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产品货不对板 别因为便宜就不计较
来论
兽兽(市民)
但像防晒袖套这种几块钱几十块的商品,买了假货次品一般人也难以计较。可市场上商家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把消费者的忍气吞声变成一片巨大的“商业蓝海”———你忍几块他忍几十块,集腋成裘,对于商家就是一笔庞大的利润。
炎炎夏日来临,各种防晒产品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而防晒袖套是除了防晒衣、防晒霜之外的一大防晒产品。市场上的各种防晒袖套到底有没有防晒效果、效果如何?最近南都鉴定测评实验室委托广州海关纺织实验室,对市面热销的13款防晒袖套进行防晒效果测评。结果发现,13款防晒袖套中,有3款不防紫外线,分别来自网易严选、南极人和ICESEELVE冰袖。除此之外,4款售价10元左右的防晒袖套表现优秀。
现在市场上很多产品,消费者买回来也不知道效果如何,自行判断也不靠谱,需要专业机构运用专业仪器来帮忙检测鉴定。比如测甲醛浓度、测抽湿机运作效能,都是如此。而针对普通消费品的专业测评机构、商业公司现在也越来越多,生意也不错。可是,市场上的消费品何止千万,你要每一款都拿去测评,普通人做不到,也折腾不起。尤其某些需要一点“技术含量”的测评,比如防晒产品,由媒体邀请专业机构来监测,作为一名消费者,我是无任欢迎的。
为何这么说,因为防晒产品市场“水深”程度可不一般。若干年前我去西藏旅行,出发前专门对市场上的防晒霜做了一番了解,发现其中很多标准众说纷纭,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花冤枉钱。就拿品种来说,分擦的喷的、身上用的脸部用的,防水和不防水的。具体到UPF值(防晒系数),当然是越高越好,但我当时买的一款50+的产品,后来怎么也买不到了,销售说是国内标准跟国际标准不同,我们这里30+就等于国外50+,也不知是为了卖货糊弄我还是什么其他原因,总之买完一头雾水,价格也不便宜(好点的防晒霜动辄上百一支)。
而消费者理解的“防晒”跟专业上的理解可能又有不同。一般人把“防晒”简单等同于“防黑”。之前网上流行一段“野生测评”的视频,一哥们儿用胶布条在背上贴出20个小方格,再从市场上买回20款防晒霜,一一按格涂抹,然后到户外暴晒3小时,清洗后拍照对比,结果显示皮肤黑白程度不一,以此认定防晒效果好不好,引来围观者众。其实从科学上说,把“防晒”等同于“防黑”并不科学,几近行为艺术的“野生测评”,不能全信。
而南都邀请专业机构的测评结果令人信服,同时也给消费者提了一个醒。首先是大品牌也可能存在宣传与实际产品功能不符的情况,其次是所谓“一分钱一分货”的古训,起码在防晒袖套这里不成立。看到测评结果9.6元一双的样品,防护系数是售价75元一双样品的289倍,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如今商家要花那么多的人力物力搞营销。前店后厂,“店子”里销售员占了一大半,而“厂子”里只有小猫小狗三两只在负责生产。消费者大部分是为厂家的营销和广告费用埋单,这严重扭曲了商品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也让消费者“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我这是大品牌产品,贵点不要紧,买个安心。
一说到“假冒伪劣”,往往是出现了严重后果才会有人关注。比如假药吃死人,或者是花天价买回一件高仿,才会投书媒体、告到消协和市场监督部门。但像防晒袖套这种几块钱几十块的商品,买了假货次品一般人也难以计较。毕竟,你要去投诉,维权成本那么高,忍气吞声就算了,最多下次不买。可市场上商家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把消费者的忍气吞声变成一片巨大的“商业蓝海”———你忍几块他忍几十块,集腋成裘,对于商家就是一笔庞大的利润。因此,对于这类货不对板名不副实、打“擦边球”的营销,谁来为消费者把关,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希望除了以上这类媒体组织的不定期测评送检,市场监督部门也要主动出击常态管理,为消费者守好门把好关。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龙锟通讯员龚春辉、周雯)昨日,省政协副主席李心应邀出席了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在广州举行的英国女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