节监管严密,需提防骗子声称有内部关系可帮忙办理“特殊加分”的套路,骗子往往收取费用后便无法联系。考生应诚实对待自己的成绩,切勿走旁门左道,掉入骗子的圈套。
骗局三
混淆高等教育不同类型
一些骗子利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大众化、多元化的发展形势,故意把普通高等学校与其它高等教育形式混淆。比如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声称只要肯花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名牌院校。考生入学后才知道,自己就读的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或专科院校,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或网络学院。
警方提醒,对于各种教育方式,考生和家长要擦亮慧眼、提高警惕。可通过官方渠道核实院校真实情况,了解院校的办学资质、招生资格等,如有条件可选择实地参观。
骗局四
艺术生只要交钱就能录取
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加上省外艺术类招生计划要根据生源情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整,致使录取持续时间较长。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利用录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警方提醒,在录取工作中,考生的正常录取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广大考生及家长要调整好心态,切不可“病急乱投医”,避免上当受骗。
骗局五
发短信谎称可领“高考奖学金”
广州市反诈中心曾接到一名考生家长的举报,称其手机收到一则由陌生号码发出的短信,短信内容为:“你好!我是××教育局,恭喜你的孩子获得一笔高考奖学金5000元。麻烦你提供一个银行账户及身份证,直接将钱转到你的银行账户。谢谢!”这名考生家长非常警惕,并没有相信对方,而是选择向公安机关举报,提供线索。
警方提醒,除谎称可领取“高考奖学金”外,骗子还会以“高考补助金”“复读补助”“保证金”等各种名目实施诈骗,考生及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骗局六
向考生寄送伪造录取通知书
骗子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事先打入银行账户。
警方提醒,部分学校会在学校招生网上公布录取考生的通知书信息,考生也可通过电话咨询被录取的院校,切勿相信自身没有报考的院校所寄送的录取通知书。
新闻推荐
粗心车主车门留缝 小偷趁机偷走10万港币 事发广州增城区,警方仅用7小时便破案
■警方收网抓捕现场。通讯员供图新快报讯记者彭程通讯员廖云赟张毅涛报道粗心车主下车后未锁好车门便离开,结果车内包括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