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对接会昨日举行 27项重大科技成果寻“金主”

信息时报 2019-06-11 01:16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符烽) 昨日下午,广州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对接会暨广州高校院所成果转移转化常态化精准对接会第6期活动(以下简称“对接会”)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对接会上推介了27项广州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单位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括无线输液警报装置、3D打印颌面骨修复材料等。

本次对接会是第十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专业分论坛之一,由广州市科技局主办,广州医科大学、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广州市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广东省南山医学发展基金会承办。就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和机遇,对接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与嘉宾进行了互动交流。

据广州市科技局副巡视员石鹏飞介绍,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聚集态势明显,形成了以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国际生物岛“两城一岛”为核心,健康医疗中心、国际健康产业城、国际医药港等产业特色园区协调发展的“三中心多区域”的生物医药产业格局,建设了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健康研究院、华南生物医药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集聚了广药集团、香雪制药等一批龙头企业。

去年,市科技局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链关键环节,大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5个重点子行业、10家左右行业龙头企业、10家左右高成长企业、5个关键共性产业支撑平台建设和发展,大力支持一批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创新,围绕重点子行业引导组建5个以上专业创投基金。同时,大力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先后出台《广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广州市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

对接会上进行了广州南山科创基金合作签约仪式。据介绍,该基金是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联动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纳斯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德高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生物医药领域成果转化基金,将重点投资生物医药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和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重大科技成果推介

无线输液警报装置

对接会推介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括用于手术中的引线器、院感防控技术与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等。

目前,吊瓶输液只能由病人、家属、护理人员等进行人工全程监控,也有技术方案可以监测患者输液情况,但普遍为有线式,需要在病房布设管线、探测头等,安装繁琐、维护不便,成本投入大。无线输液警报装置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陈为坚等研发,通过设置至少一个监控器、至少一个信号接收主机,就可使多个病人同时被监控。

全降解降解速率可控人工骨

β-磷酸三钙/碳酸钙双相陶瓷材料是一种新型人工骨材料。据介绍,目前用于骨修复的产品约有十多种,但存在成骨活性不高等问题,临床医生更倾向于使用异体骨(如骨库骨),造成异体骨产品的供应不足,也难以避免造成免疫排斥反应和疾病的传播。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陈晓明等团队成功制备出全降解、降解速率可控的人工骨,并在其中引入Sr、Cu等元素,改善了材料的成骨特性和血管化功能,极具市场前景。该项目拟融资800万元。

3D打印颌面骨修复材料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超过100万患者需要进行骨缺损修复,自体骨移植是临床骨缺损修复的主要方式。目前市面上也有多种骨替代产品,但进口比重大、价格高,急需研发新型仿生、可定制的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

3D打印颌面骨修复材料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周苗等团队研发,该技术制备的骨修复材料有独特的仿生结构、低成本、高稳定性等优势,将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团队前期已完成人工骨生物墨水的自主研发并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出仿生、可降解、具有骨引导性能的多级结构骨修复材料,并已完成相关性能检测。

新闻推荐

市民感觉右眼有黑影住院治疗 术后视力障碍鉴定为八级伤残 广州中院驳回某医院上诉,并判决院方赔偿患者17.9万余元

■廖木兴/制图■新快报记者何生廷因右眼眼前有黑影,广州一市民林某前往某医院就诊,诊断为视网膜脱离OD,随后的一个月内林某...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