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百里杜鹃创建 首个中医骨伤科 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科主任胡黎盛挂职贵州毕节百里杜鹃管理区人民医院副院长
胡黎盛示范刮痧技巧。
胡黎盛自制敷药棉垫。
2月20日,经区卫健局核准委派,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科主任胡黎盛赴贵州毕节百里杜鹃管理区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开展医疗帮扶工作。经过3个月的努力,初步建成了中医骨伤科,明显提升了百里杜鹃管理区人民医院医疗质量。
深入调研 确定帮扶方向
为了切实做好帮扶工作,找好切入点,真正把增城的技术经验在当地落地生根,胡黎盛在熟悉工作的同时,专门做了一些调查和走访。百里杜鹃山高路陡,路况复杂,常年阴雨,骨折和各种关节炎的发病率较高,颈肩腰腿疼痛的病人也比较多,群众收入水平不高,迫切需要一种费用低廉、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为此,胡黎盛向医院和科室提出了创建百里杜鹃人民医院中医骨伤科的设想,填补医院中医骨伤科技术空白,并得到了医院领导和科室医务人员的赞同和支持。
言传身教 建设特色专科
胡黎盛每天7:50准时到达科室,利用8:30交班前的大半个小时进行科室集中培训,逐渐将中医骨伤科理论、骨折复位手法、小夹板固定技术、中医骨伤三期外用中药药膏的制作、颈肩腰腿疼痛的按摩治疗、刮痧拔罐疗法、艾灸疗法等中医骨伤科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百里杜鹃管理区人民医院的同行们。他还根据毕节地区山多、湿冷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当地群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高发的实际情况,改良了荔城医院骨伤科的外敷药膏配方,并亲自示范讲解外敷药膏的制备方法和注意事项,有效提高了百里杜鹃管理区人民医院骨伤科室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
他坚持每天进行教学查房,利用一切实际操作的机会,反复向当地同行示范中医正骨技术、推拿整脊技术及其他适宜技术,使中医骨伤科技术逐步在骨科病房推广,尤其是改良后的外敷中药药膏,因被广泛应用于筋伤、骨折、各种关节炎、腰肌劳损等疾病,被同行和患者亲切地称为“万灵膏”。
在胡黎盛的带领下,中医骨伤科技术从无到有,开始在百里杜鹃人民医院开展,并为全区15万群众服务。据统计,骨科病房3月份完成各项适宜技术操作151人次,4月份完成各项适宜技术操作408人次,5月份(19日前)完成各项适宜技术操作523人次,有效率约95%。随着群众口碑的日益提高和团队技术的稳步发展,这个数字还将显著增加。
3个月时间很快过去了,百里杜鹃人民医院骨科的同事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各种适宜技术,中医骨伤科初具雏形,胡黎盛在临走前留下来自己的手机号码、微信、QQ等所有的联系方式。他说:“我们荔乡中医骨伤科的技术是几代人积累的宝贵经验,它简、便、效、廉,非常适合百里杜鹃的群众患者,我期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造福更多的群众!”
交流学习 提高医疗质量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规避医疗风险,胡黎盛加强了和百里杜鹃管理区人民医院中层干部及医疗职能部门的沟通和交流。据统计,共举办医疗质量座谈会1次,提高医疗质量、规避医疗风险汇报会1次;组织编撰完成了《百里杜鹃管理区人民医院核心制度实施细则》,第一次在百里杜鹃人民医院明确了各项核心制度的定义、基本要求、细化实施的要点,对于临床医务人员贯彻落实十八项核心制度作出了详尽的要求,提供了具体示范;为提高病历质量,强化问诊、体查等基本技能,胡黎盛总结了自己从医14年的经验,举办病历书写和问诊技巧培训1次。
新闻推荐
增城区档案局举办“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 50组老照片展现增城巨变
“印象增城”图片展吸引了不少街坊观看。本报讯(见习记者陈颖诗文/摄)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当天,区档案局在区城市馆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