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艘龙舟番禺竞渡 中大博士挑战“折返”,彩龙表演创意吸睛
文/羊城晚报记者 甘韵仪
图/羊城晚报记者 梁喻
端午刚过,赛龙未止。由广州市番禺区委、区政府主办的2019年广州市番禺区第十七届“莲花杯”、“禺山杯”龙舟赛暨彩龙竞艳活动于6月9日(农历五月初七)在市桥河(德兴大桥以东河段)举行。蓝天白云下,来自番禺、白云、南沙等地的102艘龙舟8000多名运动员尽情挥洒汗水(见上图)。
赛龙竞渡、彩龙争艳,一艘艘龙船在鼓点的带动下,稳着节奏向前冲,或你追我赶,或贴身冲刺,斗到“叮当马头”。8000桡手手臂翻飞,水花四溅,超10万市民加油鼓劲,直呼过瘾,岭南水乡的节日风情十分浓郁。
现场
八千桡手
尽显风彩
比赛从当天下午2时一直持续到下午5时,足足三个小时。现场多达102艘龙舟,运动员超8000人。
其中“莲花杯”传统龙比赛主要由番禺本土队伍参赛,洛浦东乡、石楼、大龙新桥、市桥沙墟等传统强队悉数在列。而“禺山杯”标准龙公开赛扩大到番禺及周边地区,包括白云、增城、黄埔、海珠、南沙及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首次参赛)。
彩龙表演创意吸睛。例如大石街的龙舟体现了“大石三件宝” 茨菰、马蹄、灯芯草;沙湾镇的龙舟表现岭南园林、祠堂文化等;化龙的龙舟将番禺八景一并呈现,展现番禺区全域旅游的内涵。
舟比赛怎么看?现场讲解员、番禺民俗专家梁谋表示,龙舟比赛除了看快慢,还要看桡手的动作与手法,每个人的手臂是否整齐一致,且用力到点,决定能不能合力推动龙舟向前甚至冲刺。
看点
备赛两月
首战“折返”
番禺龙舟赛历史悠久,已经成功举办16届,第一届要追溯到1986年。除了秉承传统,要求参加彩龙争艳的龙舟须配备挂红、花篮、扶、龙船鼓、幡旗、大单旗、罗伞等元素,并突出本村祠堂特色,还坚持独特的竞赛方式,包括“折返”“采青”,充满观赏性和技巧性。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赛劲宝龙舟队是本次比赛队伍中学历最高的一支龙舟队。该队领队罗伟飞告诉记者,参赛25名队员中有四名博士,其余不少是硕士生,今年他们首次体验番禺特色“折返赛”。
为了参加这次比赛,他们训练了两个多月,周末还会跑到长洲岛河涌训练。据了解,这支龙舟队还有不少来自韩国、日本、加拿大、英国等留学生队员。他们因暂未适应“折返赛”未参加本次比赛。
传承
精彩演绎
龙舟文化
番禺石楼被称为“中国龙舟文化之乡”;上漖村是广东最古老龙舟制造基地;广东音乐经典之作《赛龙夺锦》源自沙湾;沙亭村龙船乸文化已被列为市级代表性项目名录……龙舟带着浓浓的文化出赛,背后的故事随比赛娓娓道来。
钟村龙舟上阵时,人们就听钟村龙舟“古仔”。“钟村是龙船之乡,中国南部最大的龙舟就藏在钟村大洲村,大洲龙舟长超过44米,宽1.8米,在上面可以做木偶戏。”梁谋说。
等待南村上阵,又延伸到特色龙船景。“南村市头景在南番顺地区影响力很大,有着数百年历史,市头景讲究技巧,因河道比较窄,弯道比较多,扒龙舟需要懂得漂移术。”梁谋表示。
据介绍,比赛过后,番禺有些地方还会举办“投龙船会”;“拍卖”盖过船头的红布、桡手戴过的帽子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莉通讯员段蕊)5月31日,番禺区政协副主席张力仁陪同梧州市长洲区政协“发展番禺区优质教育”课题调研组,到石碁...